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给爱心加分     
一年级学生毛毛参加数学测验,试卷上只有一道题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一分。这是一道连线题,左边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是“一吨、2公斤、3克”。毛毛在“一块砖”和“3克”之间画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试卷上要学生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话,这段话是不算分的。打动老师的是毛毛的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2.
有一道填空题,题目是,有下列几种物质:(NH4)2CO3。,NH4HCO3,HH4CL,CaCO3,Ca(HCO3)2,Na2CO3,NaHCO3等摩尔的两种物质混合高温分解后,产生NHa和CO2摩尔比为2:3组合的是.或——这道题最早出现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由于违背客观事实,具有科学性错误.所以这道题在我教学生涯中已消逝十几年了.如今有些资料上仍有这道题.不少中学甚至某些重点中学在期中或期末考试的试卷上却依然将此题作为考查学生能力的一道“好”题.笔者认为这道题不宜出现.显而易见,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热分解以及热分解产物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说:“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象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并指出“照此办理,一个问题就可以变成科学的整个这一章中的范例和样板.”  相似文献   

4.
五年级期末考试时,试卷上出现了这么一道题:“一个直角梯形的两条腰分别是10厘米和12.5厘米,周长是48回5厘米,求它的面积是多少?(如图片考试结果,答对这道题的学生寥寥无几。问学生为什么不会做?学生答日:“此题没有给出梯形上底和下底的长,所以无法求面积。”学生的回答不能不让人遗憾,可仔细想来,这不仅仅是学生学得不扎实,而且还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其实,这道题只是把一般的求梯形面积题(已知上底、下底和高,求面积)稍加变化而已,即没有直接给出上底和下底,而是把上下底之和隐含在已知条件之中了。也就是从周长里减…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一个专心认真备课的教师,能拿出一个有意义但并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展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一道题,就象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有效教学有效课堂已成为当今数学课堂教学的主题,伴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五个“一”●山东省鱼台县鱼城中学翟汉敏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说:“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因此,教学...  相似文献   

7.
是“分率”,还是“量”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何清麟在小学数学一些参考书及试题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类文字题:“甲数是2.7,比乙数多,乙数是多少?”对这道题,学生解题时常有以下两种解法:解法解法同一道题有两种解法,出现两种答案,倒底哪种解法正确?有些教师对此...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学校舞蹈队的人数是乒乓球队的4倍,田径队的人数是乒乓球队的2倍,舞蹈队的人数是田径队的几倍?学生读过题后,多数人发表意见说是题出错了:要算舞蹈队的人数是田径队的几倍,必须知道它们两个队的人数,可是题目没有告诉我们,而且也算不出来。教室里一片寂静,但我告诉大家这道题没出错。  相似文献   

9.
一位名叫德优的美国女教师在课上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作题:“让我们来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并访问一个真正从事这一职业的人,作一份口头报告。”  相似文献   

10.
“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119页的内容,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屏幕显示:333-122 师:请同学们笔算这一道题。师(学生笔算并对正答案后):谁能改变被减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使它成为一道连续退位减法题?(闪现中的虚线框,帮助学生明确编题要求。)学生分4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并汇报改编结果,教师按顺序排列板书:①311 ③301 -122 -122②310 ④300 -122 -122师:请同学们根据退位减的退位法则笔算以上四题。(①②题学生能顺利笔算,而③④题有些同学计算出现错误。)师:当被减数个…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小学数学学科自身改革的要求。新大纲在前言中增加了“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这一指导性原则,并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专列了一条进行论述。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下面就一道例题的教学,谈谈本人的一些想法。九义教材数学第十一册P61例2:“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比是3∶2,两种农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按常规教法,一般这样:由大豆与玉米的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2.
由一道考题想到的泊头师范李同贤一次,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问一道数学小测题,我看了后不禁吃惊。那道题的题目是:把1至9九个数填入图”中的“□”内,使各行各列各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是15。这是道三级幻方题。其常见解法有二:1.杨辉法:九子排列,上下对易,...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四年级期末模拟试题训练中,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比较下面两个积的大小:A=123456789×987654321,B=123456788×987654322。 当我看到此题时,心里不由一怔:这么复杂的题,学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吗?不会有学生直接进行计算吧?带着疑惑,我翻开学生的试卷,仔细“聆听”学生“笔端的倾诉...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七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有这样一道赛题: 在2,3两个数之间,第一次写上2+3/1=5,第二次在2,5之间和5,3之间分别写上2+5/2=7/2和5+3/2=4,如下所示: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道题:在椭圆x2/45+ y2/20=1上求一点 ,使它与两个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初识此题 ,感觉简单易做,但经深入研究 ,发现这是一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好题.  相似文献   

16.
在听课时,笔者发现了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误解”一类数学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之后,教材中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教学时,老师不仅要学生说“对不对”,还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1)(4)两图学生的判断、说理都非常正确。当老师问学生为什么(2)(3)两题中阴影部分不能用25和13表示时,学生异口同声答到:“因为没有平均分。”老师给予了肯定,而且讲这个内容的几位老师都是这样处理这组题的。当时我总感觉这里面好像还存在着点…  相似文献   

17.
五年前,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给了我一道他当时应聘工作时的试题,学有所成的他对这道题记忆深刻、无法忘怀,希望我这个当老师的能给我现在的学生做做.我从一个老师的理解角度比较顺畅地求出了几个“解”,感觉这的确是一道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好题!于是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学生去做,并在不久后的公开课上引用了这道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恍然大悟     
黄少明 《师道》2009,(7):67-67
在《线与角》复习题中有这么一道题:“在一个10倍的放大镜下量一个10度的角,量到的角度是( )度。”通过作业反馈,我发觉.大部分学生会受到“放大镜”“10倍”这两个信息的干扰,填了100,甚至错填为1。  相似文献   

19.
姜艳花 《湖南教育》2006,(10):20-20
一个学生拿着一道应用题来到办公室问老师.老师并没有告诉学生怎样解答,只是把题度了一遍,准知道这学生听后笑了:“我会了!”就跑回教室了。这老师用什么妙法把学生的疑难很快地解决了呢?原来这化老师读题很有“门道”,还很有表情呢。比如在滨“今年比去年多生产多少斤”时,把“多”字凑得很重,)己拖得很长,于是,学生就心领神会了。可见解答应用题,不能忽视凑题。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整教与学的关系,才能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举例、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一个六年级“分数应用题”复习课上,执教的老师给学生复习了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解题思路后,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思考: 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如果把第一根剪去它的2/5,第二根剪去2/5米,那么,哪一根绳剩下的长? 开始,有些学生对题中的“2/5”和“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