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考察创造社“转向”之前的文学现场即其创办的《创造周报》的兴衰历史,是揭示其“转向”之内在原因的一个新突破口。《创造周报》的出版是前期创造社的辉煌顶点,同人刊物的兴衰是创新社“转向”的根由,栏目设置的变更导致读者的衰减成为《创造周报》停刊的客观原因,同时也标志着创造社同人创刊理想和文学理念的政变。  相似文献   

2.
创造社“转向”是学界关注但又很少涉足的研究领域。创造社成员特有的原逻辑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其“转向”的内在根本原因。非常规性和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善于突破旧有体系的限制.而注重体验的原始逻辑思维又使创造社对于革命文学有了接受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叙述中,创造社由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向是非常简明、突兀的。实际上,创造社并非是高度统一的,在创造社内部始终存在着差异性,而正是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使得创造社成员的"转向"显得相当艰难。在革命文学的提倡过程中,创造社内部始终充满着对话。这些关于革命文学的对话,"转向"过程中的游移与艰难,在《创造周报》、《洪水》、《创造月刊》等创造社前期与中期刊物中有着鲜明的表现。正视创造社内部的这种差异性与"转向"过程的复杂性,我们才能了解革命文学提倡过程中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4.
创造社"转向"是学界关注但又很少涉足的研究领域.创造社成员特有的原逻辑创造性思维方式,是其"转向"的内在根本原因.非常规性和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善于突破旧有体系的限制,而注重体验的原始逻辑思维又使创造社对于革命文学有了接受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创造社“元老”们的“革命文学”观,是与文学研究会、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文学”观并列的重要文学观念,可以也应该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其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始终强调文学的重要作用,二是始终强调“叛逆与反抗”的精神,三是或隐或显地张扬自己的个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创造社对西方“世纪末”颓废文艺的译介贯穿了其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并经历了一个由隐而显再到消退的抛物线式的发展轨迹,对创造社同人文学思想及其创作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颓废文艺译介的消退与作为文学社团的创造社的同步结束,显示了颓废文艺译介性在创造社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创办《创造》季刊之前,前期创造社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抑或变数。创造社同人有着与文学研究会并峙称雄和"急挽狂澜"于新文化运动的大抱负。办刊焦虑、创造"新文学"的热望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决定了他们在新文坛中"独异"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一般是把创造社定位为"艺术派",其实这似有欠妥之处,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无不体现着为人生派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创造社文艺理论受浪漫主义运动和唯美主义思想影响较多,那种浪漫夸张的情感、偏执激越的姿态常常非常抢眼地出现在他们的理论与作品中,但他们的偏执尖锐的论调有时只是一种张狂姿态。正因如此,他们的浪漫主义话语与激进的科学主义话语,能互相矛盾却又奇怪地纵横交叉地混合着,在那种激昂的表述中,尖锐的难以抹平的对立居然可以共存,而时代转型与激进姿态,使创造社的浪漫主义的审美激情终于演变为醉心革命的激进情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一些重大公共事件的发生,"公共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诗歌领域也不例外,"公共性"与"个人性"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五四"以来,历经文学革命和革命文学等的洗礼,中国新诗也呈现不同的风格取向和思想内涵,以郭沫若、穆木天为代表的创造社也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到革命现实主义的转变,具体表现在由生命体验到革命情怀的变化,创造社的这种方向的转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表现出新诗"公共性"与"个人性"对立统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理性观的变迁是导致教育精神转向的重要原因之一,理性观的定位与分化制约着教育精神的转向和构成。后现代主义打破了理性的神话,但却消解不了理性的精髓。以整合理性间冲突为特征的新理性观要求当代教育精神的铸造必须坚持韧性目的精神、创新精神、伦理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指向。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其理论内涵一直无法界定。学术界对于“文学现代性”的讨论有着很大的盲目性与时尚性  相似文献   

13.
辛笛是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根据主题、艺术取向等可以分为大学时代、留学时代等几个时期,本文主要就他在40年代的九叶时期的创作进行了探讨.辛笛这时期的创作在延续过去艺术追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他的艺术视野得到了很大拓展,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时代变化结合得更为密切,对自己和时代给予了更多的艺术解剖.这也就导致了艺术上的转型,主要是把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观念和手法与中国现实融为一体采用了讽刺、反讽等手段建构自已的艺术世界,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提出的背景、意义蕴涵和价值观基础,认为在目前情况下,要解决人类的问题和危机,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借助于技术的生态化转向。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手段,也是人类新的文明抉择和文明创造。  相似文献   

15.
浅析日本大正文学界对前期创造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文学界对创造社曾产生过深刻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仅是日本某作家或某文学流派对他们具体而微的影响,也不是只简单充当了西方文学与创造社之间的中介角色,创造社主要成员留学于日本大正时代,而大正文学界给予他们最重要的影响,表现在他们文学观与创作倾向的形成过程中所得到的引导,支持和经验借鉴,他们弃实学译文学是“文化主义”思潮盛行的大正社会文化背景之产物,而大正文学界的一些具体实践,如唯美主义文学,私小说和新浪漫主义,在他们具有唯美倾向的浪漫主义文学观以及早期的小说他作方式的形成过程中,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林徽因的小说理论虽然零散,却十分具有现代性。"诚"的小说观贯串于她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出浓郁的人道主义关怀。她提倡开放的小说体式观,并提供了小说《九十九度中》的经典范式。实际上,林徽因小说理论与创作中传统性与现代性是融汇贯通的,传统性中有现代性,现代性中也融汇了传统性。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贫富差距状况等社会经济现实出发,辅以比较的视角,比照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发展背景和历程,指出当前正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难得契机,中国高职教育应抓住此契机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宋元嘉时,山水成为崭新的审美对象进入诗歌创作,迎来了诗歌抒情特质的回归,并开始重视对诗歌艺术特质的全面探索,导致五言古体诗向近体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知识的本质观是关于知识本质的认识模式和思维方式的方法论观点.本质主义的知识本质观是近代以来,对中国知识教育及教育学研究影响最为深刻的一种观点.当前,由于其知识信仰的本质主义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学研究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因此,必须对其产生背景一现代性及其理性进行反思与批判.反本质主义的知识本质观超越于本质主义的知识本质观,以其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知识本质观进行了彻底地反思、批判与解构.然而,这种知识本质观仍然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缺点,必须对其产生的核心背景一后现代性进行反思与批判.反思的现代性超越于二者,在包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合理要素的基础上,兼容知识的相对性、动态开放性、多样性与差异性、情境性、共识性以及不确定性六个维度重建了新型的知识本质观.据此,中国教育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必须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学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性变革中存在的问题与论争,进行深刻地教育学反思与批判,走向反思的现代性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