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心角     
教室幽默两则武则天历史课上,老师问学生甲:“武则天是谁?”学生甲回答:“她是一位数学家,‘四舍五入法’  相似文献   

2.
幽默之页     
武则天是大数学家历史老师:“你知道武则天是什么人吗?”学生:“武则天是数学家。五过则添,就是发明四舍五入的那位大数学家。”“说对了。”老师又指着黑板上写的“扑朔迷离”说:“韩为同学,你说这句成语的意思。”韩为站起来,推了推鼻梁上的高度眼镜,朝黑板上仔细地望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说:“看不清楚。”老师:“韩为同学说对了,请坐下。”各有解释一学生提出“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请教老师。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英文老师: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物理老师:打人是施力,被打是抗力。教导主任:各记大过一次。太阳照…  相似文献   

3.
关于武则天立“无字碑”之谜,历来各家争论不一,笔者归纳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 其一,武则天立“无字碑”,用意在于夸耀自己,表示其功德远非文字所能表达。其二,武则天立“无字碑”,乃其自知罪孽太大,不写碑文,既可敖衍搪塞,也可造成悬念。让后人各抒己见。其三,武则天立“无字碑”,是顺应唐人对清高者的赞誉,并借以自矜。其四,“无字碑,之所以无字,乃因嗣君中宗、睿宗对其生母武则天的功过难于启齿等等。我认为武则天之立“无字碑”,实在是出于无奈。我们知道,我国古代妇女是不许参政的。就是参政,  相似文献   

4.
张遂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出生于唐高宗永谆二年(公元683年),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县)人。曾祖父张公瑾是唐朝开国功臣,深受唐太宗宠信。由于以后家道中落,到张遂出生后更是经济拮据,加上张遂厌恶飞扬跋扈的官僚,不愿交结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又伯遭到迫害,便到河南嵩山做了和尚,取法名为“一行”。 五十年代初,莫斯科大学新址落成,校方在会议厅的墙壁上挂世界古今大科学家的画像,中国古代科学家他们选了四位:张衡、祖冲之、张遂、李时珍。只是不知他们从何处考证、居然把我们对和尚的称谓“僧”作为姓,而将张遂的法名“一行”当作名,称张遂为“僧一行”。以致在社会上误传张遂为“僧一行”。如《数坛英豪》一书中著文:“和尚出生的数学家——僧一行”,即是其证。  相似文献   

5.
《镜花缘》中的武则天是天星心月狐下凡,她的命运与这颗星宿紧密相连.“心”、“月”、“狐”三个因素共同构筑了武则天的文化意象.“心”指心宿,代表中心地位,指明了武则天乃帝王之尊.小说家以此彰明“君权神授”,用天命肯定人事.“月”主阴,指女性,暗示武则天的性别身份,指责她错乱阴阳,僭越篡位.“狐”体现了人们对武则天审美态度的变化,从正面到反面、从阳刚到阴柔、从高蹈的人君堕落成异类.从“心”、“月”至“狐”,展现了武则天从“神”、“人”到“妖”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武则天原名史书失载,武媚和武曌均非其原名,不少学者使用各种方法探寻武则天原名,均未得其实。武则天当政时避讳“华”字,原因一是避武则天祖父武华讳,二是避武则天本人名讳,表明武则天的名字中含有一个“华”字。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写经《护国司南抄》中,保存有唐代《帝王目录》的部分内容,其中载明武则天原名武华命,对于研究武则天生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复习提示     
《历史学习》2005,(10):1-1
●武则天能破格用人,如名相狄仁杰、姚崇等。但这不等于说武则天爱惜人才。武则天用了一些有才能的人,也用那些心毒手辣的奸佞之人。来俊臣是武则天的宠臣。狄仁杰在严刑拷问下被迫画押招供,武则天信任来俊臣,使狄仁杰险些丢了性命。武则天当政,政治可不那么清明。国力的上升不见得就是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唐朝实行租庸调制,不去服役可以交绢或布。“布”是麻织品,不是棉织品。在实行中也可以交银。●课本中说:唐朝“陶瓷业的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千万别以为唐三彩是瓷器,唐三彩是陶器,而且最初的主要用途是陪葬。陪葬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夏天,上海复旦大学某著名数学家信步来到街上买西瓜。西瓜摊主是一老农,但他认识数学家。那老农对数学家说道:“我认识您,您是数学家。我出个数学题目,您若能做得出来,我就送您西瓜。”好大的口气!数学家十分好奇,便笑着说道:“好啊!您不妨说来我听听。”  相似文献   

9.
薛吉辰 《现代语文》2004,(12):43-43
曌唐代武则天的名字,意思是日月当空,无微弗明,无远弗照:“曌”并不是武则天自创,而是当时的“凤阁侍郎”宗楚客造的字。宗楚客为了讨武则天的欢心,不但竭力支持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而且还造出颇像道家符咒的化简为繁、结构怪僻的字。“曌”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1.“ ”“-”和“∑”:加号“ ”和减号“-”是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迈提出的。他认为,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的意思,从加号中拿掉一竖,表示减少的意思。此后,加号“ ”和减号“-”便在世界上广泛运用。到十八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将连加之和用“∑”记录,从此,这一符号也就问世了。 2“×”号和“·”号:乘号“×”是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他把加号横  相似文献   

11.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着极高的“知名度”。随着30集电视连续剧《武则天》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武则天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后,细细考究起来,“则天”并非武氏的名字,而是她的号。这因为,一是她儿子李显(即唐中宗)复位后,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二是她死后谥号为“则天顺圣皇后”。  相似文献   

12.
幽默与笑话     
恋爱数学家的女朋友问他:“我满脸雀斑,你真的不介意?”数学家温柔地回答:“绝对不!我生来最爱跟小数点打交道。”  相似文献   

13.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如何使这一新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呢 ?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平日的教学中 ,我大胆创新探索 ,力求寻找探究课的学习模式。本学期 ,在“我眼中的武则天”一课中 ,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体会其中的得失 ,回味探究学习的魅力 ,写下来求教于史学界的前辈。附 :探究活动实例 :“我眼中的武则天”一、课前准备 :1 .准备时间 :一周2 .准备材料 :教科书内的文字与图片、图书馆中各种版本的武则天书籍和读物、网络下载资料。通过检查 ,同学们准备了大量丰富的学习素材 ,有《毒手女皇武则天》《一代女皇武则…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一位数学家和女友到公园约会,女友单刀直入向数学家问道:“我满脸雀斑,你真的不介意?”“亲爱的,你想到哪里去了!”数学家温柔地答道,“我绝不会嫌弃你,因为我生来最爱跟小数点打交道.”  相似文献   

15.
初唐的诗坛,经过王、杨、卢、骆“四杰”的努力,开始逐步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扫除齐梁诗风的任务,却是由比“四杰”稍后的陈子昂来完成的。继后,唐诗发展到“盛唐”跃入繁荣的顶峰,也有着陈子昂的不朽功绩。笔者拟就陈子昂在唐诗繁荣史上的功绩略谈如下浅见: 陈子昂是初唐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歌革新家。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见解都出类拔萃。他处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其文才曾被武则天赏识,然面武则天只重他  相似文献   

16.
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听到“数学家“这三个字,你会想到什么?生:数学家是天生就非常聪明吗?生:数学家有着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历?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数学家?师: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近数学家”,讨论与数学家有关的一些数学问题、说说数学家的一些故事,并开展“中外数学家知多少”的知识抢答赛,评选出我们班的“数学阅读之星”。  相似文献   

17.
数学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一起到苏格兰游玩,透过车窗他们看见了一只黑色的绵羊。文学家感叹起来:“原来苏格兰的绵羊是黑色的。”哲学家听后立即批驳道:“错!这只能说明苏格兰有一些绵羊是黑色的。”数学家纠正道:“我们现在的结论应该是苏格兰至少有一只绵羊是黑色的。”苏格兰的绵羊  相似文献   

18.
在叛徒江青“自比则天武后”,大做其女皇梦的日子里,被“四人帮”控制的报刊上,吹捧武则天的文章连篇累牍;甚至连武则天借佞佛以实现其篡权野心的丑恶行径,也被江青的御用文人梁效美化成什么“利用佛教打击儒家”的高尚行为。很显然,他们这样不顾事实地伪造历史,正是为了借吹捧所谓“法家女皇”武则天,来为江青阴谋篡党夺权制造反革命舆论。然而,历史不容歪曲,事实胜于雄辩。在《资治通鉴》二○五卷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相似文献   

19.
一、必须探讨的问题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实际统治中国四十多年间,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承“贞观之治”启“开元盛世”.然而在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作为女皇帝的她,被歪曲、被谩骂了千百年.1962年郭沫若先生修改发表了四幕历史剧《武则天》,一反封建史家传统腔调,力图恢复武则天真实的历史面目.郭老一改往日荒淫嗜杀的武则天形象,而使其成了一个有识、有才、有情的人民的好皇帝.在当时这个剧本曾引起不小的反响.有人认为《武则天》剧“符合真实又不符合真实,可以作为历史剧的典范.”应该说历史与历史剧是有区别的,历史剧不可能象历史记载一样不差分毫.但历史剧也不同于普通剧本,它的基本情节必须符合历史真实.郭老自己也表示:“我是想把科学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想把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那么,郭老为我们提供的武则天的艺术形象是否与历史真实相符呢?我认为剧本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位鞠躬尽瘁、天下为公的人民皇帝,这种处理未免溢美过份,从而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乾陵是唐代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坐落在西安市西北80公里的乾县梁山上,墓道沿梁山逐级下降,两旁排列有真人大小的石雕像,在朱雀门的地势宽广处,并树立着两块各高6米的墓碑,西面一块是“述圣碑”。由武则天撰写,唐中宗书写,碑文歌颂了唐高宗的文治武功,东面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树碑立传以夸耀功德,自古以来已成惯例,然而武则天却为自己树立了一块不书文字的无字碑。这块碑至今还在乾陵武则天墓旁,但已是“无字碑头镌字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