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轼  陈琛 《中文自修》2007,(5):46-47
《放鹤亭记》是苏轼的一篇游记散文,写于元丰元年十一月,是作者自请外任期间留下的作品,系作者任徐州太守时为隐士张天骥(张师厚,字天骥,隐居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而作。文章记叙了放鹤亭的建造过程和命名采由,借此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叹羡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后的自我解脱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是宋朝人托名苏轼写的。文章假借艾子的一次奇遇的形式,记叙了两个行人对待鬼神的态度以厦鬼神对他们的态度。前一个行人不仅不相信鬼神,还用脚踩踏神像,虽然对鬼神表现出了大教,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文》2003,(12):25-25
本文具有层次分明、布局精巧,细致全面又重点突出的特点。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王叔远的微雕技艺,交代核舟的来历和它选取的历史题材,给读者一个总体印象。第二部分是全文主体,共四个自然段,依次具体描绘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和船背,而以船头和船尾五个人物的雕象为重点,其中又以船头的三位主人公为主,三人中又着重突出苏东坡的形象,以紧扣“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借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即核舟窗户上的雕刻,虚写环境,引起读者的创造性想象,以补充小舟四周环境无法雕刻,难以直接再现的不足,使人们看到…  相似文献   

4.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诟,人尽来贺。子独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相似文献   

5.
6.
7.
洗心亭记     
刘禹锡 《学语文》2003,(24):29-29
  相似文献   

8.
9.
10.
1.1子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乎~⑥?”【注释】①《论语》原来没有篇名,后取篇首两字为篇名。②子:指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相当于“先生”。《论语》中指孔子,以下皆同。曰:说。时习:时,按时,名词用作状语;时习,意即恰当的时候进行温习(或演习)。③亦:也是。说:通“悦”,高兴、快乐。④朋:“同门曰朋,同志日友”。即指同学,泛指朋友。自:从。⑤人不知:指自己有学问有道德,别人不知道或不了解。愠(yùn):怨恨,恼怒。⑥君子:君子在《论语》中有三种含义:有德者,有位者,有德又有位者,此指有德者。  相似文献   

11.
晚明、清初,似张岱为主的文人以东坡为楷模师表,提倡写小品散文。其实.他们虽努力实践,但造诣火候是远不及苏轼的。苏轼被贬到黄州后所写的诗词、散文,要比以前的显得自然真诚,朴实动人,而且旷达平易,安详恬淡。日常生活中所写的那些不拘时地、信手挥就的小品文,如《书临皋亭》、《与毛维瞻》,正像他自己所说的,“不择地皆可出”。  相似文献   

12.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相似文献   

13.
金歌 《现代语文》2004,(1):15-15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生于今山东曲阜。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约在50岁的时候,被鲁国聘请担任司寇,政绩斐然。55岁时,因与当时的执政者政见不合,于是辞职,带领门徒开始了14年周游列国、游学天下的生活。但他的政治主张在各个国家都遭到失败,大约68岁的时候,回到鲁国,从此潜心教学,整理《诗》、《书》、《春秋》等古代典籍。鲁哀公十六年病逝,时年72岁。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这部著作中。他所主张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近两千年来的指导思想,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思想史上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最初以80回抄本形式在社会上流传,现行《红楼梦》为120回本,后40回为高鹗所补。《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空前绝后的一部旷世杰作,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语文》2003,(12):25-25
本文选自《白鹤堂集》,有删节。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从原题看,本文是写给他的子侄们看的,目的在于激励他们立志求学。作者彭端淑(1699-1779),字乐斋,清代四川丹棱人熏有《白鹤堂集》。本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难与易可以转化的辩证关系。第二部分(第2~6段),以四川贫富二僧志朝南海的情形作例证,证明只要立志去做,天下就无难事的道理。第三部分(第7段),分析事例,得出人必须立志的结论。这是一篇说理的小品文熏论述的是做学问要靠主观努力的道理。首先扼要地从理论上阐发观点:“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是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后出现的又一群众创作和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它的成书酝酿了700多年。最早的素材取自唐太宗时玄奘法师费时17载,经历百余国,前往印度取回佛经657部的史实。随后的人们为了神化玄奘,在描绘他突破艰险、西行取经时穿插了一些神话传说,它们虽还游离于取经故事之外,却启发后来的作创造出更多的有关取经的神话。取经故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醉心亭记     
“星期一交一篇游记,记住啊!”布置完作业,老师就匆匆走了。 这可叫俺为难了。农村小屁孩,啥也没见过,哪都没去过,这可咋叫俺交差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