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童宛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前一时期和后一时期、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的思想理论,往往存在着深切的渊源关系。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虽有本质的区别,但从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角度看,二者不仅存在着思想上的联系,而且前...  相似文献   

3.
论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杨宜青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个论断是非常正确和科学的.同样的,二者又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是因为:第一,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都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经过十四大的概括和阐述,成为全面、系统、严密、高层次的理论体系。十四大正确地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早在1980年10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要恢复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而进行深刻的改革,也是第二次革命。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拨乱反正、继往开来”八个字来说明。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应以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为历史和逻辑的起点;是党总结从八大到十四大历史经验的结晶。邓小平最具备全面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能力和条件,最能作出理论上的新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时代主题转换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我国人民制定的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战略方针。 一、事物质的规定性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世界上的事物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每一事物之所以是它自己而不是别的事物,就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质。质是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内在的规定性,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相互区别的特性、特点的总和。所谓特色,就是特性、特点,即一定事物的质的外部表现。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各国也不尽相同,都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们党在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五个主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又是对党在现阶段基本纲领的最高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就是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领导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理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是指引我们改革开放,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的主体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相对薄弱.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无论就理论还是实践看,均未突破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总体评价,只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模式"才形成.毛泽东思想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古老而又常新课题和永恒主题。努力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古老而又常新课题和永恒主题.努力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具有四大方法论特征:它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决定因素这一理论基础上的,具有现实性的特征;它以辩证联系的整体观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它强调在实践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它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以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具有人民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的形成有其客观依据,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过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分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任何科学理论的产生,从认识史的角度看,都是既有对以前认识的继承,又有总结新的实践经验而作出的发展,是认识的继承与发展的结合,或者说是认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也是如此。就毛泽东思想而言,它作为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长期地在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指导作用,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邓小平这样说过:“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  相似文献   

1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是继新民主主义理论后的又一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七中全会完整地、全面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条原则,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认真研究它的形成和发展,从它形成的艰难探索的里程中,总结历史经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信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