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诗歌中的月亮意象表达了诗人孤独失意、离别相思等诸多情感,展现了晶莹澄静的审美意境,展示了横绝宏大的宇宙意识,具有极为丰富复杂的审美意蕴.文章从唐诗中的"月亮"入手,分析了意象超时空的审美价值,指出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姜媛 《文教资料》2020,(5):16-18,13
落花是暮春时节最常见的物象,一直是诗人笔下重要的文学意象之一。落花诗以吟咏落花为主体内容,托物寄怀,发端于先秦,兴起于汉魏六朝,繁荣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它作为一种传统诗歌题材,承载着丰富的主题意蕴,并在一代代诗人的反复吟咏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传统诗歌中别具特色的一类意象。本文立足于唐代之前落花诗研究,深入挖掘落花意象之起源,分析落花意象之意蕴内涵,寻找落花在先唐时期成为意象与逐步发展成诗歌主题之发轫轨迹。正是有了先唐落花诗的发展延续,使得落花成为中国意象史上重要的诗歌意象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中有很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蕴含,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月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的出现,其使用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为李白诗歌鉴赏中的一条绚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意象的问题;在诗歌创作中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意象是诗歌思维过程的必然结果,是诗歌艺术的本质因素。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意象就没有诗。特别是诗意的深度。诗歌境界的妙处,如果离开了意象的内蕴,离开了意象间的整体结构关系,使几乎无从谈起。诗歌艺术,就是依靠外在形式──看似简单而内在又包容了诗人心灵深层意识可能的特殊语言载体来实现其独特的信息传递的。可以说,诗的意象已经进入了这种多维性质的表达层面。意象是以表象的物质形式显现于诗歌之中的,但它却是诗人超越物质实在而进行主观重构的结果。凡是优秀的诗歌意象都是…  相似文献   

5.
刘思宇 《文教资料》2014,(36):12-13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歌的两座丰碑,在《渡荆门送别》与《旅夜书怀》两首诗中,诗人选择了相似的意象来表达感情,成就了各自的千古名句。但细细品来,诗中又各自饱含深意,同时还折射出了两位诗人所处时期的社会环境与诗人的个人情感差异。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玉箸意象的繁荣鼎盛时期,唐诗中的筷箸意象不仅限于表达本义,并且稳定成为以美人泪象征闺怨的象征性意象,在闺怨诗中频繁出现。对魏晋南北朝至清代所出现的玉箸意象进行语料检索,可以明晰玉箸意象的历史发展变化,从而厘清唐诗中不同题材的玉箸意象表达的意蕴。通过分析唐代诗人对玉箸意象的书写,解读其意象艺术的演化轨迹和经验成果,可挖掘玉箸意象在边塞诗、闺怨诗、咏怀诗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诗人感情外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是诗歌艺术表现的最活跃的元素和最基本的单位。新时期现代派诗歌,十分重视诗歌意象的选择和营造,把意象作为体悟人生经验,表达心智的象征性载体,扩展了诗歌的哲学内涵和思想深度,建构了独特而丰富的诗歌意象体系。从意象的构成、组合和创新三个方面探讨诗歌的意象艺术,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新时期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意象,是诗歌中由诗人的主观心意(审美理想与审美情感等)与客观物象(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景物、场面等)融汇而成的富有蕴含与审美价值的具体情境。它作为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理所当然地是诗歌艺术的基本构成元件,对此,胡应麟甚至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克罗齐也说:“诗是意象的表现”。谁能想象,一首诗能够没有意象,或一段没有意象的文字能够称之为诗呢!我们考察诗歌成品及其生产过程就会发现,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它贯串于诗的形象思维之始终,是决定一首诗的艺术价值品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诗人与诗论家无不关注诗歌意象。闻一多作为一个探索性诗人,在这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晚唐诗人李商隐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优秀诗人。在他的诗中,"雪"意象有着独特而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故乡、仕途、美人是雪意象在他的诗歌当中三种最常见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词语的数量并不多,蕴涵的意象却相当丰富,因而诗的感情容量大,启示性强。统观中国诗歌,自然界的意象占据着显著地位,而且其意蕴不断丰富。大自然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诗歌意象的源泉,历代的诗人们总是努力地从中寻觅属于自己的新鲜活泼的意象,来构织他们的诗句,构织他们的理想或苦闷得以发泄的沟渠。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一定意义上是自然景物不断意象化的过程。唐代三百年,自然景物意象化的过程十分迅速,同时诗歌创作也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狄金森诗歌中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主要包括比喻意象、象征意象、具体意象、抽象意象、动觉意象、视觉意象等。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丰富了其诗歌的内涵和意蕴,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意象使狄金森的诗歌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有效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情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
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此被誉为是“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诗中营造的意象与意境,能使人心灵沉浸乃至陶醉。学习一首诗,不能离开对意念、意象和意境三个层面的研究。意念是诗人心中的志向、情感。意象是诗人表意时借用的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意象是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物象的完美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将意与象相融和所创造的可感可触的景象。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艺术的任务是创造意象。诗人的情感表达,主要通过意…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诗人表现情感的载体,更是诗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象与意象的完美组合,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表现形式。中国古代诗人十分讲究诗歌意象的组合,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一.真实意象与真实意象的组合战士生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是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的著名诗句。诗的主旨是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  相似文献   

14.
余菲 《文教资料》2009,(2):10-12
李商隐是唐代有独特成就并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诗人。他的诗歌吸收了前人的多种写作手法,诗歌意象丰富。蜡烛意象在李商隐诗中多次出现,它正体现了诗人特定的心态、特定的情感模式和审美模式。本文从其诗歌中“蜡烛”的几种意象:爱情思念、宴饮离别、闲淡释然等方面着手对其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玉台新咏》这部诗歌总集,作为宫体诗的代表作品,大多诗人将他们的笔墨放在了对女性的描写之上。而作为表现女性之美的服饰成为一种意象频繁出现在诗歌中,它不仅体现的是魏晋六朝诗人的一种审美观念。而且有些意象还深深地表达了诗人相思之意或者愁苦之情。本文着眼于服饰意象,力图从"罗类衣物"、"带"、"巾"等意象群来分析诗人的情感,解读六朝诗人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论文通过对海子诗歌《亚洲铜》细致深入地分析后认为:该诗的主旨不是一些论者所认定的歌颂黄土文化,而是表达诗人对伟大诗歌艺术的呼唤和献身精神。艺术上,该诗独特之处在于:意象与咏唱的统一;深远柔和的美学风格;比喻新颖。  相似文献   

17.
论文通过对海子诗歌《亚洲铜》细致深入地分析后认为:该诗的主旨不是一些论者所认定的歌颂黄土文化,而是表达诗人对伟大诗歌艺术的呼唤和献身精神。艺术上,该诗独特之处在于:意象与咏唱的统一;深远柔和的美学风格;比喻新颖。  相似文献   

18.
彭艳 《考试周刊》2014,(40):18-18
本文首先从诗歌艺术的角度,对《再别康桥》中的音乐美和建筑美进行了介绍,其次从情感的角度指出了该诗实际上是一首"初恋失败的咏叹调",诗人通过意境描述和意象的运用,通过意象和修辞手法巧妙表达了初恋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诗之国度。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个朝代诗人众多,诗作繁富,其辉煌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如果将历代诗歌比作艺术的百花园,那么在这座花园中,花儿开得最鲜艳,最繁盛最惹人喜爱的,就属唐诗这朵奇葩了。一部中华书局版27册《全唐诗》(含2册《全唐诗外编》),共收录诗人3276家,作品53035首,可谓集唐诗之大成,基本上反映了唐代诗歌的全貌。  相似文献   

20.
唐代的女诗人在她们的诗歌中使用了很多植物意象,这些植物意象能够反映女诗人的群体特征与情感世界。唐代的女性诗人比男性诗人更专注于抒写自然界的花草,她们在抒写的过程中寻找到了被男权社会压抑的自我。女诗人们用花来比喻自身,将自己的形象与诗中的花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她们如同花一样摇曳在诗的唐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