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刘瑞卿 《考试周刊》2011,(29):31-32
小说《喜福会》中四位母亲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她们的四位女儿接受着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又生活在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的美国文化中。书中所呈现出的母女之间的矛盾不仅是典型的青少年与中年家长的矛盾,而且是母女不同身份认同和文化背景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其成名作《喜福会》中描述了四对母女之间耐人寻味的关系.母女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同时反映了异质文化之间的对立与抵抗,其次是二者之间的调解与融合,这意味着异质文化之间的包容与共存.在《喜福会》中,谭恩美通过母女关系来透视中美两种文化的关系,传达了和谐共处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4.
李前 《华章》2012,(19)
谭思美的作品《喜福会》中汇合了东方主义与她自身特别的英语语言以及强大的同化力量,不仅取得了西方读者市场的成功,也征服了许多东方读者.《喜福会》把东方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语境结合起来,将西方读者引入到东方语境之中,边界文化成功地进行了移植.  相似文献   

5.
郭洁洁 《文教资料》2010,(20):18-19
本文以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为分析文本,探讨了作品中母女关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作者作为少数族裔女作家面临着美国的强势文化,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小说中提到中国的宿命论、风水理论、星相占卜、阴阳五行、集体主义、中国式谦虚、饮食习惯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其小说《喜福会》中选择母女关系作为故事的重要线索,表现母女之间存在的矛盾。文章分析这种矛盾产生的由来、其深层根源和解决的过程,以揭示华裔家庭面临的困扰,暗示出母女间的理解和沟通是解决这些困扰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喜福会》是著名华裔女性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品,作者通过对四对母女从矛盾冲突到沟通和解过程的描写,进一步说明了华裔女性在父权制和帝国主义影响下的生活困境以及对身份的认知和寻求的心路历程。笔者旨在以后殖民主义批评的角度浅析《喜福会》,讲述华裔妇女尽管遭遇来自性别和文化的双重压迫,依然努力追求女性"自我"的权利和非殖民化道路,吸纳了民族文化和中国血统,建构具有女性"自我"特色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8.
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集中描写了四对母女:抛却国难家仇的四位母亲移居美国和生长在美国的华裔第二代女儿们。因为成长环境、自身经历、所受教育的不同,母女的价值观迥异。从“他者”和“主体”的角度来解读母女关系,挖掘中美文化的差异,展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撞。母女矛盾的解决体现了血浓于水的人性情感和两种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喜福会>是唐艾美最受欢迎的一本书,母女关系是这部小说的核心.由于不同的文化、语言和年龄背景,四对母女不可避免地会彼此争吵,但是母亲的关爱和彼此的理解,帮助她们缓解了冲突.在本文中,将围绕着这一主题,让大家对在美国的中国移民的母女关系有个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以独特的叙事技巧,在其小说<喜福会>中,通过母女关系反映了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冲突与最后的融合.除了其他文化价值之外,谭恩美独具风格的叙事艺术也极具魅力.  相似文献   

11.
谭恩美是当今美国文坛颇为引人瞩目的一位美国华裔女作家。1989年她的处女作《喜福会》刚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曾经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9个月之久,并包括获得全美图书奖,海湾地区小说评论奖等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喜福会》由16个相互交织的小故事组成,表现了移民美国的四位中国母亲和他们各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们之间的关系和冲突。揭示了作者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而不惜集中地大量地呈现旧中国某些陋习的东方主义情愫。  相似文献   

12.
著名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喜福会》描写了四个家庭母女间的故事。在当前中美两国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分析作品中体现的家庭教育观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创造了一个以母女关系为主线的女性世界。文章拟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喜福会》进行解读,通过对华裔母女两代人在文化观和婚恋观上的冲突和融合揭示小说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少数族裔女性的观照,以及作者期望建立和谐、平等的两性关系和相互依存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渴望。  相似文献   

14.
任自峰 《文教资料》2009,(22):43-44
<喜福会>通过描绘四对母女关系,深刻地揭示两代移民之间由于生活环境、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以及最终相互理解和认同的过程.本文分析了小说中母女关系所代表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从而揭示了消除东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的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东西方面子理论,通过对小说《喜福会》中母亲和女儿的具体分析,发现母亲们坚守东方的面子观,而女儿们则选择西方的面子观。东方的面子观包括"脸"和"面子"两个概念,具有道德和能力两个层面的内涵;西方的面子观包括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  相似文献   

16.
谭恩美作为美国文坛一名女性少数族裔作家,在性别和种族上都处于边缘性的境地。作为女性,在男权话语为主的文坛,她是一个“他者”;作为少数族裔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而言,她也是一个“他者”。但是这种复杂的双重身份却赋予她的作品一种鲜明而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文章重点以谭恩美的《喜福会》为文本,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析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刘白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3):33-36,50
《喜福会》在美国主流文化市场占有重要一席并得到文学界不断关注,其作品彰显的独特叙事策略不可忽视。它重述和移植了中国迷信、神话,揭开了神秘古老的中国文化;多视角叙述声音和女性叙事,突出了女性叙事权威;通过立体主义叙事结构折射出了复杂的母女关系;土语的使用丰富了华裔的写作表达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谭恩美作为美国文坛一名女性少数族裔作家,在性别和种族上都处于边缘性的境地。作为女性,在男权话语为主的文坛,她是一个"他者";作为少数族裔作家,对美国主流文化而言,她也是一个"他者"。但是这种复杂的双重身份却赋予她的作品一种鲜明而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文章重点以谭恩美的《喜福会》为文本,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析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喜福会》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作者通过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压迫下成长起来的母亲与在美国自由民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华裔女儿之间产生的源源不断的矛盾,以及最后矛盾化解的过程,展现了中美文化走向融合的过程中遇到的不可避免的隔阂与冲突,其母女之间的种种矛盾引发了读者对隐于文化差异之后更深层次原因的追问与深思。本文依据文章中母女关系的变化分析中美文化差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喜福会》是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谭恩美的作品大多描述在美华裔女性在异国他乡进行自我探寻的旅程。而本小说探寻的核心是她们如何在母女关系冲突与和解中获得身份认同。小说中四组母女关系都与"镜中像"这一意象密切相关,显现了维系母女关系的四种不同纽带,母女之间血浓于水的情感联系可以超越年龄代沟及文化隔阂,最终达到精神上的一致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