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浩瀚的世界文学的海洋上,散落着无数璀璨的明珠,《百年孤独》就是其中最亮的一颗。这部举世闻名的文学经典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 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首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被世界文坛誉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峰,作品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小说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经历,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色  相似文献   

2.
《文学教育(上)》2010,(15):159-160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世界文坛殿堂级的伟大作品,余华、莫言等众多作家都受过它的影响,语文教材也曾节选。然而,你在书店是不可能买到中文版《百年孤独》的,因为马尔克斯曾撂下狠话,称他有生之年不会将任何版权授予中国的任何一家出版社!  相似文献   

3.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eia Márquez)的长篇小说,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最高成就。小说以马贡多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将真实可考的历史事件与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成功地再现了100多年来拉丁美洲在西方第二次殖民和本地区军事独裁统治下挣扎的历史。小说描写的历史长,场面大,人物多,表现手法奇特,意蕴十足,因而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获。  相似文献   

4.
《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拉美世界只有博尔赫斯等少数作家可以媲美。《百年孤独》的出版,在世界各地掀起了拉美文学风。魔幻现实主义也被认为是具有创意的写作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本文论述了作者如何从人物塑造、情节设计、印第安文化典故的发挥等方面来运用魔幻的创作手法,描绘布恩迪亚家族、马孔多镇、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孤独精神,以及为摆脱孤独而进行的艰辛探索。探讨了如何以魔幻的艺术手法来发掘现实的本质特征,以达到深刻而内在地表现现实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既是一部把魔幻手法和展示现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的扛鼎之,也是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思潮中,成就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百年孤独》是一部具有明显魔幻现实主义特征的作品。他以现实为依据,以本土神话和文化为框架,展示出的是拉丁美洲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变革,提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和当时群文人的崛起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相当大一部分的作家受到了西方文学方式的浸染。小说通过一个家族的衰亡和马贡多的灭亡,暗示了腐朽的社会必会灭亡,映射出拉丁美洲百年循环往复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舒菡 《新作文》2013,(4):48-52
作家作品加布里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生于1927年,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孤独》是他的主要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作品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  相似文献   

9.
<百年孤独>的叙述语调在保持冷峻、客观的同时,传达给读者一种亲切、熟悉的"听"的感觉,是将小说连为一体的最主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0.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首次授权的《百年孤独》终于引进出版了。自1967年以来,《百年孤独》畅销世界,版本无数,印数逾亿,马尔克斯也因此无可争议地成  相似文献   

11.
人民网消息,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最新作品《我不是来演讲的》中文版12月15日首发,该书中文版是全球第一个重要外语版,领先美、日、英、法、德等版本。书中所收录的文章都是马尔克斯公开演讲的名篇,时间跨度基本涵盖了他的一生,书名则是取自马尔克斯17岁首次登台  相似文献   

12.
李鹏 《考试周刊》2009,(37):25-26
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当代著名的作家,《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作者娴熟地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篇名暗示人们,拉丁美洲应团结进来。努力摆脱孤独。  相似文献   

13.
赵红妹 《华章》2007,(10):183-183
加西亚·马尔克斯与王蒙虽属不同空间,却属同时代人,他们各自用自己的作品关注着社会,感受着历史,思考着人类.本文尝试比较他们的作品《百年孤独》与《活动变人形》,试图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4.
荒诞不经的传说,“天方夜谭”般的奇妙世界,令人扑朔迷离、眼花缭乱,然拨开魔幻的迷雾,所呈现的仍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真实世界,这就是哥伦比亚以及整个拉丁美洲百年历史演变的社会现实.是该地区人民反帝、反殖、反独裁、反封建、反保守封闭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5.
《文汇读书周报》报道,3月6日,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享誉世界的哥伦比亚大文豪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迎来85岁生日。今年还适逢他的处女作《第三次辞世》发表60年、《百年孤独》出版45周年、获诺贝尔文学奖30周年。为了给他祝寿,其版权代理人卡门·  相似文献   

16.
《太原日报》消息,《百年孤独》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4月17日逝世。对于他的《百年孤独》,很多人期待看到电影版,但该书始终未被改编成电影的原因,更多是马尔克斯的不情愿。法国杂志《巴黎评论》曾问过马尔克斯,是否有兴趣把《百年孤独》拍成电影?谈及此事,马尔克斯说,经纪人开价100万美金,想以高价让他们打消这个念头,但《巴黎评论》将价格提到接近100万美金的时候,马尔克斯又让经纪人提价到300万美金,“只要我能阻止,就不会发生。我喜欢在读者和作品之间保留一种私人关系”。马尔克斯与日本名导黑泽明热识,他曾表示,《百年孤独》只有黑泽明能拍成电影。但随后不久,黑泽明去世,加上马尔克斯的阻止,伍年孤独》改编电影一事就此搁置。  相似文献   

17.
18.
《百年孤独》是一部关于孤独的“大词典” ,它向我们展现了孤独的种种内涵。在马尔克斯的笔下 ,孤独是一个挣脱不了的怪圈。主人公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摆脱自己孤独地走向毁灭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在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里,马尔克斯写道:“只有一样东西是肯定要到的,上校,那就是死神。”在写尽了人类的永恒孤独与死亡后,2014年4月17日,他终于直面死神了。这位哥伦比亚著名作家,1982年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还有《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葬礼在北京朝阳公园的南湖西南角,哥伦比亚驻华使馆2013年捐建的马尔克斯铜像坐落于此。他去世后的第三天,铜像前出现了几枝红玫瑰和白玫瑰。  相似文献   

20.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对孤独有着无人能及的广泛表现和深刻体悟,但作品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并不是为了单纯表现孤独而表现,他笔下的孤独具有矛盾性,其最终目的在于寻找减少孤独的痛苦和折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