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需求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有所改变的,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当今,人们对参与健身和保健的热情也在不断增加,也使得体育越来越贴近人民的生活,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和对体育人才规格的要求也相应越来越高,这也就給我们在培养体育人才方面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要服务于社会,就要针对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体育人才.本文通过社会与体育的需求关系和高层次体育人才对社会化体育发展的重要性的分析,阐述了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目标架构和内容,为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迅速发展,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口径过窄、模式单一,适应能力较差等等诸多问题日益尖锐。因此如何适应社会需求、深化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人才培养的规格是高等体育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也是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归宿。1.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趋势从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培养多层次、多规格、适应性强的人才,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宽口径、厚基础是未来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特征,复合型人才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从我国人口变化的规律看,现阶段正是青…  相似文献   

3.
一,大学生体育规格的含义 大学生体育规格,就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规格和要求,它是高等教育“三育”规格中的一育,而不是一门课程的规格,体育课考核只是大学生体育规格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目标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全国11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教学目标和社会需要健美操人才规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健身市场对健美操人才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课应调整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向健身教育转轨的窥探与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全民健身计划赋予学校体育的历史使命,结合当前学校体育的现状,面对21世纪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对我国高校体育向健身教育的转轨问题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并从理论上阐述了高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许铭 《体育学刊》2011,18(4):100-102
对体育艺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典型理念、内容、步骤和注意问题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体育艺术人才培养方向可以概括为"健康快乐为本、引领时尚运动,拓展实践基地、打造体艺人才",其培养步骤包括: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形式;细化培养学生达到体育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要求;制定体育艺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架。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由于我省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条块分割、“产销”脱钩等问题,致使我省体育人才教育的层次结构不能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多是一个规格,而有些急需的人才却没有学校培养。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就出现了一方面某些特定规格和层次的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又有学非所用或用非所学的人才积压等浪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我国对体育师资的学历要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21世纪是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将是很大的。而人才的基础工程是教育,教育则需要师资做保证,其中,对体育师资水平的提高是一种必然的要求。以发展的眼光为我国21世纪最初十年的体育师资的学历水平确定一个客观的标准,将为我国体育师资的培养规格和现任教师的培训提供必要的参考。《面向21世纪我国培养体育师资人才的层次与途径研究》课题组对我国体育教育和体育管理方面的专家所作的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三个特点。其一是2000~2010年各级学校体育师资的学历要求普遍提高。大部分专家认为小学师资应该具有大专学历;…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体育师资培养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龙江省体育师资培养状况进行研究表明,普通高中体育师资正趋于饱和,特殊教育师资缺乏,师资培养质量、规格低,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缺乏实施的具体措施。针对现状和21世纪人才发展需要培养相关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外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已有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因此,研究与时俱进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陈述了国内外各种体育教育人才模式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作了展望,希望能为我国建立与时俱进地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体育院校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素质教育是近年来高校教改过程中的热门话题,其内容安排、实施方式、评价标准等问题仍在探索之中。体育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体育教育、经营、管理、竞技等方面人才的重任,特别是教师职业的神圣及特殊性、体育行业的特点和社会大环境对体育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使人文素质教育在这一领域显得更为重要。随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展望整个社会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展望体育事业对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需求,加强、加快对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高校体育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在展望未来社会和学校体育发展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跨世纪人才规格进行了探讨,并着重对体育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 世纪的高等社会体育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1世纪社会体育人才需求规格的分析,探讨了面向21世纪的社会体育人才模式,提出了培养具有较宽厚的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学科性质和社会体育人员能力结构的视角,采用资料分析和市场调研的方法分析我国当前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认为社会体育专业应立足市场需求、把握学科特点,培养以技能为主导型的社会体育应用型人才,从人才规格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构成方面提出我国社会体育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育专科与小教体育专科田径课程计划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与专家评判法。对三年制体育教育专科与五年制小学体育教育专科田径课程计划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不同学制、不同起点的学生通过不同计划、不同学时的田径课程学习后,能培养出不同规格的田径人才。为完善计划,培养更高层次的田径人才,主要改革建议:增加田径健身性活动内容;削减初、高中已学田径内容;增加田径理论课学习时数和内容;精心设计锻炼学生裁判工作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体育人才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资源,是体育事业构成的核心要素。改革开放以来,是体育教育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同层次的体育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奥运争光计划也已全面、深入开展并实施,体育产业的发展又从另一方面对体育人才的结构、质量、种类和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可以预期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人才的培养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两个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两个具体问题是:第一、教育者的指导思想;第二、大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教育改革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没有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是不可能产生创新的意识和行为的。21世纪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是适应社会高科技发展的新型人才。本文认为高校体育必须进一步端正思想,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从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能力为主转变,才能迎接新世纪人才规格需求更新更高的竞争挑战。  相似文献   

18.
实施创造教学 培养创造型体育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院系应实施创造教育、教学,培养创造型体育人才。为此,必须研究创造型体育人才的智能结构,转变观念,改革教学,调整教育、教学计划,根据社会、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培养规格,减少必修课,减少现有课程学时效,增加选修课,加强科学方法的教学与实践,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型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高等体育院校的教育体制及人才培养规格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对我国部分城市体育人才市场的供求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对我国体育院系现有的招生办法、专业设置及毕业分配原则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今后几年我国体育院系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进行了预测,以求为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专业培养的学生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体育教学专业人才规格与培养途径的设想,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首先成为教师,然后是教体育的,具体说这些学生应该有信念、善学习、精技术、爱创新。并将人才规格与培养渗透在4学年中,从宏观上形成一个多学科、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