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在简述中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社会道德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从课程性质与理念、教学目标与内容、课程评价、实施方式等方面对两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社会道德教育进行比较,探讨各自的特色,寻找印度中小学信息技术社会道德教育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社会道德教育可资借鉴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前,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领域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要在全国中小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0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颁布,2003年2月《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标准》通过审定,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正式结束了探索时期,进入一种规定有序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4.
5.
美英日韩中小学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日本、韩国,都没有独立开设信息伦理道德教育课程,而是将其包含在信息技术课程(或ICT)课程当中。这四个国家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目标有相似之处,首先都要求学生理解与技术有关的"伦理、道德、责任"等内容,明确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有关的伦理问题,其次要求学生对信息技术具有"积极的态度",正确认识到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努力发挥  相似文献   

6.
中印IT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在IT教育中所采用的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软件人才,相比之下,国内IT教育状况却令人担忧。本文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材开发等环节对中印教学模式做了详细的比较,认为要改变我国IT教育的面貌使之焕然一新,应该借鉴印度的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日本重视道德教育,1至9年级每周都有1节道德课。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分为4个部分,即“自我锤炼”、“待人接物”、“自然观和价值观”、“社会性和团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道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中小学道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一些缺失,亟待改进。本文拟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新形势下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缺失和重构等几个方面加以探讨。道德和道德教育道德一词,古已有之。它一般是指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等组成。其特点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它主要表现为一系列道德规范;靠人的内心维持、自…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了解韩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的研究,以期给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就是由信息和知识扮演主角的社会,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具有国际化的特质,不管是谁,随时随地都可以享用信息,整个地球成为“村”。由此,道德教育不仅不能松懈,而且更应得到的加强。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应结合时代要求,以战略的眼光和前瞻的意识,致力于研究社会信息化下的道德教育,使信息社会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道德教育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道德教育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一、反思我国中小学现阶段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目标贪大求高,缺乏层次性;内容相对陈旧、脱离学生实际;方法简单、呆板,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途径封闭单一,未形成教育合力;中小学道德教育的评价注重考试,忽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2.
黄林妹 《南平师专学报》2001,20(1):110-113,120
本文强调要重视和加强中小学的环境道德教育,在阐述了环境道德教育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道德教育启用“家、校、社会”联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就是人们以"道德"为载体内容,以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为目标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小学进行道德教育能增强中小学生的道德意识,规范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能继承中国几千年的道德文化传统;能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然而,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着"无计可施"、"5+2<5"、现实目标片面等问题。解决学校道德教育的突破口主要在于:在学校内部不断提升"自我"而缓解"无计可施"问题的同时,通过"政府为主导,全民皆参与"式的外在力量的调控,建构一种"家、校、社会"三者联动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就总体而言 ,当前中小学生道德面貌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个体道德同社会要求、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要求是相一致的。就局部来看 ,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某些问题仍然令人担忧 ,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局部的、偶然的 ,但也是不容忽视的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经不起挫折 ,心理承受能力差1995年 11月 ,北京某重点中学学生袁鑫 ,因遭班主任老师的批评 ,忍受不住“内心的痛苦” ,当天夜里跳楼。袁鑫在小学曾连续六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小学毕业前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少先队员 ,当年以全校第一名…  相似文献   

15.
韩国重视学校德育,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把德育作为塑造民族灵魂的重要渠道。韩国的学校德育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深受中华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文章对韩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希望能够给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6.
沈兰红 《考试周刊》2008,(1):221-222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剧烈变动时期,各种思想激烈涤荡、碰撞.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受到猛烈冲击,中小学道德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极大的弊端,道德教育创新具有紧迫性,道德教育创新势在必行,中小学道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笔者认为,生活是人类道德生成的基础,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于上述认识,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坚持教育部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课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传统中小学道德教育走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发展路径的定位失当,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在反思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强调以关涉普通人的道德教育为追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道德实践为主要方法,重构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信息道德教育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以提出信息道德概念为重点的概念形成阶段;以明确信息道德教育目标及现状为重点的探索阶段;以信息道德课程与实践体系化为重点的体系构筑阶段;以信息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完善为重点的充实阶段。体现出三大变迁特征:理念层面从“客观禁律”到“主观参与”;路径层面从“零散化”到“体系化”;机制层面从“单科本位”到“协同育人”,构筑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面临环境影响、师资保障、认知培养等多方面挑战。借鉴日本的经验,反思其不足,我国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需要充实课程教学体系,完善质量和师资保障机制,营造“家、校、社”一体的信息道德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