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是否扎实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学校不能忽视校本教研工作,我认为搞好校本教研,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
教师培训“重心”下移到校后,各校都在“热热闹闹”地开展校本教研,但在操作过程中,笔者却遗憾地发现,不少学校的校本教研已经或正在走“弯路”,尤其是以下几个误区,希望能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3.
秋平 《宁夏教育》2004,(10):29-29
教研组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活动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目前,有些学校由于缺乏对教研活动全面正确的认识,使教研活动流于形式。那么,怎样才能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呢?笔者认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惟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本学期有幸参加了我区校本教研的展示评比活动,走入8所学校的教师集体之中,亲历一次次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对话文化,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研活动中存在管理者和专家的霸权行为,对话是校本教研革新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基于对话的校本教研具有民主性、差异性和实效性的特征。当前校本教研中还存在着过度的行政干预、校外专家霸权和教师主动性缺失等问题。基于对话的校本教研需要转变学校管理者的角色,推动校外专家与教师积极互动,让教师做校本教研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化成长及学校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特质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必须考虑的因素。平等协商是校本教研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基于平等协商的对话是校本教研的活力所在;各群体间的积极合作是校本教研共同体建立的必要条件;反思性的教研文化是校本教研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校教研活动的一般流程是“备课一上课一说课一评课”。这种教研活动的局限性十分明显:(1)由于缺少持续的跟进与反思,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不能得到进一步的研究而被搁置,提出的新方法不能得到进一步验证而被忽视,教研活动的研究与改进功能被弱化。(2)教研活动往往只有本校教研组内的教师参与,封闭的学习系统不易激发教师的工作灵感和创造热情,同事之间的横向互助常常囿于同水平反复。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以校为本的理念被引入学校发展中,教师的专业身份得到重新定位,即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者、合作者、学习者和研究者,这就决定了教师要通过和自己的对话、和同伴的对话以及和专业研究人员的相互对话来进行校本教研,并以此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肖海林 《云南教育》2005,(23):46-47
学校对教师的教育科研缺乏统一指导,教研活动基本上由各教研组长自行安排;由于教研组长在教研方法与技能方面没有进行过专门培训,而又缺乏有效的专家指导,教研活动始终上不了档次。另外,教师的课题研究也得不到必要和有效的指导,不能真正解决教师自身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校本教研得不到深化。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随着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管理的实施,校本教研也正在兴起,我区也有幸成了“全国校本教研实验区”。但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教师和教研人员都产生过一些模糊认识,影响校本教研的进程。笔认为,为了使校本教研顺利进行,教师获得发展,教师和教研人员必须对下列几方面问题进行思考,以对校本教研形成清醒的认识并付诸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教师职业倦怠不利于教师发展,相对于教学的外部回报,其内部回报更有利于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要增加教师教学的内部回报,必须克服教师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种障碍。校本教研以问题为中心,以合作、反思为动力,有效提高教师教学的内部回报,促进教师发展,减少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学习、研究行为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学校按照"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思路,探索实施多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深化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3.
乔晖 《现代教育论丛》2007,(10):69-72,25
教师教学研究方式应改变过去模仿专业教学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方法,而应以叙事体验成长,以案例诠释理念,以行动解读案例,让经验回归课堂形成教学理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目标界定、大学英语教学和大学生自主学习是与大学英语校本考试设计、实施密切相关的三个重要方面。 朱正才等(2021)已经讨论了与英语能力目标构念相关的6 个问题,本文作为其姊妹篇则主要讨论与大学英语教学和校本英语水平考试有关的6个问题,包括教学与测试的关系、分级教学、中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现状与对策、自主学习以及校本英语水平考试的效度与信度。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会严重影响校本考试的设计思路和价值取向,以至于会进一步影响到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基于DACUM的英语模块教学改革分为三个模块:分层教学模块;水平达标模块;专业入门模块。模块教学的特点为:能力目标个性化;评价标准明确化。基于DACUM的《行业英语入门》系列校本教材特点为:编写宗旨真正体现校本性;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系统化、模块化;教学环节设计体现职业化。  相似文献   

16.
实践社群视角下,教师合作是特定社会性结构下教师进行意义协商的过程。本研究从社群形态、沟通规范以及实践定位三个维度诠释校本教研中教师合作过程。研究所见,教师合作处于结构化组织系统及制度下,按照自上而下模式运作。教师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等级制角色定位。校本教研定位于示范性教学模式的再生产,教师的自主性和专业判断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7.
The teaching practicum is often considered as a compulsory activity for enculturating new members into the teacher community by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to experience teaching in action. However, the practicum is rarely conceptualized in terms of its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a two-year ethnography study of a teaching practicum in Brazil based on the {coteaching | cogenerative dialoguing} model. 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practicum does not have to be a mere induction experience, but that it also may be the transformative locus for (a) the practicum participants (new teachers, school teachers, teacher educator, and students) and (b) school and university/school relationships, and (c) of the practicum activity itself. The results show the potential of the practicum to transform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agency.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for reorganizing the teaching practicum.  相似文献   

18.
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学的文化研究,即运用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讨教学现象或教学问题,它不仅在理论层面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科视角的支持和论证,而且在实践层面有助于诠释教学场域中呈现的新问题。目前国内关于教学的文化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教学文化的意涵、文化传统与教学、文化变迁与教学、教学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多元文化与教学及网络文化与教学等六个方面。教学的文化研究今后尚要注意厘清教学文化的基本概念,集中和深化研究主题,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19.
如何确立中小学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性,是校本教研应当思考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从历史分析来看,校本教研源于行动研究,具有主体性、合作性和实践性特点.建立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是本文的基本观点.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是指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着眼教师真确性改变,在学校情境影响下形成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教师研究.可以从实践层面、组织层面和制度层面展开对基于教师改变的校本教研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已成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从价值层面审视,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教研机制的更新功能、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保障和支持功能以及学校教研文化的重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