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宗懋,茶学家、茶树植保专家,中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浙江省青海盐县人,1933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植保系。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联合国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各地春茶陆续上市,网上盛传"中国98%的茶叶有农药残留"。对于该说法,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叶专家陈宗懋表示:"春茶无病虫害,无需打农药。"春茶受病虫害影响小基本不用药"这样的说法,我在2012年就听说过、辟谣过。"陈宗懋说,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我国很多茶区尤其是名优绿茶区,春茶生产期间因气温较低,受病虫害的影响非常小,基本不用药。"茶树的主要虫害如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等在6月中下旬到9月发病率较高;而茶树常见  相似文献   

3.
《科技通报》2010,26(3):F0002-F0002
<正>茶学家、茶树植保专家,中国茶叶中农药残留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33年10月1日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1954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植保系。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茶叶产业发展迅速,但农药残留问题依然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茶叶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茶叶消费者需要对茶叶农药残留问题以及超标等概念有清晰的认识,茶农则要控制对违规农药的使用,严格遵守农药残留标准,加强自律,才能真正解决茶叶农药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树的祖国,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这里曾经生长着享誉世界的1700多年的野生茶树王和800多年的栽培型茶王树,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重要佐证。茶叶是山区、半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作物。2008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西双版纳综合试验站(简称:版纳站)身份进入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多年来,围绕云南省茶叶产业发展目标,在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杨亚军研究员、病虫害防治研究室主任陈宗懋院士及体系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等关心支持下,先后引进推广了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确保云南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石先小传     
正杨石先是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致力于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60余年,为中国培养了几代科技人才。他是中国农药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化学科学研究的卓越组织者。他创建了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并对有机磷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高效农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农药化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897年1月8日,杨石先在浙江杭州出生,原名绍曾,又名允柱。1931年获得耶鲁大学有机化学博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信息》2014,(7):14-14
正2014年3月7日,国际分析化学家协会(AOAC INTERNATIONAL)将2014年度哈维·W·威利奖(Harvey W.Wiley Award)授予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以表彰他"对各种农产品中1000多种农药和兽药残留微量元素,研发色谱和质谱检测方法的卓越贡献"。庞国芳院士将在第128届AOAC国际年会暨博览会开幕式上接受该奖项——AOAC的最高科学荣誉奖,并将在2014年9月7-1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市举办的哈维·W·威利奖研讨会上发表获奖感言。庞国芳院士作为质检系统自身培养的科研楷模,在国际农药兽药残留分析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他已是AOAC20多年的资深会员和AOAC方法研究的资深专家,先后担任AOAC副仲裁专家、项目研究导师,三次领导组织了有17个国家63个实验室参加的国际协同研究,建立了农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气相色谱检测方法(AOACOfficialMethod998.01)和家禽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绿色产品开发情况不容乐观。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中国的茶叶过去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但是由于担心中国出口的茶叶上残留了大量农药和重金属,中国的茶叶出口在过去两年下降了37%,尽管中国茶叶的价格比斯里兰卡茶叶价格低60%,比印度的茶叶价格低40%。  相似文献   

9.
卫生部农业部:中国茶叶农药残留标准安全近段时间,一则“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牌袋装茶叶含有多种农药残留”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显示:“立顿”的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都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报告特别提到,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元,是我国核农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最早把同位素应用于农药残留研究的专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功绩卓著的农业教育家和德高望重的社会活动家。陈子元曾任浙江农业大学副校长、校长等职务,现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他主持编制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为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促进农业生产和国际贸易,减少环境污染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西藏科技》2005,(3):61-62
我国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不得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利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分析茶叶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首先经二氯甲烷和正己烷的混合溶剂提取,然后经SPE小柱固相萃取净化,采用气相色谱测定。实验结构表明,11种有机磷农药均能在CP-sil8(15m0.53,1.5um)毛细管柱上得到很好的分离,符合农药残留量检测的要求。该方法具有称样量小、试剂用量少、操作简化的优点,为检测茶叶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文化》2012,(7):4-5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连续两份关于立顿和其他知名品牌茶叶的报告,让茶叶农药残留问题成为焦点。作为绿色保健饮料,茶叶是除水之外的世界最流行饮品。如今“绿和”的这两份报告都强调这些茶叶使用农药并“检出农药残留”,这令嗜茶的中国人迷惑:茶还能喝吗?  相似文献   

14.
介绍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PC-GC/MS)工作原理,分析在线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包括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坚果中的农药残留、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粮食作物中的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5.
以中日茶叶贸易为研究对象,分析日本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认为日本频繁提高茶叶进口标准,对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致使我国对日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上有着明显的下降以及茶叶出口价格上涨,也使得我国茶叶在日本茶叶进口比重中有所下降,可以通过认真实施茶叶农残留标准体系、提高中国茶叶的深加工能力、提高茶叶附加值,构建茶叶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等措施来推动中国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茶叶出口。  相似文献   

16.
《青海科技》2012,(Z1):88-89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2012年4月11日在北京发布最新调查报告指出:天福茗茶的碧螺春、张一元和吴裕泰的茉莉花茶等茶叶,含有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农药灭多威;而被调查的九家茶叶品牌的18份茶叶上均含有至少三种农药残留。绿色和平呼吁这九家茶叶企业立即对供应链进行整治,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制度,立即停止使用高毒剧毒农药,减少茶叶种植中的  相似文献   

17.
<正>赵尔宓,1930年生,四川成都人,动物学家。他1951年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生物系,曾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两栖爬行动物分类研究中,他描述和命名38个两栖和爬行动物新种(或亚种)和2个两栖动物新属。他与美国学者Kraig Adler合作编著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是全面系统论述我国661种两栖和爬行动物的第一部专著。赵尔宓院士是我国首批入藏考察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我国中药受农药污染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中药中农残具有普遍性、相对含量较高、蓄积性的特点,以及造成中药中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残留农药的主要种类,分析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简要评述我国农药残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绿色规范化使用农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六堡茶是我国西南地区的茶叶,该茶具有特有的保健作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广泛的应用于六堡茶虫害的药剂,该药物用量少,杀虫效果好,为了避免农药残留对六堡茶茶品造成影响,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检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采用气相色谱的方式对六堡茶鲜叶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分析检测,方法最低检出浓度、回收率以及相对标准偏差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0.
如何获得海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数据并将其直观、实时地展现在地图上,是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农药残留分析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经过10多年的深入研究,在建立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MS)485种和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525种农药精确质谱库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非靶向、高通量GC-Q-TOF/MS和LC-Q-TOF/MS联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适用于1 200种残留农药检测。这使得农药残留检测效率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为获得准确可靠的海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奠定了基础。文章将海量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数据与互联网和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研究建立了农药残留可视化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构成:(1)在线制图系统。与Web-GIS技术相结合,并应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创新性地以专题地图的形式,综合使用形象直观的地图、统计图表、报表等表达方式,多形式、多视角、多层次地呈现我国农药残留现状;(2)纸质地图。采用系统的思想集成表达了农药残留的空间分布、农药种类、农产品类型、残留量、毒性、超标情况等多种维度的信息。目前,农药残留可视化系统已经应用于2012—2015年采集于全国31省会/直辖市284县区638个采样点的22 278批水果和蔬菜样品的高分辨质谱农药残留筛查结果中。结果表明,基于三元融合技术构建的农药残留可视化系统,可以直观、实时展现海量农药残留数据,实现了农药残留结果的地图可视化,并将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的强有力的工具。这项研究将为"十三五"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实现"农药零增长"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技术和科学数据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