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两个成语都有“趁机会捞一把”的意思,但用法上有区别。“趁火打劫”原意是“趁人家失火遭灾忙乱的时间,去抢拿人家的东西”。比喻趁紧张危急的时候去侵犯别人的权益捞好处。是贬义词。  相似文献   

2.
《作文大王》2010,(3):18-19
趁火打劫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里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在军事上指的是:当敌方遇到麻烦或危难的时候,就要趁此机会进兵出击,制服对手。  相似文献   

3.
我们     
我抽烟的事被父亲知道了。 一包“娇子”,一包“黄鹤楼”;“娇子”抽掉了三支,“黄鹤楼”没动。 这两包烟是过年趁家里忙乱顺手拿来的,我还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  相似文献   

4.
为主题计,文学如何描写“性”,化“性丑”为“性美”,减少“性丑”对读者的消极影响,这一直是艺术家们十分关注而至今尚未觅到良策加以解决的问题。要解决此问题,作者应采用反常化比喻、通感手法、重心理轻感官和美感化语言等去描写“性”。  相似文献   

5.
学会打比方     
要把一个事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少不了要用比喻。比喻是一种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它有三种基本形式:一是明喻,其公式为甲(被比喻事物)像乙(用来设喻的事物),可用“如”、“若”、“好比”、“似的”、“仿佛”等词作比喻词。二是暗喻,其公式为甲是乙,不用比喻词,而用“是”(成为、成了)表比喻之意。三是借喻,这种比喻形式被比喻的事物不出现,也不需要比喻词“像”或判断词“是”,而直接用设喻的事物乙来指称被比喻事物甲。例如:春天像一个美丽的姑娘。(明喻)春天是美丽的姑娘。(暗喻)美丽的春姑娘来到了人间。(…  相似文献   

6.
比喻三题     
比喻要“长途贩运”诗人流沙河批评有些年轻诗友:“比喻春草总是‘碧绿如茵’(茵是草席),不但陈腐,而且喻体(草席)距离本体(春草)太近,短途贩运,殊少趣味。”他十分欣赏李煜词作设喻的新奇:“李煜懂得比喻需要长途贩运,他用春草比喻乡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春草与离恨相距何远啊。”(《流沙河诗话·喻象》)大凡有创造性的诗人,其取譬设喻总是力避俗见、独辟新径,将语境遥隔,似无关联的两类事物借助想像力巧加融合,妙句一出,既在人意料之外,又入于情理之中,贻人奇趣。例如:①欲知垂岁尽…  相似文献   

7.
有人把教师比喻为“编剧”,有人把教师比喻为“导演”,也有人把教师比喻为“演员”。当人们意识到单一的角色,不能代表教师的形象时,还有人说:教师=“编剧”+“导演”+“演员”。乍看起来,这些比喻颇有艺术色彩,有某种道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比喻既有悖于新的课程理念,也不符合教学活动与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不再是“编剧”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形象地比喻为编剧,颇有艺术色彩。有人甚至将教学设计和编剧创作的剧情作了一个对比:复习导入(序幕)—传授新知(情节发展)—课堂讨论(剧情高潮)—概括总结(结局)。…  相似文献   

8.
张菁  隽永 《天津教育》2009,(3):53-53
(179)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①原为佛家语。心中的“道”高一尺,外界的“魔”高一丈,正气上升,邪气更会上升,只有潜心修炼才能修成正果。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②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障碍,可能会前功尽弃。③比喻一方力量超过与之敌对的力量;正义必将战胜邪恶。(道:道义、道行、正直,泛指正气。魔:魔障[恶鬼、私心、杂念、忧烦、疑虑等],泛指邪气)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第287页)“登陆”的释义是:“①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②比喻商品打入某地市场”。词典的释义不够全面.它不能涵盖以下例子“登陆”的意思.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成语是高考必考内容,考试所选成语的句子往往直接来源于报刊和知名网站。笔者发现,不少媒体在使用成语时常常会发生错误,以至以讹传讹。我们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才行。 亮相成语 1:亦步亦趋 【解释】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错例】在德国,有购物经验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店员很少会亦步亦趋地跟着顾客,也不会赔着笑脸去主动地推销。(《中国经济周报》,2007年5月21日)【分析】把“亦步亦趋”理解为“紧随其后”或“寸步不离”的意思了。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断(课件出示双龙洞外洞图) 师: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是外洞和内洞之间有巨大的石屏相隔,仅通水道。这条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有“水石奇观”之誉。有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字幕逐一打出)这就是文中所说的“孔隙”。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领略一下这种独特的游览方式。  相似文献   

12.
那一年暑假,同学们纷纷去勤工俭学,大多去当家庭教师。我怕自己功底不足,误了人家子弟,另谋他途。同学阿岚的姐姐有个邻居,是某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姓马。老伴早逝,膝下仅有一女,近日远出公差,家中乏人料理,欲觅一临时保姆。曾有几个应聘,都被他回绝了。据说他脾气古怪,极难侍候。阿  相似文献   

13.
潜水明星     
曾维惠 《小学生》2008,(5):30-31
动物计谋之五:浑水摸鱼 浑水摸鱼,比喻趁(chen)混(hon)乱的时机攫(jue)取利益。故事中的鸬(Iu)鹚(ci)们,就是利用浑水摸鱼这一计谋,把原本清澈(che)的水搅浑浊,让水中的鱼儿找不到方向,再利用自身的潜(qian)水本领和在水中敏锐的听觉,捕捉到了鱼。  相似文献   

14.
快过年了,妈妈带着小雨去商场买衣服。乘坐手扶电梯时,小雨看到几个小朋友在电梯上跑上跑下,玩得很开心,心想:“等会儿趁(chèn)妈妈买东西的时候,我也过去跟他们一起玩。”  相似文献   

15.
张广惠老师在《如何辨识和比喻句易混的几种句子》(《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P43)文中,在比较“比喻句与象征句”的区别时,写道“但无论何种场合的象征,都是以实拟虚,它要求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神似。而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形似。”(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这里只看到了比喻的“形似”的一面,却忽略了其“神似”的一面,下面举几例,略谈比喻的“似”。例1“本质上,它(小屋)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句中比喻的本体“山间小屋”和喻体“鸟”…  相似文献   

16.
所谓“互喻”,就是互相比喻,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范围中,比喻的一对本体和喻体互易,也就是第一比喻分句的本体(喻体)是第二比喻分句的喻体(本体),两个事物互相做比,从而达到一种较深的修辞效果。如:  相似文献   

17.
张菁  隽永 《天津教育》2009,(1):53-53
(138)好(三声)自为之劝别人或自勉要好好地活下去或妥善安排、处理,好好地去做。(为:成长;做) 好(四声)自为之喜欢自己亲自动手做。(好:喜欢。为:干,做) (139)前功尽弃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废弃。比喻过去的努力完全白费。也说“前劳尽弃”。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第287页)“登陆”的释义是:“①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②比喻商品打人某地市场”。词典的释义不够全面,它不能涵盖以下例子“登陆”的意思,如:  相似文献   

19.
计、虑、谋、图、求、寻、觅 “计”本义是计算、算账,引申为盘算、思谋.与“虑…‘谋…‘图”同义,区别如下:“计”是个人心里盘算、计划,如《触龙说赵太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虑”是反复思考、深思而熟虑.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图”是考虑而后图求,如“弃旧图新”;“谋”是磋商、谋求,如《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图”“谋”都有“求”的意思,但“图”没有“磋商”的意思,所以“不谋而合”不说“不图而合”。“求”可表示“寻求”,如“缘木求鱼”.与“图”“谋”同义;也可表示“寻找”,如“刻舟求剑”,与“寻”“觅”同义。“寻”多用于找物,如“寻向所志”(《桃花源记》);“觅”多用于找人,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过.这种区分并不十分严格。  相似文献   

20.
比喻造词辨正南通市启秀中学徐杲一、是比喻造词还是词的比喻义时下不少学者将比喻造词和词的比喻义混为一谈①,究其因是光盯住了二者的共性而忽视了二者的个性。二者尽管均借助了比喻,却分属词汇学中的两个分支“造词法”和“词义”,因而有着本质的不同。“比喻造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