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画图程序中对图形进行自定义颜色及对图块进行“翻转/旋转”操作,使学生在学习了使用绘图工具和对图块的复制、粘贴后,对画图的颜色填充和图块操作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本节课主要通过自制CAI课件《小蜻蜓满天飞》的激趣导入,以实例制作、作品欣赏、作业设计、信息反馈为主要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画图教学,巩固对绘图工具的综合运用以及复制、粘贴的操作,学习对图形的自定义颜色和图形的“翻转/旋转”操作。因为教学内容较多,所以采用自制CAI课件《小蜻蜓满天飞》进行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一一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重点、难点突出,给学生形成形象、直观的印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巩固了旧知识、掌握了新知识,并能综合运用画图知识进行电脑美术作品创作,培进行电脑美术作品创作,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教材:《信息技术》小学第二册汉字输入与电脑画图(下篇)第八课《小蜻蜓满天飞》。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基本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能在画图窗口中综合处理图形操作,具体掌握对图形的复制、自定义颜色和旋转的操作。能力目标:巩固使用绘图工具制作电脑美术作品,并对图形进行复制...  相似文献   

2.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实验本)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第8课,其内容有两部分:组合蜻蜓和复制粘贴蜻蜓,旨在向学生介绍画图软件,激发学生对画图软件的兴趣,在教材中这是涉及到画图的第二次课,对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画图软件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 “初学画图”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初中第三册的第九课。主要是面向初—年级初学画图软件的学生。本册书从第九课到第十四课共六课内容。讲述如何运用电脑绘画,使学生掌握运用电脑绘图工具绘画,让学生领略电脑绘图的神奇。初学“画图”这一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画图软件,了解画图环境,认识各种画图工具圾其大概功能。重点学习使用“铅笔”工具画图,  相似文献   

4.
通过信息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教学的一点尝试,效果较为显著。 一、低年级信息教学中的实践 我们学校给一年级开了信息技术溧因为没有教学用课本。我自己根据学生和自己的情况给学生教授画图和金山画王的操作,通过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址同学爱上信息技术课。消除神秘感让学生感到自己能学的很好,有信心。  相似文献   

5.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微课讲解重点或者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本文以在《画几何图形》一课的教学活动中,使用《多边形工具》微课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为例,浅谈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教材讲的是Win2000/98自带的画图程序,本课堂讲的是Win7画图程序。  相似文献   

6.
读图、画图是职业中专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习制图的目的和成败的关键。识图和画图能力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那么,空间想象能力及其本质是什么?在制图课教学中怎样培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图片变变变》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七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在画图软件中缩放、翻转和扭曲图形的方法。在设计本课时,我着重体现以下思想:  相似文献   

8.
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思想品德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课前通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分析、视频资料搜集、导学案设计等环节,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课上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拓展延伸,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为提高翻转课堂质量,需要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学生自学能力及信息素养,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等。  相似文献   

9.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在画图中对图块进行缩放、翻转、旋转、拉伸和扭曲的操作。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了怎样启动画图软件,了解了画图软件的组成,能用一些工具进行画图并填充颜色。是学生在学习了图块的选定、移动、复制和粘贴以后,对图块的操作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探讨。上课前,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准备了一个教学课件和几张图片:一根金箍棒、猪八戒找方向、猪八戒整理物品、猪八戒学本领等。上课地点是在有29台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室,采用Windows 98联网,学生2人一台计算机。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而画图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的必备技能,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理解,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画图能力的培养.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课堂画图活动,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培养小学生数学画图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培养学生数学画图能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索求知.在学生画图能力培养时,教师可合理进行渗透引导,促使学生在识图、画图、析图学习中,逐渐形成数形转化思想、几何空间思维,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本文就小学生数学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工具箱的奥秘》一课是地图版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第二单元“用计算机画图”中的第六课,主要是通过修改、美化图画,让学生学会“用颜色填充”和“彩色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辩论式学习即全体学生始终围绕同一辩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在课堂上运用一定的史实来说明自己对某一历史事物的见解.并力求驳倒对方的论点。这种学习模式包含两个重要环节:课前准备和课堂实施。在课前准备中,学生是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者,教师是上述工作的指导者;课堂实施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辩题是学生认识的对象,教师是学生认识对象过程中的引导者和评价人。  相似文献   

14.
《调整图形》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3课的内容,"画图模块"的重要一课。是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画图工具操使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简单的处理,并学会对操命令的使用。教材通过对一朵花进行"旋转/翻转""拉伸/扭曲"作,改变花朵的方向、形状和大小等的具体任务,让学生感知  相似文献   

15.
陈艳 《华章》2009,(12)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信息技术的掌握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亲自感悟.因而信息技术课的本质在于探究。所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应以探究为基础,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去发现,主动去探究,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适时引导、成果展示、评价交流等手段从中培养他们乐于学习的态度,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春节将至。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来,笔者特地设计了一节画图程序的综合运用课——《贺年卡的制作》。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画图程序的知识和技能并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学课堂学习信息即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信息,包括语言、计算、画图、操作、质疑、作业、合作表现等。课堂学习信息是多样化的,处理多样化的学习信息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1.问而不答的信息,留疑存思。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多半是以教师的提问开启的。学生对教师问题的反应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秒答;二是仔细想一想才能回答;三是不能回答,要么瞎蒙。教师习惯于有问有答,问了不答教师心里着急,"替说"现象随之产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生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学习第二语言,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说实话刚开始教一年级英语时我是有顾虑的,但随着教学的深入,看到孩子们善于模仿、热爱学习英语、乐于参加我所组织的活动时我感到非常高兴。为了能帮助孩子更轻松地学习英语,我在课上经常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唱歌、画图着色、剪贴图画、全身反应、表演比赛、手势语、猜测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  相似文献   

20.
细节回放:“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教材《数学》第八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始出示课题目:在一条全长1000米的路的一边植树两端都种。每隔5米种一棵,需要准备几棵树苗?学生在得到两个不同答案后教师提问如何验证或说明哪个是正确的?通过讨论得出:可以用画图的办法来验证。以下是两次执教时其中的一个环节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