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案例一:(出示教材中排队的情景图)师:(1)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2)请小朋友数一数,小男孩排在第几?戴帽子的叔叔排在第几?(3)排在第2的是谁?排在第5的是谁?这里的"第2"指的是几个人?"第5"指的是几个人?(学生回答时有些卡壳)(4)看了图,你还可以说些什么?(如穿红衣服的阿姨排在第1,小男孩前面有2人等等)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很快进入了"想想做做"环节,但第2题全班接近30%的学生发生了错误。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使用图形直观,笔者现就分数除法的教学,谈谈肤浅的感受。片段一(笔者听取的一个教学片段):出示题目: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节约1/7,八月份用水多少吨?师:读题,想一想,这题的单位"1"是谁?生:九月份的用水量。师:是吗?生:八月份的用水量。师:九月份比几月份节约1/7,几月份就是单位"1"呀!所以,单位"1"是什么?生:(似懂非懂)八月份的用水量师.现在我们观察线段图,通过线段图来寻找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案例在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的加法教学中,有位教师根据教学的主题图,出示“4只小鸟吃食,后来又飞来1只小鸟”的挂图后,遇到了这样的教学尴尬:师:谁能根据这幅图列出算式?生:4 1=5。生:1 4=5。师:哦,你们不但列出了算式,而且把结果也算了出来。计算4 1,你是怎么想的?生1:4个加1个就  相似文献   

4.
[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1册第三单元“较复杂分数应用题例7”开放式教学片断。)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出示例7: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9。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师让学生画出线段示意图(图略)师:请大家结合线段图,开动脑筋,利用已有知识求出十月份原计划用水的吨数。(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学生各抒己见。)生1:我用方程解,数量关系是计划用水的吨数-节约的吨数=实际用水的吨数,所以设原计划用水x吨,得方程x-19x=480生2:这样做是对的!而我列出的方程是x=480+19x生3:从线段图可以看出,实际用水的吨数相当于原计…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录]一、导入师 :(出示两瓶“农夫山泉”矿泉水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瓶矿泉水 ,你发现了什么 ?生 :一瓶喝过了 ,一瓶没喝过。师 :这瓶喝过的 ,喝去了多少呢 ?生 :喝去了一半。生 :喝去了14。生 :喝去了15。师 :刚才大家是通过目测估计喝去多少 ,那么你能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判断大家刚才估计的准确性呢 ?生 :称一下重量 ,整瓶的矿泉水重多少 ,再称一下剩下的矿泉水的重量 ,然后可以计算出喝去的占整瓶矿泉水的几分之几。师 :那现在没有天平秤 ,怎么办呢 ?生 :把矿泉水瓶倒过来 ,然后用尺子量 ,喝去的为一份 ,整瓶矿泉水有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册第15页例1"、练一练",练习三第1耀3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师:同学们,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召开家长会,家长来开会的时候是要坐在你的位置上的,因为在你的桌上有你的作业本、试卷等反映你学习情况的材料。想一想,怎样介绍你在教室中的位置,让你的家长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到你的位置?学生可能会说:我坐在第3组第4排的左边一个。(板书)(1)师:你这里第3组是从哪边开始数的?一组就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案例一:主题图中找规律片断A:师(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是怎样排列的?生1:图中有彩旗、彩灯和盆花。彩旗是按"红红黄黄"的规律排列的,彩灯是按"红紫绿"的规律排列的,盆花是按"蓝红"的规律排列的。师:照这样排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学生经过自主探索后进行交流)生2:我是画图的发现的,即○●○●○●○●○●○●○●○(○表示蓝花,●表示红花),所以第15盆是蓝花。  相似文献   

8.
正案例描述:《一份大礼》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师:同学们,前段时间咱们练大型操,大家一定很辛苦,所以老师要犒劳一下你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份"大礼"。师:猜猜看,会是什么?生1:我猜是一本书。生2:我猜是棒棒糖。……师:我很佩服你们丰富的想象力,可是很遗憾,都不对。这可不是一份普通的礼物,它一定会带给你一份神奇的体验,想不想要?生齐:想要!师:想要的请举手!(学生全部举手)师:特别想要的请高高举起你的手!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加法交换律课始,由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出等式"3+4=4+3"。师:像这样的等式你还能写出几个吗?生:5+9=9+5,8+2=2+8,1亿+2亿=2亿+1亿,……师:这样的例子能举出多少个?生:无数个。师:观察这几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两边的数都一样,只不过颠倒了一下位置。师:哦,这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生:"="两边的结果都一样。师:你怎么知道两边是相等的啊?生:可以算啊!师:是不是每次都要算啊?生:不一定都要算。师:那你为什么这么肯定"两边是  相似文献   

10.
一、在"数数"中沟通1援数整数。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条师:如果这个纸条用1表示,那么下面的纸条可以用几表示?师:你怎么确定它是5呢?(用1一个个地数)师:1在这起了什么作用?师:1在这里起了一个单位的作用,有了计数单位"1",可以数出无数的整数。2.数分数,沟通联系。师:如果下面的纸条表示单位"1",估计一下,上面的纸条表示多少呢?学生估计后出示结果:把下面的纸条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15。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课堂离不开情境创设,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引导。如何进行情境创设呢?下面从两个课堂情境谈起。【镜头1】师:(课件出示情境图)3月12日是什么节日?生:植树节。师:你知道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在植树。师:看情境图,说出自己发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师:下课的时候老师看到同们在操场上玩拍皮球的游戏,真有意思呀!老师也想拍皮球,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拍皮球?生积极举手,都想和老师一起皮球。)师:先别急,请大家数数老师了几下?生:1、2、3、4、5下。师:老师要叫同学们拍皮球,不过你拍的个数要是老师拍3倍,谁来拍?生:拍皮球15下。师:老师每次拍5下,要拍几才和你拍的一样多?生:3次。师:15里面有几个5?生:15里面有3个5。[评: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使学生体到知识与游戏的联系,有利于生从生活中发现和解决数学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然进入学习状态。]二、演示学具…  相似文献   

13.
片断一:引入师:请同学们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然后想一想,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图1图2图3师:好,哪位同学说说这道题表示什么意思?生:图1表示39,图2表示96,图3表示99。师:观察这三个分数,你发现了什么?生:分母都是9。师:为什么分母都是9呢?生:因为都有9个小方格。生:因为都是同样大的小方格。生:因为全都是把一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师:(指图1)那么,39是什么意思?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9份,表示其中的3份。反思:“看图写分数”这一知识点是本节课的基础,通过三个分数的比较,让学生直观感知分数表示的意义。片断二:展开师:(指图1)想…  相似文献   

14.
近期,听了学校"认识整十数"的同题赛课,对于教师如何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略有所感,现呈现如下,与同仁探讨。教学片断一:教学例1,感知整十1.师A:谁来说说你捆了几捆?一捆是几个十,是几根?看,懒羊羊捆的和你一样多。(白板展示:1捆)师A:有比他俩多的吗?说一说。(2捆、3捆)再来看看美羊羊的成绩。(白板展示:3捆)  相似文献   

15.
一次听一位老师教《长方体的认识》一课,在教学“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这一知识点时,该教师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玩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制作长方体框架的探索活动。每位学生准备12根小棒,红、黄、蓝三种颜色代表不同长度的小棒各4根,8个三角的接头。师:你能运用这些材料搭一个长方体吗?学生兴致很高,各自开始拼搭。有学生发现小棒搭错了的及时调整,几分钟后,学生手中的材料全部用完,一个统一、标准的长方体框架也就搭成了。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数一数它有几条棱?你是怎么数的?有几个顶点?学生讨论…  相似文献   

16.
[案例]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学片断。教法一:师: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家长会,开会时,家长一般都要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为了方便家长找座位,你怎么向家长介绍你的位置呢?生1:我在第2组。师:第2组的同学有很多,如果只说第2组,家长能知道你的座位在哪儿吗?生1:我的座位是笫2组第3个。师:既说了第几组,又说了第几个,这样就能把你的位置确定了。生2:我坐在靠窗那一排的正数第3个座位上。生3:我坐在第4排的倒数第1个座位上。师:你这个“第4排”是从哪里开始数的?生3:从门口开始数。生4:我坐在第1组第4个座位上。生5:我坐在第…  相似文献   

17.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反过来,如果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怎样求这个数呢?这节课我们以小组合作形式,找出解题方法,看哪个组表现的最出色。活动一:解答第1题(幻灯出示)学校有故事书320本,占图书总数的,学校共有图书多少本?1.独立尝  相似文献   

18.
【案例】教学“求相差”应用题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出示挂图,让学生了解图上的信息,然后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按照课前设计,在黑板上挂出了例题图,问:“同学们,从这张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们立刻举手:“这是花片,我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一个数乘以分数的目标是:学生理解它的意义,掌握它的计算法则(通过解答相应的应用题来完成)。引导学生理解意义时,教师可分两步进行: 1.观察答问,孕伏意义。出示小鸡图,教师说明图里的9只小鸡大小一样,并提问:1只小鸡是9只小鸡的几分之几?2只小鸡是这群小鸡的几分之几?4只小鸡占这些小鸡的几分之几?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或者说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它的一  相似文献   

20.
片断:理解“平均分”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动手分物体,你对平均分有哪些认识?生:平均分就是把一些东西分成相等的几份。生:平均分的结果要每份同样多。生:如果每份结果不一样就不是平均分。师:说得多好啊!现在老师再给你10颗糖,不告诉你分的份数,你会把它平均分吗?生:会!师:请大家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分一分。(生分完后)谁愿意带着你的练习纸上讲台交流展示一下,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分的。生:我把10颗糖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5颗。(见图1)生:我把10颗糖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都是2颗。(见图2)图1图2图3师:同学们,这两种分法是平均分吗?生:是!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