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另”类作文是近两年高考作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9年高考作文首次出现“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的要求,于是就产生了一些“另”类作文,如山东省一考生的《堂·吉诃德新传》(《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1999年12期),江苏省一考生的《移植记忆》(同上,1999年9期),以文学人物新传和新闻集锦  相似文献   

2.
在高考作文以及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常会要求写一些感悟类文章。如1986年全国卷《树木·森林·气候》,它提示考生“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直接要求考生“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来写。1999年上海卷要求以《“回声”的启示》为题作文。2000年全国卷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这些作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2000年第1期)刊登了《2000年高考作文<报告的批复>之我见》一文,该文对一篇“另类”的高考作文作了重新审视,认为它“有许多超常之处”,“创新思维火花迸发”,“有独特的叙述方式,可以说写作技巧较为娴熟”,“观察力敏锐”,“此间有真情”等。然而,无论是阅卷老师,还是《我见》一文的作者,都忽视了一个最起码的问题,那就是这篇作文是否真的展示了考生的写作能力。我们只要去翻一下2000年第2期《杂文选刊》第28页,便会发现《报告的批复》一文和该刊《报告的批复》中第一篇《关于周扒皮要求正名的批复》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附原文复印件,供审核),而该文又是选自《南风窗·海阔天空》(1999年第  相似文献   

4.
易秀芳 《现代语文》2013,(9):124-126
一、高中生作文缺乏理性思维色彩广东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陈妙云教授在《语文月刊》2012年第8期关于《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一文中指出:“从考生作文的内容看,思想深刻、内容充实的文章很少,试评找不出满分标杆卷。”针对这一问题,她提出“从考生作文看,考生的思维能力迫切需要提高。”陈妙云教授的分析一针见血,指出了当下高中生写作存在的根本问题,高中学生的作文思想表达幼稚化、肤浅化,议论文思维简单化,集中体现出语言理性思维的贫乏。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作文以开放性和多角度的优势。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旋律。为进一步帮助考生对2013年高考作文命题做科学预测,继2012年第11期起推出《新材料作文立意训练》系列专稿后,应广大考生要求,本期集中精选全国高考作文命题九类全新材料,特邀六位高三一线教师,从不同视角加以立意点拨。送考生直入高分作文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回首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我们发现创 新已经走入了误区。 误区一:联想、想象成了"故事新编" 话题作文给了考生很大的再创造空 间,确有不少考生利用话题作文命题条件 宽泛、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将思维的触角 延伸到名著、历史及传说中,以全新的视 角,用故事新编的手法对人物、故事予以生 发改造,对话题的内涵作出了独特而新颖 的解释。1999年出现的《唐·吉诃德新传》及 《爱因斯坦复活之后》是此类写作手法的滥  相似文献   

7.
考生自己的优秀课堂习作很有意义——可以根据高考作文题目要求,变格为高考满分作文。《出彩作文》第二期(《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11月号下半月)曾刊出《习作变格》一文,介绍“变换文题动词”“变换受事部位”“变题材改句子”等三种变格途径。现根据新情况,指出下列习作变格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作文的形式,由材料型转向了话题型,只是指定了写作的范围,这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让考生在这个空间内去立意构思。在短暂的时间内,不少考生仓促应战,写出来的作文不太理想。怎样在短时间内写出比较好的作文呢?这就需要一个比较科学的处理程序。首先要审文题或审试题的要求定文体。话题型作文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命题型的,如“生活告诉我”、“高中生活是什么”、“××我想对你说”等。另一类是试题要求型的,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再如“以反映素质教育给…  相似文献   

9.
一、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新”在何处有人认为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新”在具有科幻色彩,“可以大胆想象”和“可以编述故事”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主要“新”在以下三处:1.突出考查创造性思维能力。(考生作文表现出视角新、立意新的特点)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考查,绝不仅限于以有  相似文献   

10.
青春是诗,高中生是写诗的年龄。高考无诗不正常,青春无诗是遗憾。自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开始了开放性战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求首次提出“文体不限”的要求,考生的写作天地豁然开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考作文为诗歌打开了一扇门,为有个性的考生打开了一扇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编选了四篇全国优秀高考作文,其中一篇题为《战争的记忆》,是1999年高考时浙江一位考生的话题作文。那年的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相似文献   

12.
李晔 《现代语文》2002,(10):10-11
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首次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题目一出,满堂喝彩。话题作文在命题要求上比材料作文限制性少一些,淡化了审题和文体,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发散性等特点,在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是功不可没的。但是,事物总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已经不再像1999年那样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甚至给人一种命题虚假、不合常理、毫无新意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一、从1999年起,高考作文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话题作文”也变成了一个广泛的话题,您如何看待这种作文形式?答:“话题作文”的出现,是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改革之必然。20多年来,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以考查议论文体为主,对考生的束缚较大,不利于考生的自由发挥和才华的展示。“话题作文”给每个考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为他们张扬个性、一展才华创设了自由飞翔的空间,因而受到师生的欢迎。二、“话题作文”之所以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并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固定下来,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答:高考作文命题的生命线,在于…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都是给考生以材料的。名之曰给材料作文,即通过文字、图画等媒介,提供某些基本事实,要求作者围绕这一材料去写作的一种作文方法。这种方法用于高考,就目前来看,利少弊多。从前年起识者对此就不无微词。或认为它“给考生留下了选择的余地。但从考生作文的实际看,好的文章并不多”;或认为“考生发挥的余地不大,距离难以拉开”(伊道恩:《谈谈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天津教育学院院刊》,1986年第5期)本文愿就此借题发挥一番,说说给材料作文用于高考的弊病。  相似文献   

15.
高考作文自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和“文体不限”之后,考生便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鼓励并引导学生在不损害文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的创新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其中有一种以荒诞的内容来反映生活的“另类”高考作文,在2007年高考中又涌现出了许多。例如有陕西考生的《风筝》,甘肃考生的《落红》,江苏考生的《怀想天空——一只猪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清代江堤说:“一切文字皆贵真,真情作诗感得人。”可惜这个道理还未引起广大学生的重视,他们似乎觉得作文非得用另一种语言不可,于是平时背范文,作文时言不由衷,导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尴尬局面。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的一位负责人曾披露了2002年高考作文中出现的一种现象一高考作文选题雷同。篇篇“心灵的选择”,城里考生写“离婚”,农村考生写“失学”。  相似文献   

17.
资讯·声音     
《小作家选刊》命中高考作文题让孩子在肯定中成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团在江西引起反响本刊讯(记者 阳跑) 一篇决定无数考生命运的高考作文材料《分享生命》一文,被本刊2002年第4期选登,结果命中今年高考作文题。近日,记者采访了东北师大附中参加今年高考的本刊部分读者,一位考生高兴地说,他们是《小作家选刊》的忠实读者,每期新刊到手,老师都组织同学认真阅读,尤其对“名家作文”、“心心点灯”等栏目的文章烙印很深,没想到其中的一篇《分享生命》(张丽钧文)和今年的高考作文材料一样。随后记者走访了部分语文教师。教高三…  相似文献   

18.
高考考场已经盛行“套话作文”!基本特点是套用现成材料,虚隋假意为文,表述浅表单一,结构模式固定。2007年浙江省一位考生的高考作文《昨夜西风凋碧树》是对2004年重庆一位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独上高楼》的套改和抄袭。比如下面写李白的片段:  相似文献   

19.
无题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先给出韩非子的寓言《智子疑邻》,要求考生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考生可自选文体,字数不得少于800字。陕西省这名考生的满分作文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三年作文命题逐渐摆脱了以往作文命题的重重限制,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1998年高考作文题《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和《战胜脆弱》就是两个关于当代青少年思想品质修养的话题,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已初露端倪。1999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一则科技报道,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