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心解读教材、设计教案,实行个性化教学;深入研读教材、用好教材,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努力构建高效课堂.重视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将教材作为重要资源,深入研究如何挖掘和赋予教材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院校编制英语校本教材,是就业形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英语校本教材主要包括阅读教程、听力校本教材、师范特色专业教材、信息技术教材、学生跨文化知识教材的编制。编制教材时要体现材料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突出多样化、个性化,并与多媒体技术相整合。  相似文献   

3.
我校以《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 ,以教材为载体 ,以课堂为主阵地 ,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与实践探索。一、用新理念、新教材 ,开展“课改”实验研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充分利用实验教材的优势 ,促进学生的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发展是数学教师的责任。通过对数学实验教材所蕴涵的新理念、呈现的新方式及组合的新结构的整体分析 ,认识到数学实验教材是以儿童生活现实为学习背景 ,以“创设情境———建立模式———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主要媒介。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一批例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材料。如果视教材为“圣经”,一味死搬教材,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呈现方式把知识内容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就背离了新课程的方向,削弱了教材的功能,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为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素养创设路径。所谓“走进教材”,就是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体会教材编…  相似文献   

5.
走向新的教材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廷凯 《师道》2002,(7):33-35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教材改革,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我国现有的学校教材体系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如何使教材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如何使教材更加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这首先需要教材编写人员和广大教师建立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6.
教材心理化是杜威在1902年提出的教材科学化的其中一个标志,包括编制和教学两个部分,将教材的学科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有机统一起来,旨在解决知识与学生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改变传统说教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的问题。教材心理化在教学上运用的主要方式,包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即认识教材知识和学生经验的关系、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目的、建立现代教材观,重视学生经验以及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的主要依据和重要资源,教材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但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拓展课堂教学空间,逐步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因人而宜,增加内容,让教材发挥模块效应“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教材吸引、匹配学生,让学生亲近、喜欢教材,是教材发挥模块效应的基础和前提,更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深层次呼唤。这就要求在实  相似文献   

9.
仲崇柱 《青年教师》2005,(12):51-52
新课程的教材观强调教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为此,实施新课程必须让教师从教材中走出来,从一个新的角度和高度去看待和处理教材。同时随着人们对教材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的空间越来越大。教师处理教材的策略水平,不仅是教师基本素质、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成为教师能否适应新课改、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直接反映。笔认为.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处理应做到“五化”: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课程观已经由知识本位、技能本位转向学生发展本位。课程建设需要围绕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如何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展开。这一思想在课标中有了明显的体现,也是本套教材编写的基本前提和基准。作为本套教材的撰写者,我们在如何实现课标意图,保证从课标到教材的延续和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思考。下面就将教材编写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思路和整套教材的体系、特点,一一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然而我们以往的课程观念局限于国家统一设置的课程和教材,对丰富多彩的地方课程资源没有进行开发利用。与此课程观念相对应的则是教师在课程教材方面只是执行者而不是研究者和创造者。随着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我校积极进行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中心、学生需求为基础、自主发展为导向”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试验,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背景下校本教材作为满足学校特色发展,以传统校本教材为基础的知识框架和学习指南,也是满足学生个性高质量发展的材料系统。具有纸本资源与数字资源一体化、存储方式具身化、内容组织微资源化、教材内容形象化的特点。其开发应以信息技术为前提,审视教材的规划设计;以学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内容;偏向学生认知,创新教材编写的组织方式;注重教材编排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注重教材内容表达的多样化,使知识呈现立体化。从而引导学生根据学情突破时空限制,选择学习内容,促进学习并促成学生的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赣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到各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教材均不太满意.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总结出信息技术教材目前还存在着教材编排低端重复、教材内容缺乏实用性、教材选用欠周全和教材活动设置单一且较不合理这四大问题.从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等角度考虑,为了设计开发出更好、更适合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教材,文章最后对完善信息技术教材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期给编写信息技术教材的省、市或有关单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 ,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再创造。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我国实行“一纲多本”,这为各地因地制宜地选用教材提供了可能 ,但这并没有降低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来说 ,首先还是要钻研教材 ,继而深化教材 ,最终实现超越教材。1 钻研教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但任何改革都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矛盾运动 ,改革永远包含着合理的继承。作为一线教师 ,首先应深入钻研教材 ,在实践中挖掘教材的优势 ,充分发挥教材的工具性、指导性作用 ,用足、用好教材资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发现教材的…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是师生藉以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是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首要前提。再好的教材也存在着适应性的缺陷,无法更厂泛地兼顾地域、学生的差异,并且其更新的速度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同学生的个体经验或体验沟通。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作必要的调整、重组、改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改提倡对待和处理教材时遵从“信奉而不唯是,遵循而有所立”的基本原则,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  相似文献   

16.
培智课程改革要求"提高智障学生的生存能力,遵循智障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生存的需要,挖掘智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国家统一的培智教材为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弱智学校试用教材,有些内容陈旧、抽象,已经不太适应智障学生的发展。要想提高智障学生的生存能力,使智障学生最终回归主流社会,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几十年教材未有较大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推进,数学课程越来越显现出严重的滞后性,如何面对日益信息化、国际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使数学课程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值得思考和身体力行的一项工作。 现今,我国数学课程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结构比较单一,过分突出对学生计算及逻辑推理的训练; 第二,教材没有真正走上多元化的道路,一本教材成为沟通全国千千万万学生情感的朋友; 第三,我国的教材在编写和使用观念上开放性还不够。 这些都显现在教师用统一的教材、划一的…  相似文献   

18.
一、课程教材,由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课程改革使我国的中小学教材正悄然发生深刻变化。课程教材的多样化使教材作为教学中惟一的“法定课程”的地位渐趋动摇,教材的功能定位也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但也有的教师仍以旧的观念和方式驾驭新的课程教材。因此,必须转变观念,由课程教材的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告诉我们.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心智潜能的开发,发展学生的集体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成长。苏教版小数教材之所以深受广大师生欢迎,是因为这套教材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正确处理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认识的能力和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笔者感到编者既注意教法的指  相似文献   

20.
姚文忠 《四川教育》2003,(12):38-39
今天辩论的双方观点有一定的趋同性,也就是都没有否认创造性使用教材。不同的是,A方立足于自己的经验和过去的理论来证明教学应该严格按照教材进行,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教法的变革;B方的观点是坚持要用教材,但反对把教材绝对化,让教师和学生都成为教材的奴隶,因此着力在教材之外要引进新的东西,使教学更能够针对儿童的生活,更能够接触儿童的生活,从而使儿童得到发展。教材是专家编的,吸收了有经验的教研员,经过反复的习见,因此具有权威性、体系性,对学生基本成长的需要有覆盖的权威性。所以,以教材为依托和蓝本,就成了决定教学过程走向的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