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韩国歌曲《江南style》的热播,“X style"瞬间成为流行语,并且不断泛化.其中“X”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一些体词性和动词性短语;既包含表示人物和处所的语义,也包含表示动作和性质的语义.“Xstyle"是一个包含丰富语义内涵的形式,富于积极向上的时尚气息.  相似文献   

2.
李云云 《现代语文》2009,(12):74-76
“旧词赋新义”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语言现象,它利用汉语中固有词语的音和形来负载新义,使旧词具有了全新意义。本文对这一语言现象作了初步探讨,分析了被赋予新义的固有词语的词性、新义产生的理据及语义变化的特点,力图把握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飙X”新义     
在现代汉语中,“飙”由其本义“暴风”引申出一些新义,“飙X”也成为时下流行的构式。“飙”具有下面四种新义:“暴风般的,急速的”、“急速地行动”、“奋力地争取、比拼”、“奋力地展示”。“飙”的新义与本义之间或者具有相关性,或者具有相似性,前者是转喻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后者是隐喻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X帝”作为网络新词语的构成模式,具有能产性、定位性和类化性的特点。“帝”由最初的“花蒂”义到后来的“天神”义、“君主”义,再到近年来泛化出的新义:“在某一领域获得最高荣誉的人、物或团体”、“某一领域有专长或突出特点的代表人物”、“最能突显……特色的物品”。帝的语义指向实现了“物→神→君主→个人→团体→物”的转化。“帝...  相似文献   

5.
“X跟Y一样W”语式的语义预设相当复杂,但呈现出严格的规律。该语式在表示比拟的意义时,存在“YW”的预设义;在表示比较的意义时,其语义预设与“W”的性质有关:当“W”不是“大、小”类词时,存在着“YW”的预设义;当“W”是“大、小”类词的消极成分时,同样存在着“YW”的预设义;当“W”为“大、小”类词的积极成分时,不一定具有“YW”的预设义。也就是说,并不预设事物具有积极成分的概念意义所表达的性质,而是表示整个概念范围。  相似文献   

6.
“X跟Y一样W”语式的语义预设相当复杂,但呈现出严格的规律。该语式在表示比拟的意义时,存在“YW”的预设义;在表示比较的意义时,其语义预设与“W”的性质有关:当“W”不是“大、小”类词时,存在着“YW”的预设义;当“W”是“大、小”类词的消极成分时,同样存在着“YW”的预设义;当“W”为“大、小”类词的积极成分时,不一定具有“YW”的预设义。也就是说,并不预设事物具有积极成分的概念意义所表达的性质,而是表示整个概念范围。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X不比Y·Z”属于歧义句式。其中表示陈述差异的A类,从唐代以来一直存在,类似“比lY·Z”复杂谓语经过六朝至唐代的发展,促使“X不比1Y·Z”出现。与之同形的“X不比2Y·Z”,随着不同性质的形容词充当Z和实比与虚比的差异,所体现出来的具体语义发生分化。  相似文献   

8.
“受累”一词起初作“受到连累”讲,构词语素“累”作“连累”义,是词语的核心语素,承担了词语主要的语义功能;另一构词语素“受”作为遭受义动词,必须与动词或形容词搭配出现,表示隐含被动,其后不能再加宾语, “受”限制了词语的语法和部分语用功能.“累”出现新义——“疲劳”“劳累”义,其词性由动词转变为形容词,核心语素语义变化对词义产生影响,而“受”语义虚化,用法比较灵活,允许“受+形容词”这一形式出现,因此“受累”一词生出新义——“受到劳累”.另外在使用过程中,受语用推理等因素影响,“受累”一词常使用作客气话,有“麻烦”“烦扰”之意.  相似文献   

9.
李姝 《成人教育》2007,(8):85-87
该文考察了“X都NP了”句式及其扩展式“Y还S呢”的句法、语义特点,认为:“NP”具有顺序义,“都……了”模式表示变化义和主观大量,扩展式表示与预设相反,“X都NP了,Y还S呢”整个句式表示对比和比较。最后确定副词“都”为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并对对外汉语副词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N1 +有 +N2 ”的语义可概括为两类 :其中表领属的除了“领属”这个基本语义外 ,还有表示所有、表示具备、表示人际关系、表示评价、表示划分等语义  相似文献   

11.
从语义角度探讨“的”字短语“X+的+Y”的特点,认为“的”字短语的实质就是以X的语义类别为分类角度对Y进行分类。“的”字短语的语义特点是:Y具有可分类性;X具有分类功能;X的语义类别是对Y分类的角度;“X+的”是分类结果中的一类。运用这些观点可对有关语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2.
从语义角度探讨“的”字短语“X+的+Y的特点,认为“的”字短语的实质就是以X的语义类别为分类角度对Y进行分类.“的”字短语的语义特点是:Y具有可分类性;X具有分类功能;X的语义类别是对Y分类的角度;“X+的”是分类结果中的一类.运用这些观点可对有关语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3.
动词“看”是现代汉语最高频的动词之一,具有多义性和多功能性。运用语义向量和降维技术,可以对“看”类结构的语义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所有包含“看”的词汇短语体现在同一个二维平面上,距离越近,表示语义越相似。经过MDS降维后,“看”类表达在有修饰语和无修饰语时差别明显,“看”的四字结构与其他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别。经过t-SNE聚类,“看”的结构出现了以词干为核心的聚类。说明“看”类的内部语义差异主要由有无修饰语、长度、词干三个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14.
王襞在人性问题上,受王阳明、王艮以及王充等人的影响。他主张人性天然,提出“自然之谓道”的思想,反对在人性上着力。在良知的问题上,王襞认为良知本自现成,纯粹至精,杂纤毫不得,所以他倡导“无为之学”。此外,王襞还认为良知或道都是至易至简之道,所以他倡导平常本色,提倡“平常”与“省力”。  相似文献   

15.
“N1+有+N2”的语义可概括为两类:其中表领属的除了“领属”这个基本语义外,还有表示所有、表示具备、表示人际关系、表示评价、表示划分等语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讨论了现代汉语“才怪”的用法,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分析了“才怪”句的语义,根据语义将“才怪”句分为两大类。“才怪1”表示“才奇怪”之义,在句子中做谓语。“才怪2”表示对某一情况的假设性推断的否定,为假设推断类。通过使用频率的考察,发现第二种用法为主要功能。二、从句法结构角度对“才怪2”进行进一步分来考察,分为三种结构类型。三、认为“才怪2”具有较强的口语色彩,通过隐形的语用推理过程,表达委婉的否定。  相似文献   

17.
成语的语义会随着成语运用的语境不同与原语义发生偏差,有些偏差不能视为误用,根据成语语义的发展的理据性和使用频率的支撑可认为是成语的新义。从异解语素、异解结构、异解生成方式角度分析成语的新义,对成语词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构式语法框架内讨论了汉语“不就X”构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论述了“不就X”的主观量及历史渊源,认为:(1)该构式表示说话人主观上的“看轻义”,语用上有“不屑、轻蔑、轻松、容易、不重要”的含义;(2)整体上表示主观小量义;(3)“不就X”来源于“不就是X吗”结构,语气词“吗”的脱落与“是”的省略为其提供了句法上的可能,汉语双音化趋势与类推机制是“不就X”成为独立构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当+X+Vm+Y”是一种设疑类流行构式。该构式基于传统相遇类介词短语结构得以建构,内蕴形式固化和语义衍化机制。根据“Vm”所系论元的语义关系,整体构式语义大致分为冲突、混搭、巧合、穿越等几种类型。该流行构式的生成有其承继链接机制与修辞动因。基于构式变项的语义张力和表达潜势,该类构式用例被广泛地用作各类作品标题和条件性语篇信息组件。研究发现,修辞性“相遇类”已成为一种很有特点的语义范畴,其表达已形成一种较为复杂多样的流行构式群。  相似文献   

20.
“症”承担着“症(證)”和“症(癥)”两个义项,由“症(證)”发展而来的“X症”成族地构成了许多新名词,被人们频繁地使用在口语及书面语中,但现有的语言研究对“症”关注很少.本文研究了“X症”结构中可替换语素“X”音节的灵活度和“症”作后缀时语义的虚化情况,对比分析了“X症”词群内部的意义差别.考证可知,“X症”中的“症”属于类后缀且语义发生了泛化;“词根+词缀”构词法的应用、社会发展与思维变化促进了“症”的类词缀化;隐喻和类词缀的强大类推潜能是“症”语义泛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