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学生个体对自我心理和行为方式的把握和调节。高职学生自我管理主要包括:认知管理、自我情绪管理、自我行为管理等方面。本文对高职生自我管理的主要方面进行论述,对影响策略选择及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高职学生自我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策略,以培养高职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自我管理的意义、内涵等方面的探讨,提出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并从"群体自我"和"个体自我"两个方面构建了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自我管理体系,旨在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对高职学生自我管理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高职学生自我管理主要分为包括自我认知管理、自我情绪管理、自我行为管理等在内的自我内在资源管理和包括时间管理、金钱管理、交往管理在内的自我外在资源管理两大方面,进而提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的对策,即明确学生管理工作的定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立足自我管理内容,养成自我管理习惯;把握自我管理要素,锻炼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6个省份13所高职院校的6357个有效问卷为样本,探讨了学校因素、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对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作用过程中通过个体自我管理的中介调节效应。调研分析结果表明学校因素对提升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间接效果通过个体自我管理发挥中介效应。社会影响因素对提升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没有直接效果,但是通过个体自我管理发挥间接效用。个体自我成就感、自尊感以及人格特质对提升其通用能力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个体因素对提升专业能力没有直接作用,但通过自我管理发挥间接效应。高职大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可以提升其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期的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能力已成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在分析加强学生“三自”能力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索加强学生“三自”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自我管理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素、自身自我教育弱化的主观因素及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参与活动积极性不够、时间管理失控、情绪控制力弱等。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学生个体、课堂教育、班主任辅导员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期的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能力已成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在分析加强学生"三自"能力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探索加强学生"三自"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陈凯 《现代职业教育》2023,(29):169-172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是高职院校的主体,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应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基于此,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晓燕 《江苏高教》2014,(3):143-145
本文通过对徐州地区高职院校1000名大学生自我管理情况调研分析,发现高职学生自我管理总体能力比较欠缺,尤其在身心健康管理和资源开发管理两方面更薄弱。进一步分析不同个体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差异性,发现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学生在自我管理的各个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据此,为进一步提升高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从个体、家庭、学校三个层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体育教育界已达成的共识就是将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作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以自我管理锻炼能力的理论为前提,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对如何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进行探讨,以达到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对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提出假设高校社团能够促进由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沟通能力构成的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并据此在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做了实证案例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从社团中的收获与教育者的价值预设基本相吻合,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学生的社团学习需求是迫切的,然而社团组织和管理过程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社团对自我教育能力养成有作用,然而其作用也是有限的。通过调查研究者发现了高校社团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并从学校教育者角度提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对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入手,明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并结合本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和过程管理实际,探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高校创新人才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需要在一个循序渐进、系统知识体系的传授中逐渐培养出来。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获得,把实验课程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强化实验内容的知识结构设计,理论教学链和实践教学链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个人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有效发展。同时提高了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提高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对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核心力量,是高校学生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不断变革,高校学生干部的作用更加突出,强化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干部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学生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广播电视来学习,要求学生大量进行自学,但是有的学生善于自学,有的学生在自学中却寸步难行。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努力、创新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才能发挥电大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基本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分别从规章制度、组织建设等层面对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举措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自我管理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方法、行为与能力。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是高校造就出更多能够推动中国未来发展顶尖人才的基本诉求,也是大学学习生活特点对寓于其中的大学生所提出的现实要求。多年来,我国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方面形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典型方法,如依靠班集体、党团组织、学生会的力量,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发挥优秀学生的朋辈示范作用等。但是,从管理本质上讲,它们更侧重于大学生群体的自我管理,而在大学生个体自我管理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将德鲁克管理思想引入大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采用理论导入、生涯规划设计、自我管理手册与大学生鉴定表等管理方式,以创新大学生自我管理方法,是切实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高职生自主管理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内涵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激励机制是推动高职生自主管理的助推器,但是目前高职生自主管理方面的激励机制并不健全。本文力图重建科学合理的高职生自主管理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是校园文化的引导者、日常管理的辅助者和自我管理的主体者,是高职学生中的核心力量。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在明确高职学生干部作用和特点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新问题,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心理引导和管理者自身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20.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ose charged with teaching mathematics to engineers are enormous. Faced with large groups of students possessing a considerable range of abilities, prior experiences, and motivations, it is incumbent upon the developers and deliverers of mathematics programmes to engineers to ensure that such programmes are as inclusive as possible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particular and often individual needs of the student. Often a mathematics lecturer is caught between the demands of a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expecting students to know and apply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the needs of groups of students who lack confidence, have serious gaps in their knowledge and sometimes lack ability in mathematics.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these challenges which involves a mix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echnologies and which has been used with some effect at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for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to first year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