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人常用"骂人不带一个脏字"来形容那些很懂得骂人"艺术"的人。在英美国家,人们很反感那些four-letter words(通常以四个字母组成的脏话)。对于处于极度愤怒状态的人来说,难免也需要口头发泄一下,但为了避免使用那种引人反感的脏话,人们常用一些不带任何脏字的英语骂人法。以下是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2.
发泄的风度     
中国人常用"骂人不带一个脏字"来形容那些很懂得骂人"艺术"的人。在英美国家,人们很反感那些four-letter words(通常以四个字母组成的脏话)。对于处于极度愤怒状态的人来说,难免也需要口头发泄一下,但为了避免使用那种引人反感的脏话,人们常用一些不带任何脏字的英语骂人法。以下是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3.
主动作为     
正"草泥马"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很容易找到答案。百度互动百科的解释是:2009年,中国政府发起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大量网站因为"低俗"而被关停,其脏话被屏蔽。网民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发明了"草泥马"等谐音字的脏话,用以绕过网站的屏蔽,并在网络上逐渐传播开来。由此可见,"草泥马"虽然用了谐音,但仍然无法改变它是骂人脏话的本质,说"草泥马"是一种叫做羊驼的动物,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杨志强 《家庭教育》2007,(7X):28-29
无意中听到女儿在说脏话,我一脸的诧异。难以相信不到3岁的孩子会用脏话骂人,一是家里人从来就没有这样的口头禅,二来女儿说话还不太流利,掌握的词语也很少,怎么就学会骂人了?  相似文献   

5.
为了揭示教育技术领域使用微博进行网络学习与交流的现状,在新浪微博平台上以"教育技术"等为标签进行用户搜索后,选取了110名用户为研究对象。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名人和普通人两个用户层面分析了"教育技术"微博圈,发现名人之间的交流频繁,普通人基本上扮演"围观者"的角色。最后从加强交流的主观愿望以及活动引导两方面,对完善"教育技术"微博圈的交流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象:青少年热衷玩微博微博达人们的"刷"生活从注册账号到使用,不到两年时间,初二学生丁丁已成为微博界的资深人士。浏览丁丁的微博,每天从早到晚的趣事、新鲜事,甭管是关于同学、老师,还是自己的,在他的微博页面都能找到记录。他关注的大多是一些社会名人,只有十几个是在生活中认识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2014,(Z3)
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年轻时吃过亏、尝过苦头、受过益之后反思得到的点滴感想发在微博上,他说:"时代在变,但做人的方法却是相通的。"微博文章集结成书《年轻时》。大兵黄年轻时常想学愤世嫉俗的人,觉得有崇拜者。那些人也是辛苦过来有专业的。没下过苦功,连愤世嫉俗的本钱都没有。李敖这样谁都斥责的,其实有深厚文史底子。骂人就像天桥大兵黄,混不长。古语说:"山林处士,常养成一个傲慢轻人之象,常积成一腹痛愤不平之气,此是大病痛。"年轻时还是要  相似文献   

8.
骂人虽然是极不礼貌的行为,但它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本文从称自己为别人的先人、使用肮脏、愚蠢、不圣洁的动物的名称、使用从事低微卑劣职业或行为的人的名称、诅咒以及使用粗俗脏话等骂人的方法系统比较了汉英骂人语言的异同,并从直译、相对置换、语义对等和意译的角度探讨了骂人语言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编辑老师: 我们班有几个同学在课间嬉戏打闹时,经常互相骂人为乐,说粗话、脏话等不文明的语言,有时还侮辱同学甚至说别人的隐私。我们听了很不顺耳,也非常生气。请问他们的这种行为属于什么性质?构不构成违法? 学生桂小青  相似文献   

10.
良宇 《初中生》2012,(16):14
正悦读之前:"骂人不带脏字,牛。"是不是常见网络上有这类话?骂人都能不使用一个脏字,说明人家语言运用能力极强,是高明人。古人常在诗句或对联里骂人,也常不带脏字。这里就有个骂人不带脏字的实例:  相似文献   

11.
阳光穿过窗外的玉兰树斜射在教室里,教室里鸦雀无声.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一节课的任务就是两个字:骂人."我的这个开场白一出,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我的那些可爱的弟子们一个个都大惑不解:"骂人?上语文课骂人?不可能吧?"我继续往下说:"是的,是要你们上语文课骂人,而且今天我们还要比一比,看哪些同学骂人的水平高.不过大家要遵守以下游戏规则:一、尽量地用成语骂而且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二、以书信的格式骂你们指定的对手组而不准骂别人;三、别骂低级趣味的无聊的丑话.好,开始."  相似文献   

12.
"名人教授"是指本身先是名人,后来成为高校教授的人。"名人教授热"现在是中美两国高校的一个共同现象。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名人教授热",并对它进行客观、理性、批判性的研究。"名人教授"有利有弊,利弊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名人教授热"将继续存在下去,因此高校就要正确认识它,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需要保持高度清醒,正确看待"名人教授",正确延请"名人教授",正确使用"名人教授"。  相似文献   

13.
自微博2007年在国内注册以来,这种新生的媒体便成为新的信息发布平台,其短、平、快的特点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微博的低门槛使任何人都能成为拥有传播权利的主体,并展现出强大的传播力量,而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名人微博则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本文将从名人微博的传播效应与市场效应两大方面着手,具体分析微博名人的界定、名人微博的传播特点以及名人微博传播的负面效应,并提出自己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名人教授"是美国高校现今的一个普遍现象。美国高校之所以喜欢延请"名人教授",主要是为了吸引生源和展开校际竞争。美国高校的"名人教授"主要有六大种类别。"名人教授"在给美国高校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注意和亟待避免、解决的问题。同样也有"名人教授"现象的我国高校应该权衡"名人教授"的利弊,做好相关工作,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5.
“狗屁!”宝宝又骂人了,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口出脏话? 刚把电视从宝宝喜欢的节目调到新闻,看着主持人,宝宝不悦地冒出一句“狗屁!”天啊!可爱的宝宝怎么会骂人呢?先别晕倒!赶紧想办法,帮助小家伙“改邪归正”!  相似文献   

16.
杨闳 《初中生之友》2015,(Z2):93-94
毫无疑问,从美国明星、科技界名人、体育明星等群体中传递过来的"冰桶挑战",在名人、明星中爆发,也必然在平民中席卷开来。明星先是在微博等账号上"表演"给你看,明星跟媒体互动(比如媒体人(亦是名人)参与其中,甚至新浪娱乐作为一个"二次元"的账号也可以参与其中,进而扩展到普通微博用户、名人身上,然后是地方名流、学术明星、知识分子等群体,接着还有那些诸如饭店开张、品牌展示会、开机典礼等等大小活动,也一  相似文献   

17.
真实案例:正在读高三的晓燕最近疯狂迷恋微博,成为了一个超级"围脖"控。最初,她是被同学晓甜拉下水的。晓甜是演艺明星周迅的铁杆粉丝,她常常跟晓燕炫耀:"我占到了周迅微博的沙发""今天我是第一个转发周迅微博的人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晓燕也注册了微博,刚开始觉得能在名人那儿占到沙发真是莫大的光荣。一旦抢占沙发成功,晓燕能兴奋一整天。慢慢地,晓燕越来越上瘾了,不仅通过电脑发微博,还经常用手机发。她每天从早晨起床的那一刻就开始发布微博,一天能发十多条。早晨七点上学的途中堵车了,"又堵车,烦死了,不知早读会不会迟到",她会发微博抱怨一下;课间休息拍几张自恋照  相似文献   

18.
微博达人们的"刷"生活 从注册账号到使用,不到两年时间,初二学生丁丁已成为微博界的资深人士. 浏览丁丁的微博,每天从早到晚的趣事、新鲜事,甭管是关于同学、老师,还是自己的,在他的微博页面都能找到记录.他关注的大多是一些社会名人,只有十几个是在生活中认识的同学朋友.  相似文献   

19.
两岁的女儿像鹦鹉似的喜欢学舌。这无疑对她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好处。但她毕竟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在学习说话同时她也学来几句脏话。第一次听到从她的小嘴里吐出脏话时,我既惊讶又恼火,脸色立刻由“晴”转“阴”,冲她大声呵斥:“小孩子不许骂人!”她看到我生气的样子,先是愣,继而又似乎觉得我很看重这件事,便又重复说了一次。我气得在  相似文献   

20.
入学申请书     
Hugh  Gallagher美 《良师》2010,(10):38-38
我是精力旺盛的家伙——爬墙和砸冰.小菜一碟?我远近闻名.因为有次我利用午休时间,改造了火车站.提高了候车室保温效果,我为古巴难民逐条翻译骂人的脏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