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潘静  万国彤  汤鸣鸿 《教育》2013,(11):42-43
要真正地理解学校文化,必须要对学校文化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解读,笔者试图从大学文化的主体、载体、资源等要素结构入手,将大学文化这个生态系统分为三个生态子系统:主体系统、环境系统和资源系统。大学文化的组成要素就构成了这三个子系统的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在各个生态子系统中进行"能量传递"和"物质循环",处于一个有序的动态平衡中。将大学文化的生态化建设理论应用于河海大学的文化建设中,打造以"精神文化熔  相似文献   

2.
大学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有其特定的文化生态,其内部要素关联共生、动态平衡。劳动教育作为大学文化生态的重要构成要素,对新时代大学文化生态及其系统的功能作用的充分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理性审视当前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的存在价值与发展现状,在澄清大学文化生态与大学劳动教育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以大学文化生态失衡为切入点,探析大学文化生态中劳动实施环境与劳动内容构成的缺失与不足对劳动教育功能的系统实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提出“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生态”这一概念,并从实然现状与应然特征的角度“澄明”其时代要义,进而探讨和谐共生的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内容构成及其关系架构。为进一步推进大学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谐共生的大学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系统建构应在消解生态系统中恶性竞争等消极影响前提下,从方向上观照大学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内容上融合劳动教育文化系统与环境系统,从运行上兼顾外部生态秩序与内部要素平衡,从而为全面提高大学生适应未来挑战的劳动素养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稳定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大学德育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式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生态学的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动态平衡观为大学德育环境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目前大学受教育者主动性不够,教育者德育观面临挑战,教育内容不够贴近现实以及教育评价机制偏机械化等原因,需要我们通过培养德育生态意识,完善德育内容和确立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联动机制等途径去实现大学德育生态环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生态大学: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论方法,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大学是人类参与组建和科学管理的生态系统.生态大学是将开放、竞争、和谐理念作为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强调和谐与竞争的统一,体现和谐的管理体制,突出竞争的运行机制.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研究生态大学,有利于探讨和阐明生态大学的系统结构、功能和层次,从而引导现代大学的发展,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大学教师的学术生态面临诸般问题,这突出表现为学术评价数量化、学术行政化、学术市场化三大问题,学术生态"污染"严重。为此,在政府政策层面要制订有助于大学学术生态构建的政策举措;在高等教育系统与高等学校内部要营造尊师重学、尊重创造的学术生态小环境;大学教师个人要求真务实,坚守学术自立与自律,营造良好的个人学术心态。培育大学精神无疑是推进大学教师学术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学的视角看,课堂就是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作为生态因子的教师、学生和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因此,师生角色定位对于生态课堂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进行研究,探讨教师的生态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7.
大学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组织。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影响着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地位、权利和职责。目前我国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存在着各方权责不清的问题,要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就必须通过修订《高等教育法》、制定高等学校章程、改革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明确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需要多学科交叉进行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现实发展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生态整体观、系统观、动态平衡观、和谐价值观等生态观关照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将是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除了教学这一基本任务之外,还有科研任务。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教学和科研作为高校内部工作的两个主要子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高等学校处于稳定工作时,系统内部教学与科研之间关系是相互平衡的 1.高等学校作为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任何系统都具有整体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系统,高校内部关系存在着相互关联性,构成整体结构。从洪堡模式建立至今,教学与科研各自的重要性和两者的统一性一直被广泛承认。虽然教学与科研由于特点不同,管理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一个学校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基础,生态哲学的悄然兴起预示着21世纪"生态时代"的到来."生态时代"应具有新的心理健康观.在生态世界观的观照下,心理健康具有了新的内涵,即个体心理整体机能的良好状态,个体内部心理及个体与自然生态整体的动态平衡,个体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人-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辩证统一,这将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的研究领域,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文化创新是促进大学不断发展、使大学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大学文化创新自身动机的产生以及创造热情的激发、创新行动的引发和推进,同样需要能量充足的动力驱动。大学应着眼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多种关系以及创新主体的精神领域,全面发掘可资利用的动力源,并通过动力平衡机制的建立和对动力作用关系的能动处理,使大学文化创新拥有稳定、持久的动力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12.
复杂性理论强调系统的不可还原性、涨落和不稳定性、开放性和自组织性。该理论已经从一个研究领域转变为研究范式,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借鉴复杂性理论观照大学管理创新是大学复杂管理系统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促进大学管理创新的活力,应充分利用边缘系统的创新空间,保持大学的开放性,使大学管理系统处于一个合理的远离平衡态。  相似文献   

13.
由于章程的制定是为了合法成立、合法存续,而并非是为了改革与发展,因此,民办高校的章程多流于形式,缺乏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要素。完善大学章程是民办高校守正创新、科学发展的保障。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因办学资金来源的私人性与单一化决定了市场化因素对其影响更大,而民办体制的制度环境及因此形成的特殊性,也使得民办高校在办学活动中会遭遇到更多的困扰,更需要有一个承载着现代大学制度的章程。明确的办学方向和发展原则,清晰的办学定位和稳定的发展路径,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和严谨的程序,正是大学章程的价值所在。基于章程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民办高校的章程建设应该遵循合法性原则,体现改革原则,力求自主原则。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兴起以来,妇女学开始在西方大学里建制化。今天在妇女研究从政治立场转向学术立场的大背景下,女性主义本身也开始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认识论或方法论而不仅仅是社会运动。尤其重要的是,在今天的西方大学里妇女学以及性别研究的兴起已经对大学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大学制度本身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引入性别分析视角重构大学学科制度甚至于重建大学制度已经成为未来时期世界范围内大学与学科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对高校体育工作如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要求人们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有一个适应性的变化.国内高校目前采用体育有偿服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适应了市场的要求,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何以要倡导和守护理想主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眭依凡 《教育研究》2006,27(2):11-15
大学的理想主义是大学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大学自身寄予的美好期望所持有的观念体系,亦是大学对自身使命、责任、目标和操守所持有的一种既符合大学规律又有崇高要求的价值认定和信念追求,更是大学之为大学所必须固守、薪火相传并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向往和文化灵魂。大学本身就是充满理想主义的人才培养和探求学问的场所,理想主义是大学不可或缺的对人具有深刻影响的文化精神,但不少大学已经呈现出与大学崇真、向善、求美之宗旨、之属性相悖的过度功利和势利。倡导和守护理想主义,其意义在于为大学的办学和发展及大学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供一种美好的、纯洁的、积极的、向上的参照和追求。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所地处边疆、民族自治州的新办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中进一步明晰学校的定位与构架,不断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办出在全国大学结构布局中应有的位置。文章根据学校当前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任务,结合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深刻认识和思考,对红河学院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创新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等教育创新对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创新往往会上升到制度层面,从而实现创新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本文提出,高等教育创新首先要解决现代大学的定位问题,并创建有利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发展环境,促进大学内部组织结构与权力结构的调整,协调大学发展的内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与秩序是贯穿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主线。自由与秩序的冲突背后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这一矛盾甚至成为了大学运行的永恒矛盾。但是,自由和秩序存在一定的内在机理,秩序是自由的保障和基础,自由是秩序的目的。自由与秩序由原先的紧张状态发展成为联通的状态,二者的博弈共进,保证大学运行既拥有一定的秩序性,又能坚守大学发展的自由精神。自由与秩序平衡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要健全教授治学制度,彰显现代大学治理的自由精神;完善依法治校制度,以良法推进现代大学有序之治;落实民主监督制度,实现现代大学治理的自发秩序;推进社会参与制度,走向现代大学治理的多元共治。  相似文献   

20.
大学发展与组织变革高峰论坛(2010),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将出台为契机,立足于探索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着眼于大学变革的内在逻辑,对大学学科组织建设、大学组织变革的路径与方法、大学行政化与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富有积极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