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杜威课程理论中的“经验”概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验”一词是杜威教育理论尤其是其课程理论中的关键词。国内许多课程研究者对杜威经验概念的理解有误,往往将之视为直接经验,视为一种只与人的认识相关的事情,将经验的过程视为一个被动的认识过程。这种理解并没有将杜威的经验概念与近代西方哲学史上的经验概念区分...  相似文献   

2.
叙事空缺往往被视为先锋派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但事实上一些非先锋派作家也常使用空缺艺术,池莉便是一例。池莉创作丰富,叙事手法多样,叙事空缺作为其中一种涉及其长、中、短篇小说。池莉小说的叙事空缺可分为情节空缺和结尾空缺两种。  相似文献   

3.
刘勰的<谐隐>有两种:一种谐隐是一种文体,像笑话等诸类,而笑话诸如先秦诸子中的一些,大部分从民间而来,跟街谈巷议的小说,都属于民间文学,故刘勰把谐隐比作小说;一种是在文章里运用诙谐的笔调或伪饰的手法,这类不成为一种文体,就像赋,尤其是俗赋,其手法语言特点极像小说.这与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及统治阶级的喜好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泛自然音(pandiatonic)写作手法是20世纪早期兴起的一种写作手法,最初主要是针对纵向和弦结构而言的;但由于这种写作技巧弱化了和声的功能倾向性,而强化了节奏对位的重要性,所以一般将其视为和声或对位的一种技术手法。本文将通过对泛自然音片段中的音高组织、和弦结构与节奏对位进行分析,从而对泛自然音写作技巧的一些写作特点做出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露迹:新生代小说中的元小说叙事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迹"是最重要的元小说叙事手法之一,也是先锋小说家们常用的写作策略。"露迹"手法的使用是新生代小说对先锋小说多元化创作的一种继承。但新生代小说家们将"露迹"手法纳入了更为合理的范畴,摆脱了先锋元小说创作中"形式大于内容"的怪圈。  相似文献   

6.
现代英国小说家奥·赫胥黎创作小说时一反传统,意义深刻,曾将音乐领域中的对位技巧作为叙事手法以达到讽刺效果。在其运用对位法的四部作品中,《旋律的配合》可视为音乐小说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较普遍的语言现象,隐喻与人类的思维和认知密切相关.在传统的研究中,隐喻被视为是一种普通的修辞手段,现在的研究则明确地将其视为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隐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的途径;隐喻可以使人们将自己的经验概念化;运用隐喻还可以创造新的意义,表达新的思想.将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目前已是一种趋势、一种需要,我们可以在英语词汇教学和跨文化教学中应用隐喻理论.  相似文献   

8.
李春香 《现代语文》2009,(8):112-113
本文试图在对苏童小说的阅读分析中结合全新的隐喻观——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思维工具来审视其小说语言中的隐喻手法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李春香 《现代语文》2009,(10):112-113
本文试图在对苏童小说的阅读分析中结合全新的隐喻观——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思维工具来审视其小说语言中的隐喻手法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0.
小说《弃儿汤姆·琼斯史》历来被认为是亨利·菲尔丁最著名的小说,也被列入世界文学经典之列。笔者尝试运用对照手法对两组人物进行分析:汤姆和比菲尔\汤姆和奥维资。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对照手法采用了两种形式,一种对照是两种截然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的对比,另外一种对照是同一个人物其自身不同方面的对比。这两种形式的对照为小说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而复始的结尾方式是张爱玲小说创作中惯常的做法,它凝结着张爱玲对传统戏剧手法的发现与超越;参差的对照手法是张爱玲的自我总结,反映在小说的整体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以及主题方面。两种手法都联接着张爱玲的反高潮,是其反高潮手法的形式特征,同时隐含着反戏剧化精神。  相似文献   

12.
杨艳兰 《考试周刊》2008,(10):156-157
《天使,望故乡》被视为是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部小说之一,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尤金如何成长的经历.尤金超越环境所做的努力使其与书中其他屈服于环境的人物形成了对照.尤金的生命历程恰恰打上了存在主义的烙印.从生存的荒谬感、对自我的找寻和对文本中的存在主义因素进行的分析,为这部小说的解读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周而复始的结尾方式是张爱玲小说创作中惯常的做法,它凝结着张爱玲对传统戏剧手法的发现与超越;参差的对照手法是张爱玲的自我总结,反映在小说的整体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以及主题方面。两种手法都联接着张爱玲的反高潮,是其反高潮手法的形式特征,同时隐含着反戏剧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阿占  张佐娟 《文教资料》2011,(32):23-24
电影《罗生门》主体改编于芥川龙之介的小说《筱竹丛中》。小说用一种近似于意识流的手法写作而成,叙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凶杀案,用主角的非常主观的视角去揣测当事人的心理。电影对小说的改编非常成功。黑泽明用了四种手法讲述了一个杀人的故事,这样就很完整地将小说中的"意识流"的妙处展现了出来。改编后的故事,其电影元素受到了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重复叙事包括词、修辞格、外形或内在情态的重复,由围绕着相同的同一组主题的"相同"的事件的重复。重复叙事是童话故事惯用的叙事手法,重复使读者获得一种经验上似曾相识的感觉,恰如其分地迎合听故事者的心理需求。法国文豪大仲马在其小说《三个火枪手》中巧妙地运用了重复叙事的手法,为小说锦上添花。本文分析了小说中明显的几次文本重复叙述,透过文本结构来阐述文本深层传达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库尔特·冯尼格特的代表作<五号屠场>,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品之一,运用了元小说、不确定性、碎片等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将现实与虚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开放式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中国的文坛集束式地推出了真正生态意义上的动物小说,这些小说都表达了一种新的生态伦理思想:不应单纯地将动物视为有异于人类的"他者",而应将其视为是与人类一样有生命、需要平等对待的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作品建构一系列生态灾难意象,警示人们对自然的关怀和对动物的热爱,并且在对狼、獒、虎等自然动物原始野性生命形态的展示中,激起我们对人性弱化和丧失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8.
格雷厄姆·格林的小说<布赖顿棒糖>沿用了传统侦探小说的写作套路,同时有意颠覆其内容模式,达到了既吸引普通读者又不失理念深度的双重效果.本文指出,<布赖顿棒糖>对传统侦探小说的既借用又颠覆其实是一种戏仿形式,主要体现为对人物和情节的重构.戏仿是一种讽刺性模仿和改造的艺术手法,格林通过对通俗文学类型的戏仿造就了自己独特的文类风格,使其小说既不囿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模式又具有勇于挑战固有意识形态的深刻意味.  相似文献   

19.
刘半农是五四时期一位与时俱进的战斗者,他的翻译小说具有独特的特色。一是在思想方面: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融合;二是翻译小说的叙事手法:多种多样;三是借鉴了翻译小说的描写手法。其翻译小说对当时促进中西文化交流、针砭时政、启迪民智做出了贡献。同时,这些翻译小说对我国后来翻译文学的发展也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股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的创作潮流.《褐色鸟群》是格非早期的实验之作,小说以一种重复叙事的手法构成了一座故事迷宫,以重复和否定的形式,与小说的时间重复、人物出场和故事情节的推倒都出现了矛盾与对立.格非也较为成功地完成了其早期先锋叙事的实验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