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管予》和《商君书》都蕴含着丰富的兵学思想,但其内涵却有所不同。文章在阐述二者兵学思想的基础上,从文化传统、治国理念等方面分析了它们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田照军 《天中学刊》2011,26(6):113-115
《三略》是汉代一部著名的兵书,《武经七书》之一。它兼采儒、道、墨、法等家思想,全面论述了经国理军的政治策略和军事谋略。在战争观上,《三略》认为,用兵的目的是诛暴讨乱,不得随意发动战争,民众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主张收揽民心;在治军思想上,《三略》主张举贤任能、崇礼重禄、严明赏罚;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三略》主张知彼知己、因敌而胜,柔弱刚强、兼而制宜。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招安思想的根本错误不在于写了招安投降的结局,而在于肯定招安投降;在于不容许反对皇帝,不准另立新王;在于忠君思想压倒造反思想.  相似文献   

4.
<义侠记>是沈碌对小说<水浒传>中关于武松部分的改编.改编后的<义侠记>在情节结构、思想意义、表现形式等方面都与<水浒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分析差异的同时,还从作者自身及其创作的角度剖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不以兵强天下、反其道而行之、以谦柔为用三个方面对老子的“主弱反强,以柔为用”的兵学思想进行了阐述,井结合当今的形势说明了老子兵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中的暴力思想之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是一部充斥着暴力及暴力思想的小说,这种思想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社会政治、传统文化思想以及民间意识形态等多方面沉淀激化而成。  相似文献   

7.
道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流派,对我国文学作品有着深远影响.<水浒传>在其生成背景、主题意识、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等方面都蕴含着道家思想,表现出道家的世界观、宇宙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深入探讨军制、阵法、训练、边防诸问题,对“致人而不致于人”以及奇正、虚实、主客、攻守等兵学范畴作了富有新意的阐释,在继承的基础上极大地发展了孙子兵学思想,并且探索了一条结合战例研究兵学理论的新路径,开史论结合研究兵学之先河,对后世兵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兵学思想体系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滨州学院学报》2018,(5):15-22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传统兵学思想的源头,奠定了我国兵学思想的基础。《淮南子·兵略训》是西汉刘安论述兵学思想的专篇,对其兵学思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在战争观、将帅思想、用兵思想这几个方面,《淮南子·兵略训》有不少观点继承了《孙子兵法》中的兵学思想:继承了《孙子兵法》所提倡的"慎战"思想,肯定了将帅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继承了《孙子兵法》所提出的"庙算"和"谋攻"思想。同时,又因为两部著作的成书时间、写作目的、时代背景等因素的不同,《淮南子·兵略训》在继承《孙子兵法》兵学思想的同时,又有所发展:《孙子兵法》对战争的起源和性质问题并没有提及,《淮南子·兵略训》对此做了补充,认为物资的分配不均是造成战争的原因,主张"义战"。此外,《淮南子·兵略训》对将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形势""奇正""虚实""先胜"思想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纵观《韩非子》一书,其思想精神博大精深,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治国安民、君臣相处、选择人才、制定法度以及对老子哲学的扬弃等内容,集中体现了法家"法术势"的思想内涵。《韩非子》中没有专门论兵的篇章,只是在一些篇章中夹杂了一些零碎的兵学思想;韩非强调依法治军,富国强民,强调"力"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但也推崇"兵不厌诈,诈敌制胜"的实际意义,韩非还强调实践在选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思想对当今军事发展仍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为《水浒传》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首先。历史上记载的宋江起义既于史有据。又十分简略,给历史学家的研究带来了很多麻烦。可是对文艺家来说。却提供了方便。不必受史实的束缚,想象虚构.自由发挥。其次。宋江起义既反对政府。后又投降朝廷,去镇压方腊起义.而且。经过宋、金、元这段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时期才创作成书。这为《水浒》创造了一个可以多元创作和评论的广阔天地。一个可以生存、传播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最核心的思想是宣扬忠义思想。小说作者就是沿着这一思维格局,把《水浒传》写成了一部忠义传。宣传忠义思想,这是《水浒传》客观存在的最突出的思想倾向。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就《水浒传》的“忠义观”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侯忠义 《丹东师专学报》2011,(6):104-106,137
《后水浒传》是《水浒传》的续书之一,是在《水浒传》之后产生的又一部歌颂草莽豪杰的英雄故事作品。小说写宋江等人死后转世托生为杨幺等人,发动了洞庭湖农民起义,继承和发展了水浒的事业。他们提出了"均贫畗""平等"等思想,反对招安、外族入侵。小说塑造了杨幺的杰出形象,以续书形式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市民心理。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和《水浒传》中虽然都塑造了武松这一形象,但二者具有很大差异。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致力于刻画他高大光辉的英雄。但在《金瓶梅》中武松不再是主角,作者无意凸显其好汉形象,在情节安排上亦对其英雄事迹做了大量删减。《金瓶梅》对《水浒传》中武松形象的重写,是立于创作主旨和时代精神的不同,顺应了小说表达主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借助互文性理论,尝试分析《忠臣水浒传》之于《水浒传》的仿作和戏拟。山东京传的《忠臣水浒传》通过对原作《水浒传》情节的直接引用、转换引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组合拼贴等,与原作发生多重层面的互涉关系;并且通过互文性的叙述手法,超越了原作《水浒传》的主题,使小说文本获得了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相对于封建正统思想,在道德观上表现出明显的个体价值取向。此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有:1、道、墨等非儒家思想的影响;2、宋元时期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3、文本的形成过程中融入了下层文人对自身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水浒传》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毒害是导致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起义队伍成分复杂是导致起义失败的原因;阶级本身的局限是导致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汉语模式词语因其结构固定、表意形象,明清时期大量用于文学作品中,对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水浒传》口语化色彩比较浓重,口语化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普及性和代表性,因此本文拟就《水浒传》中的模式词语的类型和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了模式词语在明清时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徐向前兵学艺术与《孙子兵法》关系密切,《徐向前军事文选》是其最好的见证。《徐向前军事文选》不仅多次征引《孙子兵法》,而且,徐向前热情地鼓励年青一代的指战员注意研究《孙子兵法》。除此之外,《徐向前军事文选》还见证了徐向前应用《孙子兵法》的实践历程。这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徐向前注重应用《孙子兵法》分析一些战役的成败得失,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二是徐向前注重应用《孙子兵法》提升作战指挥艺术。徐向前青睐《孙子兵法》,是我军领导高层注重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20.
时间是语言表达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动词作为句子的核心,其表达的行为动作总是以时间为背景的。对比《水浒传》、《红楼梦》两书中的时间表达,我们发现,由于时代的局限,《水浒传》一书所涉及的报时工具无非就是更鼓、漏刻①以及报晓鸡(书中曾多次提到“报晓鸡”,如四十六、四十七回),这同《红楼梦》中出现十五次之多的“钟”、“表”概念存在一定的距离。贾府的钟以及宝玉等上层人物怀揣的金表在当时虽然使用得极不普遍,但它却是向计时精确化迈出的一大步。(虽然《红楼梦》主要写的是上流社会,而《水浒传》则写了社会各阶层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