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出现了一股教师流动的热潮,特别是一些骨干教师的流失,使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滑坡,进而引起学生大量涌向县城,其中以学习成绩好或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居多。学校里只剩下所谓“不好”的老师和“不好”的学生,教师没有教学的热情,学生也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在这种恶性循环的过程中,失学人数不断增加,学校面临着生存危机。由此看来,教师的流动,已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属于单向的流动,具有不合理性。此种流动导致农村学校师资流失严重,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引起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生源流失严重,进而给农村学校带来了生存危机。此种情况的产生是教师获取的薪酬与工作环境的差别,教育资源没有均匀配置的映射,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表现。如果想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对农村应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善教师的薪酬、待遇以及工作环境。政府也从宏观的角度来调控教师流动,使教师流动更加规范,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农村师资力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为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将实施六项举措推进城镇教师下乡,尽快提升农村学校的师资质量。这六条举措是:第一,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各省要重点充实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本行政区域内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鼓励和支持城市办学质量比较高的中小学与农村学校建立办学共同体。第二,要把县域内城镇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作为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城镇中小学教师的编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  相似文献   

4.
《南昌教育》2006,(9):1-1
新学期一开学,沈阳市城区254所中小学的1977名教师将完成沈阳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流动”;超编学校教师向缺编学校流动;优质学校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如此“折腾”,目标只有一个:通过3年至6年的优质师资“大流动”,基本实现中小学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杜绝择校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一务”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还是学生的评价与家长的评价。这种评价实际上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评价上,教师“好”则学校“好”;教师“不好”则学校“不好”。我多次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强调:一个教师好不好,不是我校长说了算,也不是其他教师说了算。学生说好,家长说好,才是真正好。当然,  相似文献   

6.
刘美云 《江西教育》2006,(10):28-29
要办好教育,人才是关键,要办好学校,教师是根本。俗话说得好:“干金易得,一将难求。”师资问题,是农村教育的重要问题,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就办不出“高质量的学校。为此,校长应该把引进师资、留住教师看成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英特尔未来教育家庭中有两名主要成员:核心课程项目和基础课程项目。核心课程项目因为被纳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而被大家所熟悉。基础课程项目则是面向我国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支持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旨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在基础课程项目中,处于“国家-省-校”中间环节的主讲教师并非由省市学科骨干教师或有丰富培训经验的专家承担,而绝大多数是农远“模式三”项目学校的管理员或信息技术教师。  相似文献   

8.
伯罗市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注重实践环节,广泛开展中小学青少年科技活动。1把强化实践环节作为教改的永恒课题泪罗市地处洞庭湖畔,学校大都在农村,农村中小学是“农科教”的结合点。学生来自农家,教师了解农村,农民熟悉自己的学校,学校和农村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9.
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不高首先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在农村中小学,中年老年教师居多,城市学校则是青年人的天下。老教师多是由民办教师转正,习惯于“落叶归根”,在家门口“安营扎寨”,不愿意背井离乡,且大多学历低,不胜任初中教学。其次是教师分布不合理。总体趋势是城市学校生源充足,经费有保障,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农村学校规模小、经费得不到保障、教师缺口大。村小、条件差的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短缺,教师千方百计向条件好的学校流动,形成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最后是知识结构不合理,农村教师相比城区学校教师观念陈旧、教学能力差、学历水平低,…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教师流动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学上的教师流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具备一定条件的合格劳动者选择了教师职业或在职教师放弃这一职业,即合格的劳动者进入或退出教师劳动力领域;另一方面,是在职教师由现任职学校转入另一所学校任职,即劳动者在教师劳动力领域内的自然流动。一、中小学教师需要参与社会流动多年以来,我国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实行封闭式管理,鼓励教师“终身从教”。“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句话还明确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尽管严格控制中小学教师流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说学校辍学率高曾经给…  相似文献   

11.
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培训势在必行,它关乎新课改的落实,关乎农村中小学学校的特色建设。通过培训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厘清校本课程的内涵、目的及意义,也可使农村中小学教师明确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哪里入手。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培训秉持为“三农”服务基本理念,培训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借鉴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经验,采用企业培训模式,即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和纳德拉重要事件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不少农村中小学中,学生流动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学校流动率还相当高,而且流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贫下中农子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多的,如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对学校的教学内容脱离生产生活实际不满意;有些学生成绩不好失去了学习信心;以及有的家长对供子女读书在认识上还不完全正确,等等。但从根本上说来,还是  相似文献   

13.
核心提示:“知识不足可以补上,身体不好会耽搁学生的一生。”在党寨中学,每一位老师都记得校长彭肃说的这句话。 “农村孩子也是孩子,农村教育也需要优秀教师,我是不会走的……”十多名教师被抽调至城区学校,彭肃校长流着泪这样说。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数量占整个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一半以上,但他们目前的工作、生活环境并不如人意,农村中小学教师学校工作、生活的特点与突出困境如下:1.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首先,大量留守学生、流动学生的思想感情处在不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科研兴校”已经成为中小学发展的共识。各农村学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并且这些科研活动在部分学校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认识到,一些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没有真正带来学校的变化,往往是轰轰烈烈的“科研”一番,教师的行为依然故我,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学校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因硬件设施的参差不齐,办学条件不能与城镇学校同日而语,加之教师囿于思维局限,教育教学思想不可能完全放开,就让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城镇学生相比相去甚远。针对上述实际,农村中小学的语文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应陔有“的”放矢,把握好教学之“的”。  相似文献   

17.
教师“偏爱”是学校中常见的现象,也是中小学生经常议论的话题之一。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应当引起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实际上,所谓教师“偏爱”是一种教师期望偏差,它是教师由于偏见、习惯等影响,不恰当地利用信息所造成的对不同学生期望上的偏差。教师...  相似文献   

18.
教育发展不均衡,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制约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瓶颈”。当前,城区学校由于在条件、待遇等多方面优于农村学校,导致农村优秀教师大量涌向城区学校。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人才流动是正常的,因此,优秀教师向富裕地区、向城镇流动也有其合理性。由于这种教师“流动”现象的加剧,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在年龄结构、业务水平上大大不如城区学校。另外,由于城区学校在新进教师的问题上有“特权”,可以优先保证,在学历上也有要求,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越是城区学校、甚至靠近城区的学校,教师越多,优秀教师也越多,有的学校甚至严重超编。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呈现出频繁单一逆向流动、教师暂时性流动不多的特点,县域招考制度是教师流动的主要政策依据。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客观上为教师流动创造了条件,但县级教师分配和流动制度缺乏合理性与完备性,稳定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相关政策缺失,以及农村学校教师整体待遇偏低等是造成目前教师流动现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赣南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家庭经济压力较大,专业化水平较低,专业进取心不强,心理、生理健康问题人数较多等问题.为此,必须通过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研训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通力合作,打出"组合拳",切实优化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