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精神既是一种人文精神,又是一种教育精神。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摧毁了人的精神自由,剥夺了人探究、创造的权利。因此,教育重建的基本方向是让学生在学校过有意义的探究生活。这意味着:让学生探究并体验学科知识,发展对学科的内在兴趣;让学生探究并体验活生生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
每一位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人几乎都熟悉吴正宪老师,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她的数学课,她的数学教育工作站,在小学数学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吴老师在数学教育上的成功,对于许多人来说又是一个谜.每一个听过她讲课的学生都发自内心地喜欢她,喜欢听她的数学课;每一位观摩过她讲课的老师都对她的教学设计和课堂中的表现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呼唤个性化教育,要求我们关爱学生的生命成长,认为教育的过程是使人的生命价值得以增值的过程,是发现和发掘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方面环境影响的差异,存在个性差异,个人特点、强点、闪光点、特长,就是潜在的创造力、智力资源。几年前,叶澜教授在她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中,动情地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今天,当我们把“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我们的班级管理相结合时…  相似文献   

4.
用爱来教育学生,并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爱,这是教育的根本。但是,实践中,我发现有一种爱,是教育无法接受的。新生到校,我发现有一个女孩腿有残疾,走路时那艰难的样子让人心疼。凑巧的是,她被分到了我的班级。  相似文献   

5.
袁曼丽 《现代教学》2013,(12):48-48
黄老师在擦去黑板上的名字的同时其实擦去的是学生们心头那一抹阴影,她用她的教育智慧,不留痕迹地保护了学生的尊严,又以此为契机,给予学生鼓励,重拾了他们的自信。其方式之妙,教育之巧,让人敬服。而这样的教育智慧一定是以教育大爱作为支点的。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了执著的爱,才能具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呵护学生,激励学生。学生也只有体会到了这样的感情,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才能真正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变得更加自爱、自尊、自信和自强。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落脚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实现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让人立足于社会,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实现幸福。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生活能力,换言之,  相似文献   

7.
文学社团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又是让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敏锐触角,这正切合现今的大语文教育观点,让学生在享受文学、欣赏文学、创造文学中逐渐完善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文学社在实际开展的活动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了许多语文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刚从师范毕业的任翠凤,告别了家人,告别了繁华的城市,踏上了去上犹山区的征程。这一去便是十年,她为山区的教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用无私的奉献谱写了脍炙人口的教育诗篇。1989年教师节,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教育工会授予她“全国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多次被评为地、县先进工作者。十度春秋,任翠凤身体力行的一句话是:做一片树叶,给孩子们留下一片绿荫。 事业:她心中的太阳 她常想: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因为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有千千万万;教师的工作又是神圣的,因为她的职责是塑造人的灵魂。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的教师,要用自己的工作实绩让人民满意,让家长放心,使学生信任,才能问心无愧。  相似文献   

9.
陈伏兰,中学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教师,现任重庆市朝阳中学教科室副主任。学习和研究是她教育教学时空里的蓝天白云,让她开阔了视野,寻找到了工作的意义。她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育教学之余,找寻到学习和研究的乐趣,那就不仅仅是乐趣了,而是一种福分。学习是福,研究是福!她认为,教师应是一个有个性,有独立意识,有幸福追求的人。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谋求幸福人生,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发展,不断获得成功的幸福体验。她的教育追求是让课堂"活出生命的意义",让教育"成为生命的享受",立足于和谐教育,快乐实践,引导自己和学生共进步,与课改同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的成长座右铭是:以于漪老师为榜样,只为坚定教育追求,铸就生命辉煌,用真的品格、善的心灵、美的情怀去搭建人格的大厦,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人师"。  相似文献   

10.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各任课教师之间传递信息的联络人,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老师。结合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班主任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良好的班风让学生感受爱良好的班风能让学生在集体中感受爱的温暖,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重要,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尤为重要。良好的班风能促进  相似文献   

11.
<正>教师,曾是学生时代的梦想;教师,亦是数次梦中未来的自己;教师,更是现在引以为傲的职业。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都说"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这项科学与艺术集一身的特殊工作中,我一直努力地用爱和期待温暖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用心感受教育的魅力,用爱创造教育的奇迹。感悟一:让自信的种子生根发芽班里有个女孩叫依×,性格文静,学习成绩也很好,只是有点缺乏自信,总是会脸红害羞。她是需要改变的。一次,学校要举办  相似文献   

12.
查淑君 《成才之路》2014,(27):32-33
正一个班级的和谐、实力、智慧、幸福,离不开绿色教育的灌溉。一个绿色的教育环境不仅能唤醒人的潜能,而且能张扬人的个性,更为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奠基。一、让教育充满绿色,就是崇尚师生人格平等2007年我担任七年级班主任的时候,我班有一个患有严重疾病的学生——小T,她在吃药时身体不长高,一停药所有的头发全掉光,于是戴着假发的她出现在班级后,班级中的同学一见她表情就立即复杂起来,小T也非常窘迫。于是,我亲切地把她送到最好的位置上坐下并介绍说:"同学们,她叫小T,尽管她身体有残  相似文献   

13.
<正> 心理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又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地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依据教育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形成健全的个性。而心理素质是指人在先天性生理基础上、在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属性和品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从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以及人际心理、社会认知等全方位的心理面貌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4.
抓好学校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的需求,是家长的期盼,也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而,教师要善于利用校园生活中即时生成的资源,抓健康教育,促学生阳光成长。事——实实在在,动之以情,用家校合力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乐乐是我班一个女孩,她妈妈在外地打工,家里就她和爸爸。可她最讨厌的人是爸爸,她不愿呆在家里,上学时,早早出家门,放学时,迟迟回家。她长期陷在痛苦、灰心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得过且过,学习成绩一直下滑。针对这种情况,我让每个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而乐乐的作文却写的是她没有爸爸,她真希望能有一个每天来陪她,关心她,能  相似文献   

15.
一、理解教育与学习化管理 1.理解教育 2000年9月始,我校开始全面实施具有平乐特征和时代教育发展方向的“理解教育”。理解教育是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合理发挥实现理解和自我理解,从而使人得到更好发展的过程。同时,“理解教育”又是一种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教育,要求我们的教师与之相适应,并作为教育主体能动地改革、发展理解教育。在这样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训练,又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好方法。在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之前,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审美,从作文训练中受到美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陶冶美的情趣,要让学生受到生动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上海教育》40岁了,她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已经是享有盛名的、颇有影响的教育刊物。她诞生于50年代,我的教师生涯正好也开始于50年代,所以,我从当教师之初,就受到她的指导。40年来,《上海教育》一直是我的良师挚友。我在《上海教育》上认识了许多好领导、好老师,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优秀的教育经验,还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在我的心目中,一本好的教育刊物,就是一所学校,是我们广大教师、校长学思想、学经验、学方法的学校;又是一片万紫千红的园地,让广大教师交流各自教育教学的成果,切磋教育改革的大  相似文献   

18.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6):8-12,7
探究精神既是一种人文精神,又是一种教育精神。我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摧毁了人的精神自由,剥夺了人探究、创造的权利。因此教育重建的基本方向是让学生在学校过有意义的探究生活;基本途径是"重建课堂教学:走向研究性教学""重建学校课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或研究型课程)的常态化""重建学校文化:创造‘研究型学校文化’"。而这一切均需建立在新的教育信念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感恩教育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琪  张锐 《天津教育》2006,(12):37-38
一名女教师在带领学生拔草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得还不轻。当时,她班上的学生都看见了,但没有一个人过来搀扶她,大家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这名教师自己忍痛爬起来,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她在和同事讲述这件事的时候,眼中又隐隐有泪花闪现。她难过而失望地说:“平时白喜欢这些学生了,唉……”长长的叹息让听者的心中涌起不平和愤慨。笔者认识这名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她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很关心班上的学生。可是,为什么在享受了教师的关心之后,面对教师的困境,学生们的心却如此冷漠?经过思考我得出了结论:其实,在我们的教育中忽视了一种教育——感恩教育。我们有必要重视并补上这一课。一、通过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1.召开系列主题班会深化学生的认识。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教师、朋友乃至陌生人给予的恩惠,因此必须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一切。这样,学生才能在得到他人的帮助时怀有感激之心。可以围绕“我的成长”总主题召开“欣赏生命”、“感谢父母”、“我爱我家”、“我们都幸福”等系列主题班会,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懂得个人的成长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支持的结果。为了加强主题班会的效果,还可以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20.
徐丽华 《考试周刊》2008,(52):38-38
有人说语文是韵味无穷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语文是精彩的动画,让人乐在其中;语文是美妙绝伦的音乐,让人陶醉其中……笔者认为语文又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她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致力于让情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