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形态,已成为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随着大学生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不断增多,过度使用的负面影响正在凸显。本文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来分析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需求动机,置于人际交往视域下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并探究合理利用网络虚拟社交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探究引起用户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分析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厘清各级要素间的关联关系,为学术研究者和社交媒体运营商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结合线上问卷记录、一对一访谈、小组座谈以及线上社区问答4种方式收集资料,使用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对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分析与关系梳理,对引起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压力要素、状态要素和结果要素进行因子整合与关系凝练。[结果/结论]阐明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发现本研究构建的社交媒体倦怠行为影响因素关联路径符合S-S-O理论范式,并能够通过S-S-O理论进行完美解释。  相似文献   

6.
因果要素关联视域下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倦怠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标签,分析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扩展用户信息行为的理论研究范畴,为企业深入了解用户社交媒体倦怠发展态势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提取"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4个信息生态因子维度的社交媒体用户画像标签;根据用户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抽取用户画像情感和行为标签,构建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结果/结论]透过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和负面情感变化的典型社会现象,对用户画像模型进行整合分析与关系凝练,证明本研究社交媒体倦怠用户画像模型与S-S-O理论框架具有一致性,并根据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拓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究引起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行为的内在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理论,构建合理的移动社交媒体倦怠用户服务和管理体系。[方法/过程]文章分析移动社交媒体倦怠的原因要素和结果要素,构建移动社交媒体倦怠行为机理模型,在因素联动的数据标签映射下,基于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理念的PAGE理论范式内核,提出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管理与发展策略。[结果/结论]有效解析移动用户社交媒体倦怠现象的因果关系,构建的机理模型能够为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既往的社交媒体倦怠研究对用户的自我发展诉求探讨存在缺位,一些前沿研究虽然提出用社会化视角对社交媒体倦怠进行再审视,但对具体过程的描述尚不到位。因此,通过对20名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发现了社交媒体用户倦怠的两种倾向。研究发现,偏封闭保守的用户被迫倦怠,而偏灵活开放的用户则将倦怠工具化。此外新媒体环境的再中介化使得两类用户的媒介实践策略进一步分化,并进而导致了新的倦怠表征。前一类用户选择遵循传统拥抱社会化发展下限,而后一类用户则主动追求社会化发展上限。  相似文献   

9.
微信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社交媒体之一,随着大量的内容生产和信息创造,越来越多用户将微信视为日常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之一.随着大量信息的涌入和输出,用户无法对自身与他人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维护.因此,在处理和分享信息过程中,用户需花费更多精力来处理信息,甚至出现了从社交媒体中退缩的倾向.社交媒体倦怠成为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针对现有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的探究中存在不一致和差异性的问题,使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已发表的实证研究文献中的统计结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再统计。[方法/过程] 本研究从68篇实证研究文献中共提取出72组224个效应值进行研究,将社交媒体倦怠影响因素归纳为情境和本体两大因素,并提炼出平台类型、文化特征、社交媒体使用程度、用户性别及被试群体5个调节变量。使用元分析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异质性检验和次群体检验来探讨不同因素对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并检验调节变量对社交媒体倦怠影响的显著性。[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情境因素和本体因素均对社交媒体倦怠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两者对社交媒体心理倦怠的影响均强于对社交媒体行为倦怠,而情境因素与社交媒体倦怠之间呈现出更高的相关性。同时,本研究归纳识别的5类调节因素在本体因素与社交媒体倦怠之间具有一定的调节效应,而情境因素与社交媒体倦怠之间的关系仅受到被试群体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梅凯 《新闻前哨》2021,(2):94-95
从支付宝锦鲤到王思聪"IG"夺冠抽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抽奖活动层出不穷,抽奖与具体议题相结合、从一到多的平台链接拓展、发布者多元与传播层级迭代是其外部表征;究其生成路径是发布者、参与者与底层技术逻辑共同促成;在社交媒体平台抽奖活动狂欢的背后,其带来的现实困境也不容忽视,并且人们要以积极理性的心态待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39所985高校为例,探究了高校图书馆读者线上交流空间的服务现状,分析了读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线上交流空间的构建重点。高校图书馆线上空间服务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线上学术科研交流空间和休闲娱乐交流空间的感知趣味性不足,感知服务体验不佳。高校图书馆线上空间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线上交流空间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趣味性、感知服务体验对学术科研交流和休闲娱乐交流的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线上交流空间的感知风险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提出高校图书馆读者线上交流空间构建应当重点聚焦空间趣味性和服务体验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陈斯华 《传媒》2022,(8):23-25
从网络社交到社交网络,从信息融合到信息深度合成,网络社交媒体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本文从人类社会社交场景结构视角,分析社交媒介发展对社交场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社交媒体社交机制与功能、信息深度合成服务以及用户及内容管理的智能化分析,多方面、多维度论述网络社交媒体对社交场景的影响,以期网络社交媒体在用智能赋能的同时,能够让智能更有价值观,使人们通过媒介进行的社会交往更安全、健康、和谐。  相似文献   

14.
情境重叠对用户的信息行为具有负面影响,但其是否会造成社交媒体倦怠,尚不知晓。为此,文章将社交媒体倦怠分为认知、控制、情感和行为意愿4个层面,并采用实验研究法,检验情境重叠与社交媒体倦怠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情境重叠对感知社交过载、感知控制和倦怠情绪具有显著影响,是引起社交媒体倦怠认知、控制和情感层面的原因,但不是引起用户行为层面出现退缩的原因。相反,情境重叠能够维系社交媒体用户的使用黏性、持续使用意愿。这引发了一个有趣现象,在社交媒体情境重叠下,用户的认知、控制、情感与行为意愿并不一致,存在“断裂”。  相似文献   

15.
曾燕 《云南档案》2023,(1):46-47
社交媒体信息征集是信息时代强化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有效且必要的补充方式。明确社交媒体信息征集范围,有助于征集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16.
探究导致社交媒体用户产生倦怠情绪以及发生平台转移行为的因素,有助于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的健康快速发展.本研究以社交媒体用户倦怠情绪产生因素与平台转移行为为核心,以用户不持续使用QQ并转为使用微信的调研为切入点展开,基于扎根理论对25名社交媒体高频使用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将访谈数据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饱和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社交媒体作为信息获取和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本文就社交媒体信息对档案信息资源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以便人们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8.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及其造成的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易造成社交媒体倦怠。依据媒体同步性理论和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构建理论模型,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媒体同步性特征和疫情风险认知影响社交媒体倦怠的机理。研究发现,2020年3月底,个体社交媒体倦怠水平处于中低程度;媒体同步性特征中的并行特征显著负向预测、符号集和可重复处理性特征显著正向预测社交媒体倦怠;疫情严重性感知在符号集、可编排性与社交媒体倦怠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上述结果为完善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