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特殊教育教师共情、职业使命感与工作投入间的内在机制,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工作投入量表、职业使命感量表,对368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特殊教育教师共情能够显著预测职业使命感与工作投入;(2)职业使命感在特殊教育教师共情与工作投入间起中介作用。建议相关部门采取举措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共情能力;加强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唤醒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完善工作投入内外部激励机制,为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构建高质量教师队伍,提供充足动力。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道德自我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网络利他行为问卷、道德自我认同问卷、自尊量表以及感知匿名性问卷对7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道德自我认同能够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2)自尊在道德自我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匿名性能够调节道德自我认同经由自尊影响网络利他行为的直接路径。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道德自我认同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有效促进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角色压力对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482名特殊教育教师,结果发现:(1)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压力在性别和学历上存在显著差异;特殊教育教师运用应对方式的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情绪性应对、支持性应对、行为性应对和逃避性应对,且逃避性应对的运用频率受性别的显著影响,支持性应对的运用频率受性别和学历的显著影响;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投入在特殊教育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2)角色压力显著负向预测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投入;情绪性应对和逃避性应对在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压力和工作投入间存在中介作用,且情绪性应对的中介效应显著强于逃避性应对。本研究从减轻和应对角色压力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和教师。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就是教师的"师德"。特殊教育教师师德建设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并持续研究的问题。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道德的发展,师德建设既需要社会各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并制定具体措施,更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自尊、道德自我认同与人际侵犯动机的关系,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道德自我认同问卷和人际侵犯动机问卷测量了674名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自尊与象征化道德认同呈显著正相关;自尊与人际侵犯动机成显著负相关;内化、象征化道德认同与人际侵犯动机均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特殊教育学校面对的是特殊群体的学生,要全面培养和提高这些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工作任务艰巨,因此,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更显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特殊教育管理岗位上的工作实践认为,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5点工作. 一、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教风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师德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教风的核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教风,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职业意识,丰富职业情感,优化职业行为.要不断地帮助教师树立职业理想,坚定职业信念.其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要按照德才兼备、师德为先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把师德教育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学教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引导和激励特教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每一位残疾学生.  相似文献   

7.
尹广琴 《教育文汇》2012,(12):24-24
一个人获得了某种职业身份,就意味着他必须对所从事的工作权利、义务、责任、服务对象和行事规则予以高度认同并努力践行。教师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包括上述几个层面,其核心是对师德的认同。认同师德、恪守师德对于确立教师的职业属性和社会责任,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促进教师道德的发展至关荤要。  相似文献   

8.
<正>师德是指对教师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个人道德的全面要求,师德修养是教师本人对自己进行的特殊教育活动,是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自我锻炼、自我陶冶和自我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对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们虽然注  相似文献   

9.
采用道德启动材料、特质移情量表、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对45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道德启动条件下大学生特质移情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特质移情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并在性别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2)道德启动对网络利他行为有积极的正向预测作用。(3)道德启动在特质移情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练庆伟 《高教探索》2014,(2):150-153
现代性的背景下高校师德出现了成才与成人的冲突,言教与身教的矛盾,蜡烛型、园丁型与撞钟型的分化。这些矛盾、冲突及分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不断彰显而呈现的,是发展中的一个环节。教师德性的优化要注重道德高标与道德底线的结合、价值认同与利益认同相结合、完善制度建设与理想信仰育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法对619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角色认同和工作投入调查。结果发现:(1)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角色行为认同程度和工作投入水平均较低。(2)女教师的角色认同程度和工作投入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班主任的角色认同程度和工作投入水平显著高于非班主任;教龄、年龄、学历、从教原因、月工资收入满意度、学校管理满意度与角色认同和工作投入显著相关。(3)角色认同与工作投入呈显著正相关,角色认知对工作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教师被认为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然而,近年来,僭越师德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师专业道德的意涵。师德“高标化”与“底线化”存在“两难”困境:教师面对过分理想化、崇高化的教师专业道德,道德楷模形象被过度拔高,使其背负起沉重的“道德枷锁”;现实中发生的僭越师德底线的事件也体现了一些教师希望挣脱“圣人”道德形象的桎梏,师德标准逐渐下移。应从正当与高尚、职业与个人、目的与义务三个方面分析教师专业道德本质上存在的两分冲突,进而从“责业”“敬业”“乐业”三个层面构建理想的教师专业道德意涵。  相似文献   

13.
在西部地区 ,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教师的素质将成为影响西部特殊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新时期特殊教育教师基本素质包括 :师德、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心理素质、创新精神等。提高西部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的策略有 :加强师德建设 ;促进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健全特殊教育教师任职资格制度 ;进修制度和晋级制度、为教师提供良好环境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营造教育创新的良好氛围等。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教学效能感在特殊教育教师职场希望感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特殊教育教师职场希望感量表、教学效能感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随机选取的161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场希望感总分、教学效能感总分、工作投入总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投入各因子及总分与职场希望感各因子及总分、教学效能感总分、个人教学效能感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职场希望感各因子及总分与教学效能感总分、个人教学效能感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特殊教育教师职场希望感显著正向预测个人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工作投入,职场希望感对工作投入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以及个人教学效能感在职场希望感与工作投入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的关系及情绪耗竭与职业承诺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425名福建省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情绪耗竭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2)工作压力可显著正向预测离职倾向;(3)情绪耗竭在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间存在中介效应;(4)职业承诺在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间存在遮掩效应;(5)情绪耗竭—职业承诺在工作压力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合理安排教师工作任务、加强对教师的后勤保障以及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三个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师德建设的道德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德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说是一种道德建设,具有道德性,即:师德建设既要合乎道德本性(简称合道德性),又要遵循道德律(简称合道德律)。师德建设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以教师身心和谐、人格完善和理想价值目标追求的实现为旨归,以解决教师工作生活中普遍关心的问题为切入点,建立科学化、人本化的学校文化制度,科学合理地重建教师的现实生活世界的问题。当前尤其要重点解决:(一)提高学校制度建构的伦理合理性,追求制度公正问题;(二)增强师德教育的切实有效性,培育新型师德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北京市1445名中小学心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职业认同、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组织支持感在职业认同对工作投入的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从中可以看出,中小学心理教师职业认同与组织支持感可以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并且职业认同可以通过组织支持感间接促进工作投入水平,这对未来促进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投入提供了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师德建设的前提是对教师道德的认识,教师道德概念上的认识模糊影响师德建设的成效,通过对教师和道德在词源上发展变化来对教师道德进行释义,纠正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简称的不正确说法,对教师道德概念进行界定,在对教师道德重新释义的基础上,阐释教师道德的内涵,进而提出师德建设目标要自我发展与道德发展同步、师德建设内容要个体道德与专业道德兼顾、师德建设方法要主体反思与团体互助结合和师德建设途径要规范制约与职场实践并重的主张,视师德建设为教师职业生命历程的理解与诠释,师德建设不是对教师道德的约束而是一种促进,是对教师职业生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对学生的价值判断、道德认同、行为践行及素养发展等有重要影响,而新时期的教师到底应具有什么样的师德修养、专业素养与教育情怀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便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以甘肃省陇原名师谢立亚老师为对象,从师德修养、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教师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特殊教育教师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上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检索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各省、地区的特殊教育师资现状调查研究的文章,通过文献分析,试图在《专业标准》的视域下,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这三个维度来考察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现状,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