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章句》是朱熹在《礼记.大学》篇基础上对《大学》进行的修改、校订和解释。朱熹对《大学》的编辑校订奠定了四书学,使得《四书》上升到经的地位。元代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的"延佑科举"使朱注《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并占据了优势地位,实现了四书学官学地位的制度化。朱熹对《大学》的修订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思维的内敛及道德至上,由此也导致了宋以后中国古代官方教育重心性修养、政治智慧以及为官之道,缺乏开发生产工具和实用技能的偏向。尽管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实学思潮,然而由于传统主流思维的惯性,使中华民族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失去了科技发展的契机与优势。  相似文献   

2.
由于朱熹等人的尊崇,《大学》、《中庸》在宋明理学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未有的加强。朱熹分别从自然哲学一些基本命题和认识论两方面对《大学》、《中庸》作了创造 性的继承与发展,对宋明理学以及后来的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者解释《大学》,向来采用朱熹之说,认为《大学》是一篇教育学论文。实际上,《大学》通篇讲的是君王治国之道,此论可从四方面得以证实:其一,唐儒陆德明、孔颖达已发现《大学》主旨在于为政、治国;其二,从训诂学层面审视,朱熹之论不合《大学》文义;其三,《大学》所征引的文献均凸显君王治国之道这一主旨;其四,《大学》的内在逻辑—先后阐发了治国之前提与治国之方法。  相似文献   

4.
朱熹花费了近四十年的时间学习与诠释《论语》,后与他诠释的《大学》《中庸》《孟子》汇为一编,以《四书章句集注》为名刊行。四种书中,朱熹对《论语》倾注了极大的心力,共撰成有关《论语》著作四种,今传世者三种,以《论语集注》影响最大。朱熹在《论语集注》中,采取了明显的“六经注我”的诠释方法。本文通过对《论语集注》的举例分析,说明朱熹“六经注我”的特点,并指出这种诠释方法对当下教育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四书章句集注》是儒家经学在宋代取得的辉煌文本成就。《四书》合集和集成形式的《四书章句集注》,展示朱熹推进经学新形态的大工告成。《四书》经典本文在诠释书体的阐发下成为《四书章句集注》,为儒家经学生命精神的焕发树立了新的典范。《论语》、《孟子》与《大学》、《中庸》分殊于语录体和文论体。经文本体吁求注释体制有所适别:朱熹以集注体式适用于《语论》、《孟子》;以章句体式适用于《大学》、《中庸》,适别性的诠释书体与特定经典文体结合,生成了理学时代的经学巨著。朱熹的经学实践.促进了儒家经典文本从汉代《五经》合奠、唐代《五经正义》向宋代《四书章旬集注》的里程碑式进步,开新了经文本体与注释体制关系契接与疏通的时代学风。朱熹经学实践开新的层面主要是:兼顾经注传统与现实创新,章旬集注体式分别适用经典文体,经典义理与人生日用亲和相切。  相似文献   

6.
王庆 《中国教师》2009,(5):27-28
<正>《大学》本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章,经过朱熹等人的整理和提倡,《大学》同《中庸》《论语》《孟子》一起成为了大家所熟知的"四书",是元代以后封建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必读书,是读书人的"初学入德之门"。朱熹认为,通过《大学》一章,可以看到古人的为学次第,"学者必由是而学  相似文献   

7.
王铁先生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所版的《朱子全书》之《阴符经注》的校点说明中,扼要阐述了将此文以《阴符经注》而不以《阴符经考异》收录的原因,并提出《阴符经考异》其实是蔡元定的《阴符经注》的观点。本文在作了进一步的考订后认为,王铁先生的论证不可谓不力,但其结论还是未能令人信服。现在通常所说的朱熹《阴符经考异》,最初名为《阴符经注》,它既不是朱熹作的,也不是蔡元定作、朱熹校正的。  相似文献   

8.
朱熹《四书集注》里,提出了"格物致知论".格物致知论,形式上是朱熹从《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这两句话推演出来的,实质上它是朱熹自己的认识论的核心.朱熹在《大学》"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处,注云:此谓知本这四个字是衍文.此谓知之至也,"此句之上,别有阙文,此特其结语耳."因此,特地补写了一章他所认为的阙文,把它作为《大学》传的第五章独立起来.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朱熹将教育划分为两个阶段,八岁至十五岁为小学,十五岁以上为大学;小学阶段教"事",大学阶段教"理"。这样划分,既是师法前人,也是认识到了儿童与成人有"记性"与"悟性"的差异。朱熹的学规与教材受到他对教育两阶段划分的影响,《童蒙须知》和《小学》也是朱熹教育理论体系下不可或缺的内容。朱熹对教育两阶段的划分有抗衡宋代科举导致教育功利化的意图,但这种理论具有明显的理想性,在现实中难以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0.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中的《大学》一篇.《大学》提出了“三纲”、“八条目”,“格物”、“致知”作为“八条目”其中之二,具有道德修养方面的含义.北宋程颢、程颐在此基础上发挥出与“天理”相符的“格物致知”论,此后朱熹作《补传》对“格物致知”进行新的诠释,王阳明又将其复归于道德修养的含义.本文就“二程”、朱熹、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历来关于《大学》"亲民"与"新民"的争论中,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最具代表性。朱熹《大学章句》对《大学》进行补传和注解,并改"亲民"为"新民"。王阳明回归古本《大学》,不同意朱子对《大学》经文的改动,认为应作"亲民"。朱熹和王阳明关于《大学》的今古本之争,反映的是两人不同的哲学思想。大致来说,朱子走的是自上而上的"致君行道"的路线,阳明则是自下而上的"觉民行道"路线。朱子的"新民"突显了士人对民众的教化;而阳明的"亲民"则倾向于对民众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龙场悟道,王阳明正式确立了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提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和“知行合一”两个命题。之后,他开始对朱熹注解的《大学》发生怀疑,转而信所谓古本《大学》。《王文成公年谱》(下简称《谱》)载:“先生在龙场时,疑  相似文献   

13.
朱熹把《大学》中的“心”分解为认知心和道德心,所以在成德进路中,坚持以认知心完成道德心、以知识论成就道德论的直线式进程。王夫之虽然沿袭了朱熹的二分法,但却对道德心之含义和两心之关系重新进行界定,因而也提出了有别于朱熹的成德论。  相似文献   

14.
朱熹格物学说的倾向和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的格物说是宋明理学话语系统中的重要思想资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较大。朱熹对于《大学》里发源的格物学说的诠释,倾向于知性的理路,即在知识论的层面上来理解格物学说。然而,作为儒学者,朱熹的哲学归宿又是价值性的,因此,朱熹对于格物的知性解释与其价值优先的根本哲学立场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紧张,这使得朱熹的格物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知识与价值的纠缠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东汉之后,《诗序》成为对诗义最为权威的论述,然自北宋欧阳修以来,学者不满汉唐旧注,对《小序》、毛《传》、郑《笺》都提出了怀疑,其中对《诗序》批驳尤为激烈。朱熹的《诗集传》就是在这个疑经改经、存序反序斗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本文以《二南》、《郑风》的作品为例,探讨朱熹《诗集传》对《毛诗序》诗旨取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徐强 《高中生》2013,(7):36
《大学》《大学》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所作。《大学》着重讨论个人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养的目标,后人称之为"三纲领";提出实现天下大治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称之为"八条目"。为进一步服务于理学思想,朱熹加了"格物致知"一章,为《大学》原文所无。  相似文献   

17.
刘娟娟 《文教资料》2005,(24):105-107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是我国儒学经典之作,因朱熹为其做注而得名《四书》。《四书》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并共同构成了我国延传千百年的思想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其思想内容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18.
从《诗集传》看朱熹的婚恋观念乐文华宋代被后人称为“经学变古时代”①,例如在《诗经》学方面,宋儒凝古惑经之风盛行。欧阳修、苏辙和郑樵可谓是宋代《诗经》学怀凝派的先锋,而朱熹可称是其集大成者。朱熹于1177年编成的《诗集传》,是一部在宋以后广为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的朱熹文学研究大致分为三个主题:朱熹文学作品研究、朱熹注《诗经》之研究、朱熹文学批评研究。对于朱熹的文学作品,虽然各有褒贬,但总体而言,肯定的评价较多;朱熹注《诗经》之研究主要围绕着朱熹与《诗序》的关系展开,既肯定朱熹废《诗序》,又认为朱熹《诗集传》包含着对于《诗序》的因袭;在朱熹文学批评研究方面,多数学者认为,朱熹持道文统一说,使道学与文学由对立而至于统一。民国时期的朱熹文学研究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应当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大儒,其教育思想对于南宋以后中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朱熹以“明人伦”作为教育目标,期望通过明人伦,改变当时“风俗日蔽,人才日衰”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朱熹高度重视道德教育,他是中国教育史上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第一人。朱熹把人的教育划分为小学、大学两个阶段,并就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这是朱熹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朱熹的读书六法,分别阐述了读书的不同方面,是朱熹教育思想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