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报纸上和广播里,常看到或听到由别人代笔写的文章,多数是替农民代笔,向党报、电台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建议和呼声等,这无疑是桩好事。但其中有些文章的观点、看法和所说的话语,不合农民的身份,也不象农民的口气。有的是“代笔者”把自己的意见掺杂进  相似文献   

2.
有人在《编采业务》(人民日报编)上撰文,呼吁人民日报“尽早改变‘窑洞报纸’的形象”。这个呼吁,不仅对人民日报,对其它报纸以及电台、电视台都是适宜的。何为“窑洞报纸”,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1942年4月,由于当时的主观原因,我党中央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时,对国际新闻采  相似文献   

3.
一出好戏的成功上演,少不得幕后工作人员的精心配合,人们称他们为“无名英雄”。不知何时,“无名英雄”一词也浸透到新闻领域。一通讯员拿着一张市报,吃惊而困惑:他写的东西,署名竟是某专业新闻工作者;一通讯员手拿自己的作品,恭恭敬敬请某专业记者赐教,数天后,稿子见诸报端,署名变成了那位“老师”;一通讯员向某记者热情提供了线索,并共同切磋稿件,结果稿子出来后,通讯员成了“无名英雄”。更可笑的是,一位通讯员给  相似文献   

4.
“脱水”     
编辑改稿,可以说十次有十次都是把长稿改短、把冗稿改简;我称其为“脱水”——即挤掉这一类稿件中的水份是也。堆放在编辑案头的不少来稿(包括一些水平在发表线以上的来稿)水份太多,这已经是一个老问题了,报刊上关于“短些,再短些”的呼吁也时有所见;不过呼吁归呼吁,给文章中掺“水”者却依然如故,照掺不误。缘何会如此?我以为这里面有一个作者的水平问题。不要以为短文章就一定比长文章好写。我是写短  相似文献   

5.
近来,见有人在报上为业余投稿采用率低鸣不平,亦见有人为当编辑的苦衷喊怨。看来是各家有各家的心事和难处,似乎不在其位, 就难知其情了。平心而论,在报刊和出版界,整日为本职工作辛辛苦苦、忙忙碌碌的编辑占绝大多数。他们往往为了一篇不知名的普通来稿而精心编写,甘当无名英雄。同时,他们尽到了默默地  相似文献   

6.
报载,7月14日数百名游客在长自山自然保护区的天池亲眼目睹了传说中的“怪兽”如何嬉水的情景,当时消息报道中还讲到有人用摄像机拍下了全过程。9月5日上海新民晚报《科学馆》版面又刊登了《天池有怪兽吗?》一文,文中对天池怪兽是否真有存疑。反正围绕天池怪兽“被人目击不下百余次”。而报上围绕怪兽的文章及其分析、猜测也是各说各的理,总之众说纷纭,就像世界上其他很多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7.
中性报道近年来在新闻界很时髦。记者笔下有“中性报道”,编辑笔下有“中性处理”,到版面上,就成了“中性标题”、“中性语言”。总之,人们常常挖空心思做中性文章。有人把新闻界的这一“伟大创造”叫做“玩中性”。中国人历来十分看重这个“中”字。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成了处人处事的最高准则,“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不过真正做起来很  相似文献   

8.
有人在《编采业务》(人民日报编)上撰文,呼吁人民日报“尽早改变‘窑洞报纸’的形象”。这个呼吁,不仅对人民日报,对其它报纸以及电台、电视台都是适宜的。何为“窑洞报纸”,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1942年4月,由于当时的主观原因,我党中央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时,对国际新闻采取了必须让位于国内新闻的处理办法。因此,当时许多国际重大新闻,不仅上不了头条、头版,有的还被放在“报屁股”上。《解放日报》是在延安窑洞中创办起来的,因此,有人形象地称《解放日报》是“窑洞报纸”,讽刺《解放日报》视野不开阔,信息不灵通,小家子气。如果说这种讽刺在当时有失偏颇,那么在今天,在世界正在变成“小小村庄”的信息时代,在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年代,这种讽刺就非常值得我们思索了。  相似文献   

9.
刘立志 《青年记者》2016,(30):12-14
提起党报理论版,很多人的印象是:文章四平八稳、长篇大论;版面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这种印象不仅一般读者有,就连许多理论版编辑也有,甚至认为理论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应该说,这是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事实上,理论版并没有硬性的文章模式要求,没有具体的文体要求,也没有规定具体的内容.谁也没有说过党报理论版的文体和内容必须如何如何,但是时间长了,就无形中将以往的文体和内容、形式等固化、程式化起来,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成为一种束缚.记得十几年前我正准备入行做理论版编辑时,身边就有热心人问我;理论文章还有人看吗?委婉一点的就说:理论太“曲高和寡”了吧?老实说,当时我自己也感到含糊.  相似文献   

10.
当读者拿过一张报纸,直接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版面,也就是说,版面设计是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新颖、活泼、别具一格的版面会使人赏心悦目,是一种艺术享受;而陈旧、呆板、落于俗套的版面则会令人大倒胃口。由此可见,版面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一张报纸的整体质量和对读者的吸引力。版面设计不是语言,也不依靠语言,但却具有潜在而巨大的语言功能。有人将报纸版面称之为除文字、图片以外的“第三种语言”。是十分科学的,也符合报纸的实际情况。目前,报纸版面的改革已提上日程。我们要勇于打破传统的版面编排方式,充分应用各种版面构成要素,以多样化的手段,形成既符合指导性、新闻性、可读性,又具有特色、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版面风格,使报纸进一步艺术化。改革报纸的版面设计,需要做方方面面的大量工  相似文献   

11.
何为报纸副刊?通常的定义是:报纸上用非新闻体裁传播思想、理论、知识和提供文化享受的专版。很明显,副刊版面是非新闻版面,其稿件体裁又是非新闻体,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副刊刊载的内容不需要具有新闻性呢?答案是否定的。副刊虽然姓“副”,它不是新闻纸,刊载的文章也不是新闻稿,但是副刊绝对是离不了新闻性的。副刊的新闻性,是指副刊所载的内容与客观外界正在发生着的变动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有人称副刊为准新闻版。  相似文献   

12.
有一股风,一股文章的“长”风,正在一些报纸蔓延。一些专栏上的言论是越来越长, 有的版面上的文章是越来越大, 读者有评议,说这是患了肥胖病,大有经过锻炼达到减肥的必要。为什么写长文,只因认识上有误区。有人总认为,文章长,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数九寒冬,“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以下简称 “王选奖”)的问世,以及首届“王选奖”颁奖大会的召开,在新闻科技界涌起了一股难得一见的“热流”: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几十家主流报纸,新华网、人民网等二百多个知名网站对此竞相进行了报道。一时间,“王选奖”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王选”成为媒体上频频出现的词汇,单在“中国传媒科技”杂志今年第1期上,“王选”这个名字就出现了115次之多。 也许是他们做幕后无名英雄早已成了习惯,也许是他们对这个迟到的奖项期待了太久太久,“王选奖”的突然到来…  相似文献   

14.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是有知识的人,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外围赛中失利,很多球迷习惯性指责教头施拉普纳如何如何。但记者们则更冷静地看待中国足球队的失利,从更多的侧面和更深的层次来分析中国足球队失利的原因。不过,也许是当局者迷的缘故,记者们自己遇到问题时却反而容易人云亦云,如时下新闻界对新闻官司的议论便是如此。一件案子了结后,无论记者胜负如何,也无论案由是简单还是复杂,听到的不外是呼吁新闻法尽快出台,保护记者的合法权益,败诉时有人呼吁,说是如果有新闻法就不会败诉;胜诉时也这么呼吁,说是打官司太累。似乎有了新闻法,记者就有了进行舆论监督的绝对权力,就可以在法庭上百战百胜,甚至根本就不会再有新闻官司之累。认为有了新闻法,就能保证在新闻官司中让记者  相似文献   

15.
一年时间过半,有些报纸老总已在未雨绸缪,考虑起明年如何改版的事了。在此,笔者根据目前报纸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点期盼,供改版者参考。 一盼题不过大。现在大题似乎是种时髦,有的标题用字大过了报头报名,版面上的条条大题就像张贴过密的标语,使文字淹没其中,这就未免喧宾夺主了。因为标题毕竟只是标题,主体还是文章。标题用字适当大些,能引人注意,从而去读文章,本无可非议,但若大过了头,吸引人的作用无以复加,反而因浮夸虚饰浪费版面使人反感,这就有害无益了。  相似文献   

16.
马立诚同志在《编采业务》(人民日报编)上撰文,呼吁《人民日报》“尽早改变‘窑洞报纸’的形象。”这个呼吁,不仅对《人民日报》,对其它报纸以及电台、电视台都是适宜的。何为“窑洞报纸”?这是一种形象的  相似文献   

17.
刘磊芳 《新闻前哨》2007,(11):76-76
编辑一向被誉为无名英雄,给读者的印象就是默默无闻地在幕后工作。读者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记者的风采,却往往忽视了编辑的存在。怎样更好地发挥编辑的能动性,鄂州日报周末版作了有益的尝试。他们提出"以栏目带动版面"的办报思路,让编辑走上前台,变成一个个栏目的主持人,与读者进行互动。编辑角色的转换,改变了党报周末"谁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有些人总认为“编辑无学”,甚至有人说编辑是“简单重复劳动”,以至前些年个别高级领导干部曾不主张把编辑安排在评定职称的系列之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其中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首先,编辑工作的职业特点具有“隐蔽”性,常常不为人所知。因为编辑的主要任务是把他人的稿件转化为书籍,转化为杂志,转化为报纸,转化为音响图像等等。也就是说,编辑总是耘人之田,为人作嫁衣裳,象配音演员一样是从事幕后工作的。著作者因一书、一文成名天下屡见不鲜,而编辑倾注在名人稿件中的心血及其才智、胆识却常常不为人所知。可以说,编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编辑工作者要充当无名英雄,要为  相似文献   

19.
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单位的“笔杆子”写完稿给领导审阅后,便在自己的名字前署上领导的名字,尽管这位领导只是改了几句话或几个标点,甚至全文未动,却成了第一撰稿人。有的干脆只署领导的名字,自己甘当“无名英雄”。于是,稿件一发表,领导脸上有了“光”,“奉献者”自然也得到了领导的“器重”。  相似文献   

20.
李康宁 《青年记者》2009,(22):52-52
2009年元旦,我远赴东三省,采访了十一运冰雪项目的比赛,见证了全运会第一枚金牌的诞生。在原驰蜡象的莲花山滑雪场,看着金镶宝石的“璇宝”,我止不住慨叹:“全运会,来了!”不过,没想到的是,进入6月后,我奉命走到了幕后,担任了“无名英雄”的角色。先是在组委会大型活动部工作了半个月,之后又返回齐鲁晚报,开始着手策划“全运50年体育功勋榜”评选活动。这是为全运会造势的重要活动,联合了全国范围内的几十家平面媒体,在全运会历史上可谓规模空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