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现代性的展开,现代风险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不可规避的时代境遇,中国已步入了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到来及风险的反思性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置于普遍的反思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是社会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展必然经历的一个环节。在当代中国,要规避和化解风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前社会信仰状况不良,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经过历史考验的,适合我国国情并必将保证社会健康发展的信仰体系。新时期我们必须坚持,在多个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格局下,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新的社会课题。多元文化是社会的发展趋势,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不同的文化冲突往往表现为价值观的冲突。价值观的混乱,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崩离析,所以,一个社会需要一个共同的基本价值,即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或意识形态,来适应经济基础和引导不同的价值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我们的基本价值理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在文化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在思想领域,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导社会思潮;在精神文明方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在社会管理方面,践行马克思主义精神,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信仰仍是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的主流,但在主导信仰的背后,也存在诸多信仰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选择的关键时期,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信仰是社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应有责任。  相似文献   

5.
6.
信仰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信仰是重要的,但当代中国的信仰现状则值得深思。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主导信仰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因而,研究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作者试图从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以及实践的角度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来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信仰是人终极关怀的需要,它不仅是一种高级精神需求,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超越。信仰具有鲜明的心理层次,它的建构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过程。马克思主义因其鲜明的理论特点,在信仰的建构过程中会遭遇到不可避免的心理困境,具体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与普通民众信仰两者心理建构层次的差距上。从信仰建构的心理层次角度出发,反思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面临的心理困境,可望找到正确建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变革的重大转折点,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和整体体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剧烈的社会变迁对我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和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变得多元化,其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也与日俱增。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变得越来越陌生,有些人甚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持有怀疑态度。当前中国正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持有不同程度的怀疑态度。因此,我国应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近年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历史传统惯性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农村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理性审视当代中国农村信仰的多元化、功利化以及信仰主体的单一化和信仰心态上敬畏感缺失等特征基础之上,特别关注当代农村各种信仰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争夺信众并竭力压缩其生存空间的现实处境,仔细剖析其陷于困境的原因,这些都将有助于正视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部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迷茫,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内在要求和根本所在,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信仰问题。要回应实践诉求,创新传播途径,壮大信仰主体,转变政治语言,倡导信仰仪式,建设红色文化,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步骤和战略安排,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仅是中国现实的需要,也是中国未来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础。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释和展望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途径,是构建指导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发展需求,也是和谐社会最基础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内蕴着丰富的社会本体论思想,这种社会本体论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本体论思想的自然基础层次、经济基础层次和文化基础层次,内在地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理论的三种构建逻辑及其相应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审视风险社会的基本理论视角是实践的视角、辩证的视角和历史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对风险社会的现实拷问和理论攀升,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展开的。透视马克思主义风险社会理论,无论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建设还是就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而言,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论述中,包含了很多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性别正义追求男女两性尤其是女性根据自身特点获得平等机会与和谐发展的社会正义价值。文章尝试将社会性别纳入和谐社会视角,在全面理解性别正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意义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和谐社会建设中面临的性别正义缺失问题,并就推进性别正义的现实途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两个维度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形态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大众化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普遍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普遍追求,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普遍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普遍践行。要实现这些具体目标,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核心入手。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社会发展理论,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深入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的逻辑起点、文化依据、实践指向和理论体系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理论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又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持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两大理论创新的辩证统一,是保证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观念和组织行动高度一致的重要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9.
市民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都不能回避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从分析市民社会入手,通过对市民社会日益深入的正确认识和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解剖,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0.
对编辑活动与社会活动关系的研究是编辑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编辑活动必然要受到作为社会大系统构成要素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反过来,编辑活动也肯定会对社会活动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重新认识编辑学的社会本质,认清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作为文化传播者的重要地位。对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