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中,科技服务业对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笔者依据河南省1996-2016年的科技服务业增加值,R&D经费投入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科技服务就业增加值、经济增长与R&D经费投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长期来看,科技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已初步形成,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作用,但是这种相互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尝试从实证的角度,以湖南为例,探讨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的条件下,产业结构的演化与科技进步、教育资源等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显示湖南科技人才、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湖南人才优势、科技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转换的贡献非常明显。同时也说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科技创新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三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亟待通过教育模式进一步改革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作为物流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以GDP和三次产业产值作为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发展变化情况的衡量指标,选取1978-2010年的相关统计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定量分析了物流产业发展对福建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并进一步分析现代物流业对改善地区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7—2010年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三次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提高具有不同的正向作用,FDI对三次产业增加只有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2005年后,FDI进入第二产业有减弱态势,而在第三产业表现增强势头。因此要利用有利时机加大FDI进入第一产业的倾斜性政策导向力度,引导FDI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性和高附加值性输入,加强改革,加大第三产业对FDI的开放力度,发挥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对高校R&D活动特点、投入与产出状况的认知,确定了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结合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并运用北京地区高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北京地区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的特点,并从提高R&D投入产出技术效率、确定R&D投入产出的合理规模、测度R&D活动的影响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  相似文献   

6.
采用1995~2010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共五项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进行计量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都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招商引资数量推动作用最大,R&D经费投入推动作用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运用新疆2005-202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的统计数据,利用More值、Lilien值、比较劳动生产率以及产业结构超前系数等模型对新疆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速度、质量和方向进行测度与评析,结果表明新疆三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速度较快、转型升级较为明显,但整体发展质量偏低;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降低,但发展质量生产效益偏低;第二产业近年来发展较为缓慢;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发展迅速,稳中向好。因此本文在此测度基础上结合新疆地区实际发展状况,提出针对性的产业优化升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珠三角9市1994-2009年就业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居民收入分配间的长短期影响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表明在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中,一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能够带动收入差距向负向方向变动,与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效应相反.通过提高一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其产业工人的收入,是保证本区域收入差距缩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安徽省2003~2014年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方面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各地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的时候,不可盲目强调产业的转型升级,应当根据不同经济状况在引导产业的升级转型的同时,注重三次产业间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渝西经济走廊各区市县的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该经济区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的县域差异,同时发现该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总体上呈“三足鼎立”的均衡格局,据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四大策略:结构趋异、产业集群、人口聚集和商贸拓展。  相似文献   

11.
该文选取湖南18个主要产业园区资本、劳动、R&D经费支出为投入要素,应用DEA模型测算全要素投入的综合技术效率及各要素冗余。按照R&D投入强度分类,测度不同R&D投入强度园区的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报酬、R&D投入要素冗余情况,分析R&D投入对园区技术效率影响并寻找提升园区技术效率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强度与产业园区产出技术效率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D投入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有明显的冗余。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状况、湖南工业化水平和湖南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揭示出湖南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趋势、演变的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调整湖南产业结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是社会创新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研发(R&D)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源,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将高校创新绩效定义为科技创新、学术创新和经济创新三个维度。以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的相关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多指标面板数据因子分析对R&D投入"降维",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究高校R&D投入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全国总体水平而言,高校R&D投入对其创新绩效有高度显著的促进效应。其中,对经济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科技创新绩效次之,对学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弱。对区域水平而言,东部地区的高校R&D投入对其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高校的创新绩效受R&D投入的影响不明显,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税收增长、产业结构和宏观税负变化趋势及相关性描述,采用19942015年宏观统计数据,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宏观税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率与宏观税负呈负相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宏观税负呈正相关。因此,坚持推进三大产业之间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各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进一步稳定宏观税负。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1995—2016年经济统计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分析对外贸易、国际直接投资、R&D研发投入和人均GDP对于产业结构转变的动态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创新发展对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九寨沟20多年来旅游开发与区域发展的实例,运用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了其间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包括劳动力资本的分布和GDP的比重在三次产业间的变化,从而从实证角度、在一个景区层面揭示了能动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够使旅游开发更有效率地贡献于相关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为其它地区在进行旅游产业开发和景区规划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产业结构转型离不开创新,只有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才能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基于2009—2019年安徽省7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科技创新对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转型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科技创新、邮电业务量对安徽省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转型呈正相关关系;采掘业人数规模对煤炭型资源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具有抑制作用;外资利用对安徽金属矿型和非金属矿型资源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R&D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依据广西最新投入产出表实证分析了研发产业与其它产业间的前后向直接关联度、前后向完全关联度、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导系数及依赖度系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它们之间直接与间接联系,最后提出了发展广西R&D产业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技术创新不仅会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会推动产业的重工业化、知识化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福建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目前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通过系统地研究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发现其由三次产业划分理论、产业布局区位理论、产业布局比较优势理论、结构调整理论和结构演变趋势理论五大体系构成。经过十多年引进、吸收、仿制,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已被我国广泛接受和使用;实证表明各个产业对经济周期的敏感度不同,第二产业的敏感度最高。产业结构理论发展目标由增长的单目标变为可持续的多目标,发展的途径由静态理论演绎转为动态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