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卡文迪许实验室与诺贝尔奖获得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科学奖,近百年来全世界先后有400多位科学家获此殊荣,而始建于1871年的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更是以其先后有25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科学奖,形成一个奇特的诺贝尔科学奖“人才链”,创下了一个科研组织培养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人数最多的“团体世界纪录”和一个科学家培养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人数最多的“个人世界纪录”,被誉为诺贝尔科学奖的“孵化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卡文迪许实验室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法宝”,对于我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一、有…  相似文献   

2.
一、诺贝尔和诺贝尔算术题诺贝尔奖金是当今国际上享有最高荣誉的奖金.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博士曾荣获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是瑞典的一位著名化学家,生于1833年,死于1896年。诺贝尔一生中有很多发明创造,有大量的财产.他生前决定将遗产的一部分共920万美元作为基金,把它的利息(每年20万美元)不分  相似文献   

3.
两位物理学家在今天被宣布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其中一位是法国人,另一位是德国人;为了能够在随身听和其他现代生活设备上储存巨大容量的数据,他们发现了如何熟练操纵原子薄层的磁性和电性。如果你使用计算机工作,玩电脑游戏或用随身听听音乐,你就已经从200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者的努力中直接受  相似文献   

4.
10月25日,诺贝尔获奖者题词、签名书、签名照片和邮品系列珍藏展在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开幕。据悉,本次"世纪诺贝尔珍藏展"共展出了为筹建诺贝尔奖博物馆而征集的300余位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经济学奖得主的题词105件,签名照片196帧,邮品500余件,以及47位诺贝尔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奖金是一项具有极高荣誉的世界性的奖金。这项奖金是根据瑞典科学家诺贝尔遗嘱而设立的,用来奖给对科学、艺术及和平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人物。艾尔弗雷德·诺贝尔(1833—1896),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一位科学家,专长化学和机械,并对造船工程很有兴趣。由于家庭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非常喜爱自然科学,特别是喜爱物理、化学和机械工程学。1850年,17岁的诺贝尔到美国学习。两年后,到他父亲在俄国开办的一家  相似文献   

6.
<正>瑞典杰出的化学家诺贝尔为人非常谦逊,一生不愿宣扬自己。一次,一个瑞典出版商要出一部瑞典名人集,来找诺贝尔,被他礼貌地谢绝了。诺贝尔说:"我喜欢订阅这本有价值、有趣味的书,但请您不要将我收入其中。我不知道我是否应当得到这种名望,不过我厌恶过分的词藻。"诺贝尔的哥哥想编一部家族史,请他寄一份自传。诺贝尔写道:"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他那可怜的生命在呱呱坠地时差点断送在一位仁慈的医生手里。主要的美德:保持指甲的干净,从不累及  相似文献   

7.
中职学生行为习惯欠佳是一种普遍现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两个案例的启示案例一:诺贝尔获奖者的回答在一次诺贝尔颁奖大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  相似文献   

8.
提起诺贝尔,你一定不会陌生,对诺贝尔奖,你一定也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诺贝尔的故事吧!1833年,诺贝尔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一位很有才干的机械师,可是因为经营不善,生活穷困潦倒。由于生活艰难,再加上体弱多病,他童年时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活泼欢快,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观察和思考上。父亲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诺贝尔深受影响,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小小的诺贝尔长大了。九岁那年,只读了一年书的诺贝尔,跟着爸爸迁居彼得堡。因为语言不通,他只好在家中跟着家庭教师学习。家庭教…  相似文献   

9.
刘娇 《家长》2005,(12)
诺贝尔是著名的化学家,他也因为由他所设立的“诺贝尔奖金”而闻名于世。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诺贝尔有一位教子有方的母亲呢?诺贝尔出生后孱弱多病,连吃奶都十分困难。当别人对这个小生命失去信心时,诺贝尔的母亲阿尔塞尔却坚信:一定能养活这个孩子。她成功了!是伟大的母爱,挽救了这个伟大的生命。阿尔塞尔出生于瑞典南部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家庭,她性格开朗、乐观,精力旺盛并富有幽默感。这一切对诺贝尔的影响很大。1873年,诺贝尔的父亲为生活所迫远离家乡,只身到异地他乡去艰苦创业。从此,阿尔塞尔一人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在靠做小买卖…  相似文献   

10.
吕增建 《成才之路》2009,(27):80-81
一百多年来,全世界先后有530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科学奖,这些科学大师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和与卡文迪什实验室关系密切的就有30位科学家获诺贝尔科学奖,卡文迪什实验室也被人们誉为诺贝尔科学奖的摇篮,光彩照人。研究卡文迪什实验室如此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科技发展、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兆麟 《云南教育》2005,(16):44-44
《最后的辉煌》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先概括介绍诺贝尔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并拥有巨额资产,随后详细叙述了他晚年的辉煌业绩。阅读这篇课文要使学生受到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1833年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发明家,但由于经营不佳,屡受挫折。诺贝尔到了8岁才上学,但只读了一年书,这也是他所受过的惟一的正规学校教育。到他10岁时,全家迁居到俄国的彼得堡。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他的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好在当地请了一个瑞典的家庭教师,  相似文献   

13.
诺贝尔科学奖在每年的10月份陆续揭晓,12月10日正式颁奖。毋庸置疑,诺贝尔科学奖代表了世界学术殿堂的最高水平。诺贝尔科学奖设立100多年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榜上有名。中国有13亿人口,居世界第一,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至今中国本土科学家仍没有一位榜上有名,这一事实也导致中国民众有很强的"诺贝尔情结"。诺贝尔科学奖反映出的是一个国家的科学综合实力,科技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就是一个铁证。每年的此时此刻,关于中国距离诺贝尔科学奖究竟有多远之类的话题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许多科学家也在探讨中国获奖的可能性、已具备的条件和某些方面的劣势。就此问题,本刊编辑部特约了王绶琯院士的《诺贝尔科学奖离我们有多近?》一文,王院士从分析青年天文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入手,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回答了中国人距离诺贝尔科学奖远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世纪诺贝尔"——诺贝尔奖获奖者题词、签名书、签名照片和邮品系列珍藏展在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闭幕。本次"世纪诺贝尔"珍藏展共展出为筹建诺贝尔奖博物馆而征集的三百余位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医学、文学和经济学奖得主的题词105件、签名照片196幅、邮品五百余件,以及47位诺贝尔奖得主的102本签名著作。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科学奖在每年的10月份陆续揭晓,12月10日正式颁奖.毋庸置疑,诺贝尔科学奖代表了世界学术殿堂的最高水平.诺贝尔科学奖设立100多年来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榜上有名.中国有13亿人口,居世界第一,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至今中国本土科学家仍没有一位榜上有名,这一事实也导致中国民众有很强的"诺贝尔情结".诺贝尔科学奖反映出的是一个国家的科学综合实力,科技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就是一个铁证.每年的此时此刻,关于中国距离诺贝尔科学奖究竟有多远之类的话题成为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许多科学家也在探讨中国获奖的可能性、已具备的条件和某些方面的劣势.就此问题,本刊编辑部特约了王绶琯院士的《诺贝尔科学奖离我们有多近?》一文,王院士从分析青年天文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过程入手,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模式,回答了中国人距离诺贝尔科学奖远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家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2007年10月8日宣布,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来自美国的马里奥卡佩奇、奥利弗史密斯和来自英国的马丁埃文斯。他们因胚胎干细胞研究获该奖项。这三位科学家是因为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而获得这一殊荣的。这些发现导致了一种通常被人们称为基因打靶的强大技术。这一国际小组通过使用胚胎干细胞在老鼠身上实验了基因变化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瑞典一位发明家,死后按着他的遗嘱设立了科学奖、物理奖、生物、医学等奖。但他作为一名发明家,临死时却留下了特别遗嘱:设立诺贝尔文学奖。原来诺贝尔生前崇拜的诗人雪莱曾经预言: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将给人类带来潜藏的、深刻的危机。诺贝尔感触颇深并深有同感。于是,他想通过文学给人类以昭示,帮助人类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上取得尽可能的和谐发展。这位临终的老人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  相似文献   

18.
<正>简·安德松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传染病学教授,是一位享有世界级声誉的科学家,他非常儒雅和博学,而且口才极佳,每年的诺贝尔周系列活动,他都会被邀请担任主持人。当地时间2015年12月7日,卡罗林斯卡学院迎来了本年度3位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其中就有中国84岁的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按事先的安排,3位获奖科学家将在此做主题演讲,而安德松教授则是这场演讲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法国巴黎七十五位“诺贝尔”们聚会时,有人问一位“诺贝尔”:“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略加思索后响亮地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  相似文献   

20.
第一现场2006年度的诺贝尔科学奖各奖项获奖名单于2006年10月上甸全部揭晓,5位获奖人均为美国科学家。这也是自1983年以来第二次由美国人包揽当年的诺贝尔科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