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伊始"十七年"间的满族文学,清晰地带有历史的制约痕迹。业已显示出创作实力的满族知名作家们,囿于当时独尚一尊的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刚性原则,只能走在题材选择十分逼仄的道路上。百部并腔绝唱寡,只有老舍,利用有限时机,以个性书写向文艺界清规戒律发起衅战,完成了话剧《茶馆》与小说《正红旗下》的开篇,成了满族文学在该过程绝无仅有的独特"族性"书写。回忆起"十七年"的满族文学,人们不能不说,真正做到了在民族文学本质意义上丰沛书写的作家,实在太少了。假若没有老舍的话,满族文学在该过程中特有的"族性"书写,几乎要交白卷。  相似文献   

2.
满族文学的人民性是一个重要问题,是衡量其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长期以来,满族文学的人民性在实际创作中一直存在,但没有被明确地提出和研究。满族文学人民性的创作可以通过正确的路径加以引导,使其创作更加繁荣。这种创作导向路径主要体现在真、善、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与很多“书斋式”的生态写作不同,《野猪王》是走入现场的。满族作家胡冬林长年累月扎根于长白山,亲身实地寻访那里的动植物,并特别叙写了野猪这一稀有种群在大森林中的生长、繁衍与濒临灭亡,给人以直接而真切的情感震颤与生态启示,是在场性生态写作的典范。胡冬林还能以“长白山作家”的地域文化身份,随时随地将东北文化真切鲜活地融入生态表达之中,充分实现了“文化的在场书写”。  相似文献   

4.
<满族作家论>是描写近一个世纪中国现代满族作家的评论文集.从文学大师老舍及老中青三代作家,从文学创作的显绩到文学批评的硕果,都堪称中华民族文学大家庭里的一片风景.  相似文献   

5.
藏族学是中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藏族学的繁荣,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学;新时期学以来,青海藏族学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创作势头强劲的作家和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成为中国藏族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文学中犹太裔作家的作品日渐引人注目,不论其主题还是语言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极大的丰富了加拿大文学。但是,国内文学评论领域对他们介绍及评价不多。文章介绍加国犹太裔文学发展主要阶段的特色,并就其中几位较有影响力的作家做简单介绍并给以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跟其他马背民族不同,满族曾两次入主中原。他们的祖先女真把契丹人赶到西域,挥兵南下,摧毁了纸醉金迷腐朽不堪的北宋王朝,让那个很有艺术天才的徽宗皇帝在北国草原放了十年羊。在成吉思汗旋风冲击下,女真人又回到白山黑水间,休养生息,终于在17世纪再次崛起:降服蒙古,推翻明朝,剿  相似文献   

8.
当代彝族母语文学的发展源于作家群体的崛起和文学成就的凸显,以及交流与传播所取得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彝族母语文学的发展史折射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进步与繁荣,为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文学现象和文学蓝本,也为民族文学提供了多语种民族文学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满族作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在历史上曾经入主中原数百年,随着清朝灭亡,满族逐渐出现衰落。记录满族历史的满族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存留下来。满族家谱自身承载信息量由简入繁,部分谱中只有世袭图表。从满族家谱记载财产、人员简介、世袭更替以及满族特色的祭祀等内容,可以看出满族家谱有被汉化的迹象同时也保持本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满族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裂变成为两大代表区域——"京津"与"东北"。而这两个文学场域也有着各自的代表作家,即以"京味"为代表的老舍,和以关东"野性"为代表的端木蕻良。本文就其二人几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简要分析两种满族文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代女性作家创作的活跃和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及文学观念关系密切。当代女性作家的生活态度是积极而洒脱的,她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着力追求生活质量。在文学观念上。她们把写作看作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认为文学只能是作家心灵自由和真诚的自然表露,作家的责任感应该是对审美的自觉把握和在作品中熔铸作家一己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2.
文学消费与文学的功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学的功用问题几千年来人们已形成了大体一致的认识。但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育的成熟和消费时代的到来,学的消费性受到空前的重视和强调,这固然突出 了读在学活动中的地位,但同时也带来不少弊端,造成不少作家跟着市场走、一味媚俗的状况,使学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自己的社会功用。本对此提出了批评,并对消费时代学如何发挥社会功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在中国当代文学教材中的地位值得重新思考和定位。莫言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乃至世界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如何进行当代文学的教材编写及在教材改编滞后的情况下如何讲解莫言及其作品是当代高校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老舍和少数民族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贫民的出身对老舍日后的生活、文学创作的倾向和整个人生观都有决定的作用。他早、中期的作品中,许多主人公是“隐蔽的”旗人,被文学史研究者称之为“隐式满族文学”。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是他首次全面反映满族人在清末时的全景式生活的作品,堪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硕果。他在作协分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期间所做的两次重要报告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其基本精神和组织措施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5.
萨满是满族传统的民间信仰,其保留下来的丰富的造型艺术成为萨满文化的活态符号,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这些符号的研究,可以更详尽的了解民族原始宗教信仰与文化内涵,并将其应用到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实现古为今用的当代价值,以适应多元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评论界对满族作家马加文学史地位的评定主要依据其建国后的小说创作展开,对于抗战时期,也就是马加创作起步期的小说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和系统的阐释。抗战时期,正是马加确立其创作取向的关键阶段,也是为未来蓄势的发轫时期。因此,梳理评价马加这一阶段的小说极有必要。总的来说,马加抗战时期的小说主要聚焦于反帝抗战和解放区社会矛盾的揭示,对于时代的脉动有着准确而切实的把握。同时,马加注重在乡土气氛中言说社会、时代生活内容。不仅注重农村背景性元素的植入,而且还特别倾向使用承载着乡土物质文化的民间语言,这极大增添了其抗战小说的乡土之风。  相似文献   

17.
满族作家文学在清代中期出现质的飞跃,不仅创作主体与文本数量大增,一门几代作家的文学家族也大量出现。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细致爬梳,依据创作主体的血缘关系将满族作家的创作以家族的方式呈现,并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可以对这一时期满族文学家族产生整体认识,进而归纳出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抱负     
亲爱的朋友:您的信让我激动,因为借助这封信,我又看到了自己十四五岁时的身影,那是在奥德亚将军独裁统治下的灰色的利马,我时而因为怀抱着总有一天要当上作家的梦想而兴奋,时而因为不知道如何迈步、如何开始把我的抱负付诸实施而苦闷,我感到我的抱负仿佛一道紧急命令:写出让读者眼花缭乱的故事来,如同那几位让我感到眼花缭乱的作家的作品一样,那几位我刚刚供奉在自己设置的私人神龛里的作家:福克纳、海明威、马尔罗、多斯·帕索斯、加缪、萨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满族教育史的研究对象、范围、其发展过程的特点以及它与东北地区民族教育史等的关系问题作了详实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研究满族 振兴承德周金生承德是满族集聚区.开展满族研究就是总结满族的优良品质和智慧结晶.从而激发人们投身四化的热情,振奋精神,团结务实,共同完成振兴承德的历史使命。满族研究应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突出三个问题。第一,我们要有历史荣誉感。承德和满族是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