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是儿童获得文化资本的重要场所。家庭文化资源上的差异使得不同家庭的孩子获得的文化资本不同,影响他们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和学业成就。学校教育在进行文化再生产的同时,也在进行社会再生产并使现有社会结构合法化。改革开放以后,教育制度作为社会分层的机制在日益突显和强化。这是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可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本理论认为,相对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言,通过家庭所传递的文化资本具有资本继承性的最佳的隐蔽方式,是一种最隐蔽、最具社会决定意义的教育投资.文化资本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教育行为中所获得的学术收益,极大地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所积累的文化资本;另一方面,文化资本又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教育制度通过承认文化资本的世袭性传递而进一步扩大了不同社会阶层在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从而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对既存社会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再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再生产视角解析中国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化平等的不同看法影响着人们对教育公平的理解.从文化再生产的角度,解析我国教育所形成的城市优势文化场域和农村劣势文化场域的二元结构现状.文化资本的传递具有最佳的隐蔽方式和再生产功能,并通过学前家庭文化资本及入学后学校文化的传递所产生的不平等,强化了我国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这说明教育是一种文化再生产.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教育民族志方法,对三类中产家庭的教育期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进行探究,发现当代中国中产家庭内部的家庭教育和文化资本再生产方式存在差异,中产家庭的文化资本代际再生产可以用三重不同的机制解释,即精英中产家庭文化资本的传递机制、普通中产家庭文化资本的补充机制和边缘中产家庭文化资本的重建机制。精英中产家庭文化资本存量较高,倾向于通过以身作则的榜样效应将文化资本直接或间接传递给下一代;普通中产家庭的文化资本再生产通常是在上一代文化资本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边缘中产家庭抱有严重的教育补偿心理,由于上一代文化资本匮乏,需要经过重建文化资本才能实现代际之间的再生产。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家庭需告别工具主义教育,杜绝教育的攀比竞争,给孩子更多的陪伴。  相似文献   

5.
文化再生产视角下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再生产的视角出发,依次分析了儿童入学前家庭文化资本的城乡差异、入学后学校教育文化资本的城乡差异、以及通过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再生产和再分配。指出我国教育中存在隐性的文化再生产现象,并通过对城乡教育差异的环境分析,倡导为农村儿童构建趋于平等的教育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6.
文化再生产视角下,我国城乡教育在儿童入学前家庭文化资本、入学后学校教育文化资本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通过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而引起社会再生产和再分配。教育的这种隐性文化再生产功能强化了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在创造公平机会的同时又在制造着公平机会内的不公平。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创建公平合理的教育制度,为农村儿童构建趋于平等的教育竞争环境,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是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文化再生产的视角出发,依次分析了儿童入学前家庭文化资本的城乡差异、入学后学校教育文化资本的城乡差异、以及通过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再生产和再分配。指出我国教育中存在隐性的文化再生产现象,并通过对城乡教育差异的环境分析,倡导为农村儿童构建趋于平等的教育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8.
文化资本再生产视角下的农村教育相对弱势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视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背后隐蔽的社会文化因素,就是人们之间的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差异.本文以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学说为理论支点,从文化资本角度分析了不同社会群体所受教育之间的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努力缩小不同群体在教育获得方面的差距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在社会区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资本”再生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家庭是其主要场所。“文化资本”既是累积性的,也是传承性的,并且和其他类型的资本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家庭中各种类型的资本对文化资本的获得和继承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五个抽样年的追踪数据,使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法(PSM)并建立结构方程中介模型,围绕初中阶段的课外补习参与对高中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及其在家庭资本影响高中教育机会获得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初中阶段的课外补习参与在家庭资本与是否升入高中以及是否升入普通高中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在家庭资本与是否升入重点普通高中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以上结论说明,由于课外补习的强势介入,教育发挥社会再生产功能的作用机制已发生转变,课外补习和学校教育在教育发挥社会再生产功能过程中的联合作用机制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1.
不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资本,表现为个人通过社会网络所能摄取和运用社会资源的能力。由于个人的社会结构不同,在社会关系变量(家庭结构、社会位置和学校背景等)资本化的过程中,个人行动目的的差异导致了社会资本的再次不对等,因此,个人借助于社会资本所获得的回报也不尽相同。社会资本的不平等对于学生受教育机会产生了显著影响。而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资本)则又是考生社会资本在各层次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发挥作用的一个方面。文章运用实际调研数据,对考生的文化资本(高考成绩)、关系资本(主要是家庭关系资本)和家庭经济资本进行分析后发现,高考成绩和家庭经济资本在考生选择高等教育层次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即考生的成绩和家庭经济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其追求高层次教育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关于各阶层文化资本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源自社会上层的自由奢侈品位文化总是会被建构成社会的主流文化,并最终成为学校中的支配性文化和教育内容。由此,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所携带的阶层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契合度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其中,教师趋向于学校所代表的自由奢侈品位文化以及中上阶层学生的文化习性,排斥劳工文化与底层学生的文化习性。教师文化中的这种阶层趋向通过教学过程导致中上阶层出身的学生学业成功的概率大、底层出身的学生学业成功的概率小,后者经由考试、教育分流以及就业渠道会导致阶层再生产。这是学校教育承担文化再生产和阶层再生产功能的内在机制。打破这种现象需要平等对待各阶层文化、树立多元智能观和全面的学力观,教师应走向文化觉醒,成为转化型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3.
家庭资本是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家庭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三个维度考查了家庭资本对个体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获得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当前社会条件是造成当前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原因,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家庭资本较少的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机会补偿,是当前条件下我国教育机会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周军 《中华家教》2023,(2):68-75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对儿童智力发展、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等都具有重要启蒙意义。家庭文化资本是文化资本的重要形式,是参与文化再生产的重要组成,其占有情况会深刻影响家庭教育的进程和结果。基于家庭文化资本视角,本文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西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并从家长、政府、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提出了家长要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政府要提供对家庭教育的保障服务、学校要承担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责任、社会力量要参加对家庭教育的帮扶来增加西藏流动人口家庭文化资本的具体建议,从而可以为改善西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状况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语言资本与教育不平等的再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的背后事实上隐藏着一种权力关系。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语言资本。在学校教育中,在解释学生学业成就的差异时,很少考虑到由于学生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而带来语言资本或文化资本方面的不平等,语言资本成为再生产不平等的最隐蔽的方式之一。因此,真正民主、平等的教育,必定是以语言资本或文化资本的平等为基础的,是以“话语”的民主化为前提的,否则,任何教育至多也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家庭资本、父母教育期望对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探索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与家庭文化资本三个资本纬度在学前教育机会获得中的作用机制,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的基线数据,根据以往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研究成果,引入父母教育期望作为家庭资本影响其子女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中间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对子女学前教育机会的获得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较小;父母教育期望在家庭资本与子女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为限制家庭资本对学前教育机会的影响,政府应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保障弱势群体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权利;家庭应结合子女的能力形成恰当的远期与近期教育期望,并为教育期望的实现提供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7.
大学校源于法国国家干预教育的传统,是法国近二百年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国家的发展在大学校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随着其社会影响日益增大,大学校实际上已成为现代法国社会中获得和再生产文化资本、进入精英集团的主要合法渠道之一.因此,与大学平行,大学校成为法国一种封闭性、精英性的高等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8.
子女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影响其教育获得和社会地位提升的关键因素。基于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考察了我国家庭资本投入对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异质性。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经济资本、心理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存量越高。四类资本的投入均能对子女非认知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资本的影响最大;从学习毅力、社交能力、班级融入、情绪稳定性和思维开通性五个维度来看,社会资本的影响依然稳健显著且系数最高。阶层异质性检验显示,子女非认知能力发展在心理资本和文化资本投入上存在“阶层再生产”特性,即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两类资本投入回报越大,而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投入上却并未有此特性。综上,加强低阶层家庭社会资本投入以发展子女的非认知能力,可以有效弥合阶层之间的未来差距,需政府和家庭双方上下联动、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子女获得文化资本的重要场域,当下,子女教育成为中国社会焦点,家庭文化资本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不同的家庭文化资本累积不仅有数量和类型上的差别,还有质量和处境上的不同,其影响广泛而深远。政府需要采取综合平衡策略,核心是实施文化资本倾向政策,促进文化资本向弱势家庭子女倾斜。包括:"政策倾斜",政府发挥文化资本调控;"文而化之",学校大力进行文化建设;"扬长避短",家庭文化环境自我优化。  相似文献   

20.
王泓萱 《文教资料》2008,(18):70-71
文章以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以此重新看待学校职能,发现:学校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实质上扮演了再生产"文化资本"的重要角色.通过此种分析,获得新观点、新视角,得以辨证看待问题学校职能,从而能够帮助教育管理者在今后实践中扬长避短,发挥学校职能的积极正向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