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后人对《出师表》的至高推崇。《出师表》一文是诸葛亮在临行前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这篇文章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不仅仅在于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至死不渝的忠诚,更在于作者劝谏的高超艺术。艺术与情感的结合使文章成为了千年经典。  相似文献   

2.
有些学者认为《出师表)有穷兵黩武的思想,本文从认知指示范畴的感知指示、地点指示、时间指示、关系指示、语篇指示和风格指示分析了诸葛亮的《出师表)。从指示范畴的各个角度分析后,本文认为不应该有这样的理解。相反《出师表)一文应该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3.
前朝军师诸葛亮,其挥毫而成令人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其文采,千百年传颂。《出师表》全面深刻表述了他对刘氏父子、对蜀汉的情与义。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本人教学《出师表》十几载的点滴体会,笔者认为从这篇至文中更可折射出诸  相似文献   

4.
表属奏议的一种,是臣子专门向君王陈述策略的专用文体,且用以陈述较为重要的问题。齐梁之际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云:“至于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刘勰评价诸葛亮的《出师表》志尽文畅,抒发真情实感,毫不为过。接受刘备托孤以后的诸葛亮,殚精竭虑,把全部生命都扑在了辅佐刘禅治理国家上。  相似文献   

5.
诸葛亮《出师表》两处用了“感激”一词: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一生信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对他的一生史学批评者认为做了一件不可为而为之之事,最终积劳成疾,悲壮辞世于渭滨(五丈  相似文献   

7.
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可以看出,《出师表》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诸葛亮表达衷心的陈情书,事实上它是诸葛亮为保证北伐胜利而采取的安定后方的重要措施。这里我们将从这一新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出师表》的真实旨趣。  相似文献   

8.
“出师一表真名世”,这是诗人陆游对诸葛亮《出师表》的赞扬。其实诸葛亮写此表时,何尝想到“名世”。《出师表》的名于世,应该是后来的事。在诸葛亮自己,当时他心目中的读者只有一人.就是他的少主划禅。从这个特定的语境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何以一篇“出师”之“表”,对出师本身只用了很少的几句话匆匆提及.却用很多的篇幅对这位少主谆谆教诲.又用不少篇幅诉说自己受先帝知遇之恩和托孤之重的心情。  相似文献   

9.
张文婷 《新读写》2008,(5):35-35
坐在灯下随意翻了翻书,就看到《出师表》,眼前顿时浮现出那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传奇人物——诸葛亮。  相似文献   

10.
<正>《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李善注《文选》:"言标著事序,使之明白,以晓主上,得尽其忠,曰表。"诸葛亮《出师表》和李密《陈情表》是魏晋时期最具魅力的两篇陈情之表,后人常以"忠""孝"释读之,其实,表忠心和述孝心都只是表面之情,作者衷心之情极为复杂。  相似文献   

11.
陈正秋 《教师》2011,(4):128-128
前朝军师诸葛亮,其挥毫而成令人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其文采,千百年传颂。《出师表》全面深刻表述了他对刘氏父子、对蜀汉的情与义。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本人教学《出师表》十几载的点滴体会,笔者认为从这篇"至文"中更可折射出诸  相似文献   

12.
教学《出师表》,需大量的备课资料做支撑。将各地中考真题的相关资料整理出来,可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出师表>是一篇情辞恳切、肝胆照人、影响深远的散文杰作,选自陈寿撰<三国志·诸葛亮传>.这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伐魏临行之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出师表>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形势精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建议;第二部分是追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并表达出师北伐匡扶汉室的决心.  相似文献   

14.
汪名和 《学语文》2020,(6):70-71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的泪眼婆娑,需要我们从字里行间去认真领会。其中有诸葛亮因先帝离世、无人可述说的心酸悲痛之泪,有对陛下叮咛嘱咐、担忧不舍之泪,有自言身世、报恩赴死的悲壮之泪,有细致安排、操劳心碎的悲凉心伤之泪。从诸葛亮的眼泪之中,可以读出诸葛亮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人教版长期以来将此文编入初中课本,当前其他很多版本也将此文编入初中教材.可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在解释和翻译第六段的时候,对"卑鄙"一词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人教版教材"初级中学教科书"的注解是"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人教版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注解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同一种版本对"卑鄙"一词的注解前后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16.
“表”是古代实用文体,古书训“表”:“表,明也,标也。”陈懋仁《文章缘起》说:“下言于上,曰表。表,明也。标著事略,明告于上也。”《文心雕龙·章表篇》说:“表以陈情”。作为臣子向皇帝陈述请求的文体,“表”有感情,有文采。《出师表》和《陈情表》情辞并茂,情尚诚信,辞尚精巧,这主要受文体特点、作者自身修养及时代背景的影响。一文体特点。表文读者是皇帝,写作目的是陈述请求。前者要求情信,即站在一定立场的真情。诸葛亮站在报先帝忠陛下的立场,是以国为重的真情;李密站在尽孝立场,是以孝为先的真情。后者决定辞巧,即讲言辞。诸葛亮追…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除了他的智慧、忠心外,就是谨慎。“文如其人”,在《出师表》中,突出地体现了他谨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你亮叔我跟你讲几句:你爸当年出来混,半道上就给挂了;现在地盘又分成三块了,益州好像咱也罩不住了,这世道眼瞅着要杯具了。但是你爸留下的保镖还很忠心啊,出去砸场的那些二杆子也都不想要命了,这些都是看在您爸往日给钱给女人的份上,现在想报答罢了。  相似文献   

19.
张东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12):72-76
《报任安书》与《出师表》是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两篇文章,是两个处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身份不同的人所写的,反映的内容与表达方式迥异。但却在思想基础、情理、感情、文学等方面又有其通同之处。他们都是感人至深的不朽篇章,无论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以及文风等方面都对后世文章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讲《出师表》,总要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赞美诸葛亮。而“鞠躬尽瘁”一语的出处,是在所谓的“后出师表”。既然有“后出师表”.那么也得有“前出师表”啊?“前后出师表”,对学生总得有个说法。先说“前出师表”。“前出师表”,就是现行教材上选用的《出师表》。因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中提及的,所以,从问世到现在,真伪问题基本上未起纷争。该表作于蜀汉建兴五年.即公元227年诸葛亮首次北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