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代“服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服妖”透视赵牧服而为妖,在前后汉书中均辟条目记述,作为始作俑者它不是记在与服有关的“礼乐”和“舆服志”里,而是记在专门列载神秘五行灾异的“五行志”里.所谓服妖,并非服饰本身幻成妖精,在人间肆虐、毁物噬人,而是指人穿了不副其身份的服饰.或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2.
服妖自古有之,兴盛于宋代。宋代主要表现在违背社会风俗、不合礼制及民众对政治的不满等方面。其原因:宋代手工业发展,服饰种类繁多,人们对服饰要求也越来越高;动乱和战争使人们将部分原因归罪于"服妖";程朱理学的影响使人们将服装粉饰看做"服妖";辽金等少数民族使宋人对服饰呈现既效法又排斥的心态;历史的思想积淀使然。  相似文献   

3.
“灾异说”认为,灾异乃是社会政治问题所致,当局应以改革社会政治应对。主流社会长期以此应对灾异,故对蝗灾也不采取捕杀措施。在唐代姚崇以下以捕杀应对蝗灾的基础上,宋人以全面捕杀为主要手段应对蝗灾,在实践上突破了“灾异说”。与此相应,对“灾异说”,宋代的思想精英们从前人的笃信发展为质疑,乃至彻底抛弃,客观、理性地应对蝗灾等灾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服饰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而丰富提高,终为中华民族上国衣冠、文物制度奠定了基础。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传统的华冠儒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服饰除了蔽体御寒的实际功用外,也是身份尊卑的外显标志。近代以来,中外交流不断加强,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人们日常须臾不可离身的服饰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从西汉确定“独尊儒术”思想以来 ,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一直以儒家思想作为其统治的依据。对西汉儒家思想集大成有最大贡献的董仲舒 ,特别看重天人感应论 ,作出“灾异谴告说”。封建君主应付灾异时所采取的灾异政策 ,在两汉时期形成。其内容包括灾异对策与灾异仪礼 ,分别起回答“天”的谴告、调节阳阴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 ,人事优先于天事的倾向反映到仪礼运用上 :其重点由灾异移到服丧 ;由日食移到是旱灾。这种变化既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又反映了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  相似文献   

6.
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与观念中存在保护主义与自由主义、卫主权与争利益、经济优先还是政治至上三对比较常见的矛盾与冲突.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勃兴,对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理性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将晚清经济民族主义一概斥为“经济排外主义”而大加贬损,并不符合历史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不同等级的人,他们的服饰不同。因此,服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地位,服饰的名称也成了某一类人的代称。封建社会里,皇帝穿的衣服称作“黄袍”。王楙《野客丛书·禁用黄》:“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所以赵匡胤“陈桥兵变”称皇帝有“黄袍加身”之  相似文献   

8.
中晚明社会思潮与“三言”“二拍”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存在着相通相同的现象,“好货”、“好色”是文学哲学共同提出的时代话题。“好货”是中晚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新的人生价值的取向,反映了人们趋利求财的心态。“好色”是对程朱理学禁欲思想的一种反叛,带有初步人性解放色彩。“三言”“二拍”形象地记录了中晚明人们“好货”“好色”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的经世致用思想代表了晚清学术发展的走向 ,在当时和其后都产生了影响 ;曾氏经世致用思想为晚清洋务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 ;曾国藩理学经世致用思想丰富了儒家修齐治平的内容 ,充实了“内圣”、“外王”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明朝时,“天人感应”思想影响至深,在统治者脑子里根深蒂固,导致灾异演变为政治资源,出现对灾异进行人为操作的现象。本文从明朝一个重大转折时期的政治改革——万历新政着眼,阐述灾异对当时政治斗争的介入。  相似文献   

11.
一部晚清思想史,也就是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而闽都文化在晚清思想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林则徐是晚清“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对于晚清思想开放的启动有引领之功;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介绍,成了晚清民主思想的源头活水;严复系统地介绍进化论,为晚清的思想和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晚清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之一。除林则徐、徐继畲和严复外,还有许多福州人、或虽籍贯不是福州但长期在福州工作(或为官或经商)和生活、深受闽都文化影响的人,也为晚清思想或社会的开放做出过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晚清人口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口增长迅速,人地失衡变得更为严重。晚清知识分子提出了“堵”与“疏”两种不同的解决之策,体现了民本思想与经世致用思想在近世的延续。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研究法与逻辑推理法,从历史学的角度,回顾了在晚清资产阶级革命党入在斗争中所展示的侠肝义胆,体现了武侠思想在晚清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研究认为,晚清社会动荡的时局,是武侠思想在革命党人中盛行的社会基础;晚清革命党人所展示的武侠豪情,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民族气节,它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通过研究来自民间社会大众文化的武侠思想,挖掘其中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素,将其中的宝贵养料吸收消化,发扬光大,可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中文化革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时尚”已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字服,天才的服装设计师为人们衣着打扮演绎着无限丰富的华美篇章,更为现代生活诠释了值得回昧的“时尚印记”。,人们从服饰艺术中会感受到崭新的文化理念,从而追求新潮与个-陛,追求人的内在气质与服饰的完美统一,时尚服饰反映着人与社会的精神风貌。,在美好的生活中,让我们好好地装扮自己吧。奇编刘志平 时尚的反光镜——服装@丰春华  相似文献   

15.
《春秋繁露》将“正元”与“灾异”视为《春秋》之“二端”,并通过其阐释天人理论,将人事、历史与上天之意旨连结在一起。《春秋纬》在接受《春秋繁露》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将天人理论又加以深入和拓展,具体体现为正元观念的发展和灾异思想的强化。  相似文献   

16.
受“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灾异被当作上苍对人事变动的昭示,从而为皇权、阁权、宦权的互动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平台。文章试图以灾异作为切入点,来审视这种政治互动。  相似文献   

17.
十年来晚清企业制度及其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学术界从企业制度层面对晚清企业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也作了总体、人物或群体的考察,探讨了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的制度特点,晚清公司制度思想,晚清人士的企业制度思想,晚清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与政企关系等问题。今后要加强对晚清企业制度的具体分析,扩大企业个案考察的范围,注重分析晚清企业制度思想的具体内容,打破单一评价尺度的束缚。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服饰艺术之所以呈现出独特的形制特征,除与历史上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中西文化交流等重要因素相关外,更与长期盛行于中土的“天人合一”观念及儒、释、道,伊观念对它程度不一的统摄分不开,这些观念既赋予中国传统服饰艺术一种追求“乃顺承天”、“服位有等”之伦常目标的衣规服制,又普遍赋予人们一种追求中庸节俭,重生厚死,崇祖念旧,坚固实用的服饰消费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9.
过去对董仲舒灾异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于天人感应部分,对于他具体如何推演灾异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仔细考察《汉书?五行志》所载董仲舒说灾异八十三事,我们可以归纳出6条其推演灾异背后的原则:阴阳理论是董仲舒推演灾异的第一原则;分野说是董仲舒推演日食的重要理论基础;五行说不是董仲舒推演灾异的理论基础;罪在外者天灾外,罪在内者天灾内;罚“甚罪当重,简罪当轻”;不时不灾  相似文献   

20.
黄遵宪以先知者、启蒙者的姿态在其人生目标追求中始终贯穿“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并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之下提出了“诗歌之用”。黄遵宪“经世致用”的学术核心与“诗歌之用”究竟凸显了什么现代价值?有何深刻的影响?对于此类问题的考察不仅有助于人们准确而深入地把握黄遵宪文化思想与诗歌理论的内涵,而且能够让人们更为切实和开阔地理解晚清的文化、文学向现代转型变革的艰难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