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体阅读思考] 阅读本文,需要理解、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作者是怎样描绘沿途所见景物的?每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二、标题中的“偶拾”二字是否说明作者笔下的景物纯系偶然所得?为什么? 三、作者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怎样运用众多的比喻“状难言之景,如在目前”? [阅读入门指津]  相似文献   

2.
大千世界是光和色的世界。而色是由光——主要的和根本的是日光——而生。不同时刻的阳光照射在不同的物体上,就会反射出不同的光彩,于是幻化出绚烂多彩的大千世界。高明的画家和作者深谙其味,常常摄取特定时刻的光与色,涂写出情景交融的美的艺术世界。散文《野景偶拾》就是这样“拾”景的。  相似文献   

3.
《野景偶拾》既写静态,又写动态;既写明朗,又信阴暗;既写物,又写人;既写人工美,又写自然美。……写得十分鲜明动人。动与静先写静态,西南山粱上的小路,右边是醋柳和马蔺草,左边是一片高粱,路旁边是星星似的闪着幽幽蓝光的野花。后写动态,“偶尔一两声老鸹叫,才打破这山谷的宁静。”高粱地里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原想是鸡狗,随着响声,枝叶晃动,窜出来的竟  相似文献   

4.
形象性的语言,是作家用来创造形象,绘景状物的工具,是读者感受作品中所描写的一切,并进行形象再创造的媒介。《野景偶拾》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运用形象性的语言描绘了漳河岸边的山野风光,绘声绘色,形象可掬,富有诗的意境,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美感。这篇散文在运用形象性语言描绘自然景色方面很有特色。一、运用叠字,加强形象化程度。如文中用“潺潺”来模仿小河水流的清彻声响,同时也体现了河水流动的轻缓情状。又把拟声词“窸窣”叠用为“窸窸窣窣”来强化野兔跑过触动高梁杆所发出的声音,使这种声响更加真切。“潺潺”和“窸窸窣窣”这两个拟声词,看似平常,但在整个语境中却是显得那样的不一般,它们是以声衬幽,化动为静,静中藏动。使宁静的山谷  相似文献   

5.
《野景偶拾》之所以脍炙人口,为人们所深深喜爱,我认为除了文中倾注了作者无限的爱意以外,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叠音词的恰当运用。摹拟声音。绕村的小河“潺潺地流着”;高粱地里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这里“潺潺”形容小溪欢快流动时所发出的清悠、明快的声响。而“窸窸窣窣”则既逼真地描绘了野兔在高梁地里窜动的响声,又表示了这种声音的反复和延续,若隐若现,不绝于耳。描绘色彩。路旁野花“闪着幽幽的蓝  相似文献   

6.
《野景偶拾》这篇散文,虽说仅有一千二百多字,但饱览之后,一派恬静清新、朴实无华并充满生机的山村秋景恰如名人的一张小水墨画呈现在读者眼前。其造诣达到了“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的境界。纵观《野景偶拾》,其立意确实是深奥精微的,此文发表于1979年,当时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不久,粉碎“四人帮”也将近三年了。阴霾遮日,河山失色的岁月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光辉世界。太行山区,漳河岸边的山乡也因此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野景偶拾》的作者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提炼出具有历史特征和时代精神的新意——饱含深  相似文献   

7.
正一课一得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新主张,也成了不少教师挂在嘴边的"时尚"。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的是《杨氏之子》这篇课文。评课时,该教师提出:"着力关注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在拓展阅读中进行仿写训练,做到一课一得"。对此,不少教师表示认同。真的如此吗?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现将该教师的具体教学要点简述如下。1.初读文言文,理解句子的意思,指导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2.重点要求学生关注课文中四个句子之间  相似文献   

8.
9.
潘爱军 《考试周刊》2014,(44):56-56
语文教学中与其面面俱到,不如只求一得。多则惑,少则得。一课只突出一点,学生好抓好记,再通过科学的"练",便能"一课一得"。日久天长,学生收获的知识自然会聚沙成塔。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讲《普通劳动者》翻开这课的练习二,写着“举例说明作品是怎样通过人物的一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按照惯例,练习题是提示教学要点的,那么,练习二无疑是提示教师讲“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这个写作特点。再翻开《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有关这一课的第三节写道:“本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例如……”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篇目多,课时少。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要把讲读课,习作课和阅读课处理得恰到好处,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采取措施是不行的。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决好语文课篇目多,课时少,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呢?方法多种多样。我从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一课一得”的教学方法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课堂为阵地,深挖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大胆引导,突破常规,超越“现实”,甚至“反事实”,是开掘学生创新潜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尝试激发学生的“反事实”思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教学要做到知行合力,一课一得。教师要关注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解决、学生学情的分析、读写结合的训练,从而使学生习得阅读方法,历练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教学诗歌的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时,我先提了一个问题:主人公在这里为什么“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学生1:因为主人公回家时“雨雪霏霏”,天气寒冷,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覆盖了回家的道路。古代的交通很不发达,他的回家显得非常艰难,不能很快到家。学生2:因为“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不仅道路泥泞,步履艰难,而且是饥渴交加,满身疲惫。…  相似文献   

15.
<正>孙绍振先生讲过:"语文教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受到又说不出,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他的观点启示我们:语文课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取舍,有突破。一、善于追问"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问既是对学生的启发,又是对学生的点化,尤其是课堂生成的问题价值连城。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学生读到"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引导学生分析"牛毛"  相似文献   

16.
经常听到“一课一得”的说法。教学必须讲求效益,一定要使学生有所得,不能搞无效劳动。以往却存在某种少慢差费的情况,提出“一课一得”以救其失,较之“一课毫无所得”有一定好处;较之心中无数盲目教学有一定作用。但“得”指什么呢?它可指知识,可指技能,可指智慧,也可指能力发展上的某种提高,思想品德修养上某些收获或进步。应该明确“得”的概念,笼统含混就不好。  相似文献   

17.
来文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对“一课一得”进行探讨,认为教师上好一堂语文课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的学必须在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下“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8.
小语第四册课文《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的人,从而阐明了一个道理,即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灵活地处理问  相似文献   

19.
《荷花》(五年制第六册21课)是一篇看图学文。在一些课例中,有些老师不是讲得太实,没有充分揭示教材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好好去欣赏;就是讲得太“玄”,把作者放置到“太虚幻境”中,叫三年级的学生难于索解。怎样更好地弄懂教材?这里,想谈一下个人的设想: 打开课本,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荷花图。图上画的是公园里的一池荷花。一眼看去,清澈的水面上,飘浮着碧玉盘似的荷叶,透过荷叶的间隙,这里那里,荷梗挺出水面,上头缀着雪白、洁净的荷花。细看起来,有的亭亭玉立,满池盛开,有的微露笑脸,含苞欲放,有的还未绽开,刚吐花蕾,千姿百态,十分迷人。  相似文献   

20.
九年制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课《坐并观天》一文,是一则内容新颖、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井底的青蛙与井口小鸟的对话构成了这则寓言故事的主体。教学时,可抓住教材的特点,运用投影和富有感性的配乐朗诵,再辅以学生的实践表演,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正确领会寓言故事的真正含义。一、以幻灯片激发兴趣,导人寓言故事。上课伊始,在向学生介绍这种文章体裁后,接着打出一幅“水井”、“青蛙”图。提出问题:1.青蛙坐在哪里?2.坐在井底子什么?紧接着板书课题,解释题意。“观”是什么意思?“观天”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