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神是时代的主题、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在观念上的反映,是由人的信念、情感、意志、行为等融合并升华的一种内在力量。提高地方党报的办报质量,需要培育办报精神,以增强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新闻事业发展。潮州日报社把“敏锐、严谨、务实、鲜活”八个字作为办报精神,努力做到以敏锐的眼光、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鲜活的新闻作品,展示了地方党报的独特魅力。因而,办报精神是力量,又是榜样;既是感召,又是灵魂,成为报社生存发展的支撑和动力。  相似文献   

2.
6月20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作为抗震救灾英模报告团的一员,在山西作演讲报告,人们从中领略到了新闻工作者忠实履行神圣使命的职业风采。5月12号,在珠峰呆了一个月之后我回到了拉萨,还沉浸在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报道成功的喜悦中,大地震发生了。北京、台湾、日本都有震感!我的第一反应是:唐山大地震影响到了14个省,这可能是比32年前更大的一次灾难,而前方灾情不明!情况不明的时候是最需要记者的时候!我得去现场!我知道高原下撤以后的第一原则是休息,我也很想家,想不满两岁的儿子。但是这时候到一线去,不是我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职业的天性。  相似文献   

3.
4.
新闻工作者的文风、作风和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统一的,也是相互影响的。作风制约文风,文风反映作风;职业道德可以在文风和作风上反映出来。而文风和作风也必然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从好的文风可以看到记者好的作风和好的职业道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必然会产生好的文风和作风。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07,(7):79-80
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强调宣传思想战线要为党的十七大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刘云山在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强调确保网络文化健康发展;《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出版全面发布2006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状况;中央主要媒体负责人热议《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修订;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将首次上网公示。  相似文献   

6.
樊亚平 《新闻界》2006,(6):12-13,8
针对当前新闻学研究和学习中较受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2006年10月26日,笔者专访了年届90高龄的我国著名新闻学者甘惜分先生。此次访谈主要围绕新闻理论体系建构、新闻学研究中对争论的倡导、新闻学研究中多学科视野的引入、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以及甘先生在新闻学研究方面的经验和体会等方面内容展开。选择这些内容进行访谈,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问题大都是当前我国新闻学研究和实践中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甘先生在我国新闻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若能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必将对推进新闻学研究,促进新闻学发展.提升新闻学学科地位等产生巨大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闻实践》2006,(8):26-27
网络时代的记者素质;经济新闻的境界是时尚;网络管理:靠政府更要依靠群众;党报应多关注民生新闻;产经新闻报道要规避炒作;受众逆反心理对传媒的阻抗及应对;新闻更正的隐忧。  相似文献   

8.
9.
自有社会分工以来,职业活动就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专门社会职业的新闻记者和节目主持人群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被大多数受众和从业人员接受的角色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