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前言竞技体校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训练相结合的新型体制.如何充分发挥这种新型体制上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不仅是当前竞技体校宏观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影响我国竞技体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它已引起各级决策部门领导者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为此,本文着重对我国竞技体校的主要优势特征指标和影响优势发挥的主要因素以及发挥优势的对策与措施等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以便为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体育战略研究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竞技体育的提高和群众体育的开展与业余体校是密不可分的,业余体校教学、训练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是业余体校的教学训练,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工程。业余体校使青少年系统地接受体育专业、技术,特定内容的训练,为他们成长  相似文献   

3.
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竞技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校的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除本身智力因素之外 ,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同样非常重要 ,所以 ,从事竞技体校教育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 ,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积极创造出一个适合竞技体校学生的学习环境 ,方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地方高校职业教育改革为研究基点,探寻一条适合体校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提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与地方高校的合理对接,在原有的竞技体校3+2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构建一套7年人才培养模式,将竞技体育与地方高校有机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体校学生进行二次塑造,使这些学生达到社会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标准,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C:\Users\Administrator\App 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以地方高校职业教育改革为研究基点,探寻一条适合体校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提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与地方高校的合理对接,在原有的竞技体校3+2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构建一套7年人才培养模式,将竞技体育与地方高校有机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体校学生进行二次塑造,使这些学生达到社会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标准,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PaperPass-VIP专业版-检测报告\htmls\sentence_detail\89.htm有效解决竞技体育人才出口问题,提高竞技体校人才利用率,依托地方高校实现竞技体育互补。  相似文献   

5.
体校是向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激发体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其文化知识和训练水平、竞技水平,对振兴我国体育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培养、激发体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教育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目的1.1认识体育的重要作用。要使学生认识到体育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学科,是强化体质的一切非生产性的人体活动,体育在医疗、健身、娱乐、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当今世界上,竞技体育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而竞技体育要发展,其先决条件是应培养出大量的体育后备人才。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整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县市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源头和根基。结合县级体校重竞技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浅析目前县级体校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伟 《体育师友》2006,(4):48-49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的关注,因为适应能力高低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不亚于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掌握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了社会适应学习领域,这将有助于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责任感及体育道德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中国竞技体校未来发展战略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建校30年来,遵循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理念,从为国家培养奥运后备力量,到肩负着培养后备力量和为国争光双重使命,走出了一条利用体育院校优势,学训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道路。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对竞技体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因素进行了SWOT分析,认为应对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新的历史时期竞技体校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与巨大挑战,竞技体校发展应选择争取型战略,采取积极开拓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业余体校系统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中起着主渠道的作用.在业余体校的工作中,训练是中心,教学是基础,而管理则是重点.但是业余体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历来是一个大难题,笔者在阐述班级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自己14年的班级管理经验对如何做好业余体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奏响了新时代新征程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强音。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体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聚焦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时代背景,深入剖析当前我国体校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挑战与机遇。长久以来,我国体校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对学生文化教育不足、训练科学化水平不高、教练员综合素养不够、社会功能开发不全面、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新征程全面深化体教融合为体校改革带来全新挑战:学生培养要学训双优,运动训练要科学高效,师资综合素养要求更高,体校+青训中心成为必由之路,体校管理要形成多元治理新格局。与此同时,新体育教育理念、新科学训练理念、新师资保障体系、新体育赛事体系、新人才培养体系,也为新征程体教融合背景下体校改革带来诸多机遇。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现代竞技体育的参加者教练员和运动员,对青少年社会道德的影响、竞技体育对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竞技体育竞赛结果的影响,竞技体育对大众体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指出竞技体育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种现象,与社会中许多现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模式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概括.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基础上的学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末来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定位是"学生运动员",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良好的人文与育人环境;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在一个培养单位完成多年培养目标的"一条龙"培养;亦读亦训的学训结合;科学高效的训练组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和人民对竞技体育的需求程度,对地方政府制定本地区竞技体育发展的决策起到制约的作用,还影响了竞技体育培养体系的建设。为促进我国各省市、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竞技体育的经费支持、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重视基层体校的建设,建立竞技体育的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校教学体制、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于竞技体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影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方针.文章对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构建全新文化教学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从竞技体育的发展看体育运动学校生源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对我国竞技体育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竞技体育后备人材,为体育运动的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体校是二、三线队伍培养和储备后备人材的基地,是竞技体育运动从选材、基础训练到成材的系统工程必经之路。发展至今,各学校一般具备有较先进的选材训练监测器材,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居住条件,严格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体校之研究     
体校自成立至今的40多年中,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坚实基础。在1992-1996期间,我国所获得的世界冠军90%来自体校;悉尼奥运会我国28枚金牌获得者除1人外,其余均是从体校培养出来的。由此可见,体校的发展成败将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在我国体校是1995年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学习苏联的办校经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竞技体育活动已发展成为举世公认的一种人类文化现象。竞技体育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价值和功能越来越显示出独特性、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主要实行体校训练体制,运动员从小进入当地的体校训练,一般是边学习、边训练,  相似文献   

18.
省级体育运动学校是我省业余训练与竞技体育的一个关键衔接点,也是竞技体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立足我省竞技体育阶段战略走向,从如何尽快适应竞技体育发展需要的角度,围绕对省体校现状的分析及工作定位的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重视,加快体校建设,在我省竞技体育格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体育运动的竞争,实质上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纵观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都把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的触角伸向学校,从而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系统、多网络的训练管理体系,为多出、快出、出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构成我国学生课余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世界和洲际比赛中,有84%来自体校的运动员为祖国争了光。全国有各级各类业余体校2700多所,参加训练人数30万左右;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6000多所,参加训练人数近260万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216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校57所。  相似文献   

20.
县市级体校目标管理初探苏裕生1目标管理的依据和意义“业余体校是竞技体育的基石和培养未来世界冠军的摇篮。”此话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业余体校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随着业余体校的不断发展和业余训练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在幅员辽阔的县市体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