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席佩兰,清代乾嘉年间常熟著名性灵派女诗人,被袁枚推为本朝女性诗人第一。她具有极为明显的男性意识,且伉俪能诗。其夫孙原湘与王昙、舒位合称“江左三君”,虽榜眼高中,但从中举到成进士,前后相隔19年,且仕途不畅,席佩兰诗中对此有所记述。该类诗在对科举情状的真切描摹中透出性灵派诗歌的特色,既具很好的认知价值,又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的爱情生活,从其"写情"的内容看,大致可以分为思慕诗、婚恋诗、抗争诗、弃置诗和闺怨诗.<诗经>中的情诗以情爱问题作为表达媒介,透露着<诗经>时代初民们的女性意识,具体表现为:一是话语主体有男有女,但占据中心地位的是女性;二是互相体贴、互相尊重、融洽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描述;三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流露.  相似文献   

3.
熊琏是活跃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如皋著名女作家,其诗歌成就突出,题材丰富、多样。咏怀诗充满了忧生之嗟,伤逝之叹;咏物诗是其身心的自画像;咏古诗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强烈的女性意识;游仙诗是其遭遇不幸后的一种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4.
席佩兰,清代乾嘉年间常熟著名性灵派女诗人,被袁枚推为本朝女性诗人第一。她具有极为明显的男性意识,且伉俪能诗。其夫孙原湘与王昙、舒位合称"江左三君",虽榜眼高中,但从中举到成进士,前后相隔19年,且仕途不畅,席佩兰诗中对此有所记述。该类诗在对科举情状的真切描摹中透出性灵派诗歌的特色,既具很好的认知价值,又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英诗歌中存在许多怨诗,中国怨诗闺怨为首,英国怨诗男怨为主。两种怨诗对比可发现,相同的男性诗人中英诗歌采取不同性别的叙说主体。该文探索中国女怨诗和英国男怨诗背后中英诗人对怨诗叙述主体性别选择之差异的溯源与原因,对于怨诗这种诗体的发展得到认识,以及中西诗歌创作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唐代宫怨诗以作者身份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女诗人的自我抒发与男诗人的代言之作。女诗人包括有名号的后妃、和亲的公主、普通的宫女三类。这些女诗人的宫怨诗可以说是女性话语的自发者,以我手写我心,真实地透露了她们的心声,其诗歌中哀怨的内容不同而艺术风格相近,都呈现出明显的女性色彩的情感基调和抒情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九思是明代中期一位较为重要的文学家。在其现存的830首诗歌中,有愤世嫉俗之诗,有忧国忧民之诗,有隐逸闲适之诗,也有怀古忆旧之诗;其诗作苍古悲凉,意境浑厚;质朴清新,不事雕琢。  相似文献   

8.
"诗至于中唐,变之始也。"诗歌发展史上有唐型诗和宋型诗之分,而唐宋诗歌的转型并非以朝代划分,中唐文人在盛唐诗歌发展到顶峰后已开始另辟新境的探索,从皎然诗学理论中蕴含的"宋型诗"的特质及中唐至北宋代表性诗人对其理论的接受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唐诗僧皎然的诗学理论对"中唐——北宋"诗歌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诗眼与诗魂     
诗眼 ,是理解诗意的一个关键 ,是诗歌的精魂。诗眼乃神光所聚 ,神采之透镜。诗眼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句中之眼字 ;二、诗中之眼句 ;三、篇中之眼字  相似文献   

10.
王慎中的诗歌存世达1200多首,深入认识其诗歌创作,对全面理解和评价作家有重要意义。王慎中总是借诗倾吐胸中块垒,其诗歌世界就是他的情感世界。他以诗言情,尤其集中在个人为宦之情、友情亲情、家国关注之情及佛禅寄托之情方面,而这几方面的情感都与时代紧密相连,因此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作者在时代的风云际变中的情感历程。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沧州基层学术社团发展迅速。明代沧州士人以弘扬理学为己任,重视理学的理论建设,士人结社的学术意味浓厚。明清之际沧州士人结社的学术性发生了明显的政治转向。从清乾隆统治时期开始,沧州社团的政治性慢慢向社会文化意义转变。  相似文献   

12.
张廷玉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治世名臣,其吏治思想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对康乾盛世的形成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现今仍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西学对于清代乾嘉考据学的发展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直是一个重要而引人思索的历史问题,争议颇多。钱大昕是乾嘉考据学的代表人物,以他为个案进行细致分析,是推动研究深入的重要一步。在西学的刺激下,钱大昕刻苦钻研中西天文学、数学,认识到西学有超过中学的地方,主张"能用西学",反对"为西人所用",号召士人研究自然科学;他致力于发掘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数学遗产,希望人们能继绝学而奋起,以与西学抗衡;他还以天文历算学知识订经考史,解决了很多经史之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此可以看到,西学对乾嘉考据学的影响主要在如何看待西学、在西学刺激下发掘中学以及用自然科学知识考史等层面,至于以钱大昕为代表的乾嘉考据学者所固有的传统文化品格和治学格调,并未受到西学影响,他们研究学问的价值体系依然是"中式"的。  相似文献   

14.
元明清三代的《文心雕龙》序跋文。对《文心雕龙》的思想、理论价值、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角度不同、程度各异的探讨,从中可以理出一条中国古代《文心雕龙》接受的简要历史线索:以元至正本为界,此前并不为世人所重,此后则影响力不断增强。究其原因,既与古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批评态度有关。也与各时代文学创作的不同面貌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康乾盛世的吏治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鼎盛时期。然而 ,在“盛世”的表象下 ,吏治腐败却十分惊人。本文分析了腐败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在清代乾隆年间问世以后,即拥有众多的题咏诗作。这些“咏红”诗篇,是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的重要史料。林则徐于嘉庆年间曾参与京师宣南诗社的活动,写诗抒情,“咏红”寄志。这一时期林则徐亦题写扇面诗,吟咏《红楼梦》黛玉、宝钗、湘云等11位“红楼”女子,共12首。此时,距120回程高本系统《红楼梦》问世仅20年之久。林则徐的“咏红”诗作,着眼于小说的思想内容与人物的悲欢离舍,寄托欣慕感慨,要而言之,很值一读。  相似文献   

17.
马珂 《天中学刊》2014,(2):78-80
《抱影庐遗诗》,清代河南陈州府西华县张华所作,乾隆十六年刻本,河南大学图书馆藏有民国河南省立图书馆据乾隆十六年刻本抄本。是书彰显了河南省图书馆对于地方文献搜集整理工作的重视,更具有较高的版本校勘之功用,可补诸家目录对于《抱影庐遗诗》著录之缺失。《抱影庐遗诗》所收诗一方面记述了西华县社会动荡不安之情况,另一方面,张华与师友酬唱之作又反映了清初西华文坛之风貌。  相似文献   

18.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该书“唐宋兼采”的批评宗旨在其选目上有着鲜明地体现,不仅选取了众多具有典型宋调风格的代表诗人及其优秀作品,亦选录了不少颇近唐音风貌的诗人诗作。这一方面是编者的诗学观在实践中的体现,同时也是乾隆朝唐宋之争相对调和的背景下出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