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诗人王士祯(渔洋)在其诗作《论诗绝句》中说:“来禽夫子本神清,香茗才华未让兄”。(据《临邑县志》、《邢氏家乘》)王渔洋诗中的“来禽夫子”,系晚明“以文学名海内”(王世贞《邢氏五世志略》)、在书法艺术成就方面与董其昌并称“北邢南董”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陕西行太仆寺少卿邢侗的别号;而王渔洋极力推崇的那位“才华未让兄”的“香茗”,  相似文献   

2.
“邢”是一个古老的地名,远在商朝即已存在。《史记》所记“祖乙迁于邢”《括地志》所记“邢”为“殷侯国”《帝王世纪》所记”“邢侯为纣三公,以忠像被诛”,殷墟卜辞所记“井(邢)方于唐(汤)宗受”、《乙亥父丁鼎》铭文所记“唯王征并(邢)方”,均可互证“邢”曾为商王都邑和诸侯方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成王封周公庶于于“邢”为邢国。据《元和郡县图志》所记,邢国都邑在“今邢州城内西南隅”。封城虽无记载,但以其活动所及,当为东临大陆泽,西靠太行山,北至低水,南近油”漳,大体范围相当于古时的“东阳…  相似文献   

3.
晚明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创新求异是其主流。而生当其时的邢侗却始终遵循古法,坚守传统阵地,以王羲之法帖中的"来禽"二字命馆,所刻《来禽馆帖》被世人公认为刻帖名作,为经典法书的弘扬和传播做出了贡献。其不但为人们提供了学习传统书法的路径,同时还张扬着一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精神。随着当下传统书法的回归,邢侗的书学思想也日渐显露出其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为早期公派日本的留学生,邢新会从1986年开始在日本进行硕士、博士深造,并成为日本正式的外籍“文部省教官”。邢新会在日本工作时就一直想:以后有了自己的实验室、自己的学生,应该怎样做?回国8年多,邢新会一直用自己的行动“解答”着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1.被称为“茶神”的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据此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比较准确的应该是①唐朝时瓷器已经形成青、白两大系列②陆羽推崇越州青瓷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④  相似文献   

6.
“好,就这样,懂了吗?”董老师给张志远讲完最后一道古文翻译题,便站起来。“董老师,就要走吗?”坐在一旁打毛线的志远妈问道。每次董老师来家里辅导,一讲完便走,有时连茶也没喝一口。这回,董老师站起来,又坐下,手摸着胡茬,象有什么话要说。董老师欲言又止的样子,志远妈立刻就觉察到了,赶紧问:“志远在学校出,出……”“不,不。”董老师吞吞吐吐地说:“我是想,想让  相似文献   

7.
提起金代文学,人们会自然想到元好问和董解元。元好问的诗词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可谓是金代文学的双壁。然而提起《西厢记》,都知道王实甫的《西厢记》,甚至也知道李日华、陆天池的《南西厢》、杨国宾、汤世潆的《东西厢》,对董解元的《董西厢》却知之甚少,甚至不知诸《西厢》就是源于《董西厢》,犹如人们忽视了青出于蓝一样。《董西厢》是“戏文之鼻祖”,“院本模范”,是金人的一代文献。我们不能忽视对它的研究。 一、《董西厢》对《莺莺传》的彻底改造  相似文献   

8.
我们班同学都叫邢老师“魔术”老师。因为邢老师的脸会变魔术,时晴时阴,时雨时风。就因为这张会变“魔术”的脸,我们班才是全校闻名的好班。一次,已经上课了,邢老师走进教室,发现副班长、学习委员和其他两位同学打架,本来笑眯眯的脸立刻“晴转多云”。两位小干部都被撤了。要知道,那位学习委员可是老师的“宠儿”呀。同学们都说邢老师像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别看老师生气时像辣椒一样辣得狠,可是每当下课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下课铃声响了,我们几个女生常常和老师一起聊天。什么天文地理、家常幽默,无所不谈。仿佛她不是我们的老师,而是我…  相似文献   

9.
已经晚了     
霸 婴l麟 澈碧 扮邢 请问这里是黑黑的家 吗?我是网吧的老板、已经晚了~~  相似文献   

10.
董斜川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锺书《围城》第三章叙写诗人董斜川行状 ,说他“原任捷克中国公使馆军事参赞 ,内调回国 ,尚未到部 ,善做旧诗 ,是个大才子” ;又称“董斜川的父亲董沂孙是个老名士 ,虽在民国做官 ,而不忘前清。斜川才气甚好 ,跟着老子做旧诗” ;复借赵辛楣之口介绍说 :“董太太是美人 ,一笔好中国画 ,跟我们这位斜川兄真是珠联璧合。”杨绛《记钱锺书与〈围城〉》中承认董斜川“有真人的影子 ,作者信手拈来 ,未加融化” ,“锺书夸张了董斜川的一个方面 ,未及其他”。钱锺书《谈艺录》弁首 :“友人冒景 ,吾党言诗有癖者也 ,督余撰诗话。曰 :‘咳唾随风抛…  相似文献   

11.
董学文教授是近年来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等探讨和争鸣的主要亲历者和参与者。在董学文教授的理论生命与学术追求中,创建科学的文学理论学派是他始终不渝的努力方向,无论是“艺术生产”、“当代形态”、“文学理论学”的理论开掘,还是一系列的探讨和争鸣,都是围绕着如何构建科学的文学理论学派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2.
请别不开心     
董老师是一名小学老师,退休三年了,离开学生,她常常感到日子无聊,很想再为孩子们做些事情。还好,董老师有一批学生虽然毕业十几年了,仍然记得她,也只有他们会在董老师生日时来探望她。今天,是董老师的生日。她一大早就收拾好房间,等着学生们上门,这时,电话铃响了。拿起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稚嫩的孩子的声音:“你……好……”声音很胆怯。董老师听到小孩子的声音,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她用老师特有的柔和的声音说:“小朋友,你好呀!你叫什么名字?”那边的孩子轻声说:“我叫小鹏,我,我想找妈妈。”“你妈妈不在这里,有什么事情能先跟……”董老师…  相似文献   

13.
董老师     
上完“新世纪”辅导班的课,印象最深的还是上语文课的董老师。董老师长得实在太“漂亮”了,眼小眼镜大,嘴小牙齿大。他穿的衣服可真叫“体面”:笔挺的西服、漂亮的红色领带。长得丑吧,还真会打扮!董老师不仅长得“帅气”,讲课还特风趣。他偶尔说几句美国人听不懂的英语,只有中国人才能听懂的“日语”。他说得最多的英语就俩字母“OK”,他说的日语也只有6个字——“你的明不明白”,逗得我们直乐,乐得只看见牙齿看不见嘴。有一次,董老师讲来讲去讲到了W·C,我们都说是厕所,他却说不对,是WouldCup,世界杯!逗得我们哄堂大笑。明儿,去厕所就是…  相似文献   

14.
考古证明:远在5-lO万年前,邢台就有了人类活动。在市区内发现仰韶至商周文化遗址三百余处;1990年邢台发现南小汪西周遗址、葛庄先商文化遗址和西周邢国墓群。研究证明:南小汪遗址在西周时期是一处与邢国王室有密切关系的聚居地,应为邢国都城遗址,给研究邢国都城提供了实物依据。葛庄先商文化遗址为进一步论述商人起源“祖乙迁于邢”“昭明居砥石”等问题提供了大量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5.
立此存照     
“请看大屏幕” 听说宿安街上老邢烧饼很有名,我决定下车去买点儿。 “要十块钱的吧!”  相似文献   

16.
(一)屈原《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的“董道”,课本注释为:“正道。董,正。”一般的译文都将“余将董道”译成“我将坚持正道”或“我要遵守正道”,这显然是把“董道”解释成了偏正词组“正道”,而实际上应从《辞源》“董道”条所释的“正其道”。“董”是形容词活用作使动  相似文献   

17.
对刑文化的研究,近些年来逐渐为学者所重视,但纵观二十余年的研究成果,题目大多停留在祖己都邢、后赵石勒、邢州陶瓷及科学家郭守敬上。而对邪文化特征、高潮、影响的探讨似属闭如,本文将就这些问题略作叙述,以就教于研究刑文化的同仁。商前——初步繁荣的邢文化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同时也是邢文化的初步繁荣阶级。原始材料的记载,文化遗存的发掘,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商代,商王直接管理的区域称作“王钱”,“王波”的范围南达豫北,北抵冀中,而邢台正是“王能”的中心地区。公元前1252ap动继河在甲为王后,据相…  相似文献   

18.
史载祖乙迁邢。但邢是邢丘还是邢台,学术界说法不一。本文从三个方面考证了祖乙的迁居地是温县邢丘。从商代诸王迁都趋势来看,是从夏人的统治中心向商人的活动区(洹、漳流域)迁徙,祖乙迁至邢丘是合理的,不可能跳跃地迁至邢台;从地理环境来看,邢丘的地理环境远比邢台优越,迁都邢丘是理想的选择;从甲骨文记载来看,以“衣”(即故邢丘)为中心的“大邑商”是殷商王朝的三大政治中心之一,其基础乃祖乙所奠定,从而印证了祖乙迁邢,邢即温县邢丘。  相似文献   

19.
李青玲 《教师》2008,(5):11-13
2003年第9期《国内外教育文摘》第17页,摘录了一篇董老师的文章,题目为《“零批评”的尴尬》,叙述了这样一件事:期终考试成绩刚刚出来,一个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满面愁容地诉苦说:“董老师,我的成绩很不理想,无法面对含辛茹苦的父母,也对不起您的信任,我心里乱得很……”董老师本想责备他几句,但看到他伤心的目光,转而安慰道:“没关系,谁都有发挥失常的时候,下次再努力吧,我等着你下次考试的好消息。”董老师心想,这些安慰鼓励性的话语,一定会让他阴云转晴。  相似文献   

20.
我和邢美华老师之间的一段往事使我至今难以忘记。那时候,我读高一,她教我们语文。由于她是个女的,年纪不大,加之身体又很瘦弱,我和几个“兄弟”便以为她“软弱”可“欺”。一次,我们几个作文不做,躲在宿舍里打扑克,邢老师知道后严肃地批评了我们。我们不但没接受,反而怀“恨”在心,决意要进行报复。用什么办法呢?我们商量了老半天,决定玩个“高水平”的——以请教为名,课堂上提难题,让她答不出,下不了台。那天上午,讲完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后,邢老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一听这话,我“霍”地一下站了起来,其实我早就憋不住,顾不得举手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