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在我国加入世贸以后,银行面临的国际冲击加剧,金融体制改革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而银行业中不良贷款处置不利的情况,严重拖累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对银行不良贷款处置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论述,希望可以通过文章开辟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省份的中观层面,对国家重要宏观调控手段银根松紧与银行贷款质量的相互关系、各省份银行贷款质量变化的同步性、各省份银行贷款质量对银根松紧程度的敏感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当期银根宽松程度与下一期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负相关、各省份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化在总体上具有同步性、大部分省份的货币供给量与银行不良贷款率负相关、各省份银行不良贷款率对银根松紧程度的敏感度不相同。文章的政策建议是决策层在制定和实施银根松紧政策时,需要兼顾银行贷款质量的稳定性,同时需要考虑银根松紧政策对各省份银行贷款质量影响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艾涛 《科技广场》2006,(9):52-53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信贷风险就是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所产生的信用风险。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偏高,其中最主要的不良资产就是不良贷款,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数额巨大的不良贷款,这一历史包袱直到目前为止仍未清理完毕。而且由于风险防范机制仍不完善,在新的业务拓展过程中又不断有新的不良贷款产生,形成了边清理边产生的恶性循环。本文从中国银行业信贷业务现状出发对信贷风险的评估及如何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率,从而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海庆 《学会》2002,(7):63-64
不良贷款的经营和管理一直困扰着商业银行,尽管各家银行在考核机制,人力、物力、财力安排等方面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和措施,但现实状况却不尽人意.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指导思想偏差,有处置手段单一,有激励机制缺乏,有外部环境不配套等问题.本文试结合实践对处置不良贷款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3)
随着银行各种业务的开展和推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呈逐年增长趋势,这不仅影响了银行的快速健康发展,甚至导致银行负债规模不断扩大。为应对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自2014年以来,国内各大金融机构开始转变发展策略,丰富金融信贷业务体系,但银行的信贷风险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必须辅以一定的管理措施控制银行的信贷风险。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风险及其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信贷业务风险及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6.
对公信贷是我国银行最为重要和最为核心的内容,然而在这方面长期存在着财务报表弄虚作假的现象。从最简单的方面分析如何利用数据仓库对财务报表进行筛选,去伪存真,去劣取优,优化银行对公信贷的质量,减少不良贷款率。  相似文献   

7.
赵亮 《中国科技信息》2005,(2):56-56,59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正在努力加快改革的步伐。改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难题是:大量的不良贷款究竟如何解决才好?本文就从不良贷款现状入手,找出原因,研究对策,并显化它们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荣悦 《现代情报》2006,26(3):171-172,175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中最为主要的风险。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指出经济转轨过程中宏观和微观的有效制度的双重缺失是造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不良资产存量巨大,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而银行不良贷款问题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制问题紧密相关。因此探索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新途径、新方法就势在必行。把产业链的概念引入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试论降低金融风险防范不良资产再"超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银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目前是我国金融业最大的隐患,是困扰我国金融形势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头号大敌。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重要的是要加强金融机构内控机制建设,建立和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谢赞春 《内江科技》2006,27(2):43-43,45
文章分析了固有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论证了防范信贷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不良贷款问题应该是国际银行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在研究国外不良贷款处置的经验基础上,深刻分析我国的不良贷款实际现状,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坚定不移的坚持不良贷款的剥离,主要有追偿性经营、企业重组、共同重组三种模式;积极积极推进不良贷款的"债转股"工作,即将商业银行对企业发放的贷款所形成的且已转让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权转化为股权的模式;以及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中国特点的资产证券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对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决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对影响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绩效的诸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资本充足率、资产净收益率正相关,与不良贷款率及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董事会、监事会的人员构成对银行业绩产生影响;增加高管薪酬对降低不良贷款及贷款呆坏账准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两度在中南海为中央领导讲课的华东政法学院院长曹建明教授,日前在广州的一次演讲中指出,中国金融业存在六大隐患: 1.银行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比例高;  相似文献   

15.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银行进一步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并处置了大量不良资产 ,但国有银行每年新暴露的不良资产仍数目惊人。往往是旧的不良资产尚未完全消化 ,新的不良资产又产生。据统计 ,1 999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 1 .4万亿元不良贷款 ,2 0 0 1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到 1 .8万亿元 ,不良率为2 5 .36%。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资产的再生 ,那么不良资产问题也就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 ,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新增是解决不良资产问题的出路所在。只有解决不良资产的再生 ,国有银行才能健康…  相似文献   

16.
金融机构信用评价是现代金融管理的基础,有助于监管机构依据监管目标对银行类金融机构进行风险高低排序,进而实施差别化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构建包含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不良贷款率、不良资产率、逾期贷款比例、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授信集中度等指标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信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heil系数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组合确定指标最优权重,建立基于组合赋权方法的评价模型,对银行类金融机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文  李文 《情报科学》2007,25(5):695-698,77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诸多问题中,信息不对称是主要问题。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银行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借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借款人对其自身风险暴露、收益状况等有关信息掌握的比贷款人更全面,而不严格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使贷款人无法获得准确全面的信息,误导贷款人,使贷款人无法做出准确决策。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有中小企业经营信息不透明、中小企业的信息支持体系发育不良、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解决的办法是加快信用管理行业发展,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会计造假舞弊行为时有发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发生了质疑,这对于整个会计行业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造成银行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层舞弊,即在银行管理层的授意下.利用银行会计规范给予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甚至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2005年国家审计署对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审计结果表明.违规操作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银行还存在截留收入和适规购建固定资产形成账外资产以及违规经营造成损失等问题.面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分批上市的严峻挑战,治理银行的会计舞弊行为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形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介绍了根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三种途径,即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独立的金融监督机构;建立灵活多样的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20.
笔者结合当前金融机构中金融审计的实际需求,在现有银行贷款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OLAP技术来不断的完善数据库,从而来对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好金融审计的要点,为审计机构提供一个高效可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