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次根式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学习这部分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根号里面代数式的取值必须使式子有意义。如在式子1-x x-1中,应有1-x≥0且x-1≥0,即x≤1且x≥1,因此x只有取1式子才有意义。二、化简二次根式的结果应是非负数。二次根式是一个非负数,在化简二次根式时,必须正确运用公式a2=|a|=a(a≥0)-a(a<0)确定符号。如当m相似文献   

2.
在根式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常会遇见条件不明显或隐含条件求解题,对这种问题,如果不认真仔细审题,寻求相关的隐含条件,将会造成这样那样的错解或无从着手的困难,以下举说明。例1把(a-1)-a1-1的根号外面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则原式等于()·A·1-a;B·a-1;C·-a-1;D·-1-a·错解:(a-1)-a1-1=-(aa--11)2=-(a-1)=1-a故选答案A·分析:本题是公式a2=|a|=a(a≥0)-a(a<0)的理解和逆向应用。即①当a≥0时,有a=a2;②当a<0时,有-a>0,从而有a=-(-a)=-(-a)2=-a2<0,又由二次根式的定义知-a1-1≥0,即得a-1<0这个隐含条件。正解:(a-1)-a1-1=-[-(a-1)]-a1-1=--(a…  相似文献   

3.
解数学题离不开已知条件的运用 ,可不少数学题目的已知条件 (或部分条件 )隐含在题目的叙述表达式中 ,不是我们一看而知的 ,但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细心分析 ,并不难发现 :若我们将所有的已知条件全部找出 ,问题将会很快的得到正确的解决。反之将会误入歧途 ,下面略举几例说明。例 1 :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 :a -a分析 :要将根号外的因式 a正确移到根号内 ,首先必须确定 a的取值情况 ,粗看上去本题对 a没有什么附加条件 ,然而事实上“ -a”是一个根式 ,即 -a≥ 0所以本题隐含有条件“a≤ 0”,只有利用这个隐含条件才能正确的将根号外的因式移…  相似文献   

4.
一个定义 :形如 a ( a≥ 0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这里应特别注意二次根式存在的条件 a≥ 0。如0、 a2 1、 2 .5m2 等都是二次根式 ,但 1x、 x- 1是不是二次根式 ,需要借助二次根式的定义讨论。二个非负 :二次根式 a有两个隐含条件 :一是被开方式 a必须是非负数 ;二是二次根式本身也是非负数。利用 a≥ 0可以确定被开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如化简 :- a - 1a,就涉及到 a的取值范围 ,即由 - 1a≥ 0 ,知 a<0 ,这样便可进行化简。利用 a≥ 0可以解一些特殊的方程 ,如已知 x y- 3 x- y 1 =0 ,求 x、y的值。由 a≥ 0可得 x y- 3=x- y 1 =0…  相似文献   

5.
浅析a~(1/2)     
大家知道 ,式子 a (a≥ 0 )叫做二次根式。理解这个概念 ,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表示非负数 a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 .在实数范围内 ,负数没有平方根 ,所以当 a<0时 ,a没有意义 ,如 - 1、 - 2不能叫做二次根式 ,而2 x- 4只有当 2 x- 4≥ 0 ,即 x≥ 2时才是二次根式。3.二次根式和无理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例如4是二次根式 ,而它的值等于 2是有理数。同样 ,二次根式 9、 1 6也是有理数。当然 ,二次根式 2、- 3就是无理数。但π也是无理数 ,它却不是二次根式。   4.二次根式和它的值。二次根式 9的值是 3,而二次根式3的值是无…  相似文献   

6.
在中考中,单独的根式问题,多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与分式、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结合的根式问题一般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 考点一 二次根式的概念 [考点解读]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一定要紧扣概念,看所给式子是否同时具备二次根式的两个特征:(1)带二次根号"√";(2)被开方数a≥0.二者缺一不可. [命题走向]本考点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a≥0的隐含条件,常与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结合在一起考查. 例1 (1)(2011年凉山卷)已知y=√2x-5+√5-2x-3,则2xy的值为().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在学习二次根式时,常会犯一些错误,现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 1.化简x3+2x2y+xy2√. 错解:原式=x(x+y)2√=x+yx√. 分析:答案中根号外的x+y是一个整体,必须加括号. 正解:原式=x(x+y)2√=(x+y)x√. 2.把式子x-1x√中根号外的因式适当变形后移到根号内,并使原式的值不变. 错解:原式=x2√·-1x√=-x√. 分析:由公式a=a2√(a≥0)知,根号外的负因式要移进根号内且保持原式的值不变时,需在根号外添加一负号.如-4=-(-4)2√. 正解:由题意可知-1x>0,∴x<0. ∴原式=--x-1x√=-(-x2-1x √=--x√. 3.计算2√÷3√…  相似文献   

8.
( a ) 2 =a( a≥ 0 )和 a2 =|a|是二次根式中两个很重要的公式 ,是运算法则的基础 ,在应用中必须弄清它们的异同点。上述两公式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呢 ?一、它们的定义不同。基本公式 : .( a ) 2 =a( a≥ 0 )。 . a2 =|a|=a( a>0 ) ,0 ( a=0 ) ,- a( a<0 )。强调注意 :1.两个公式中字母 a的取值范围不同 ,公式 中字母 a≥ 0 ,即 a是非负数 ;而公式 中的 a可取一切实数。例如 :等式 ( 2 x- 3) 2 =2 x- 3成立的前提是 2 x- 3≥ 0 ,即 x≥ 32 ,因为只有满足了这个条件 ,2 x- 3才有意义 ;而等式 ( 2 x- 3) 2= |2 x- 3|恒成立 ,即无论当 2 x- 3>0…  相似文献   

9.
一、在二次根式的定义“一般地 ,式子 a (a≥ 0 )叫做二次根式”中 ,条件 a≥ 0常被命题者作为隐含条件放置在题目中 ,若不注意挖掘 ,要么对问题一筹莫展 ,要么导致错误的结论。例 1 .阅读下面一题的解题过程 ,请判断是否正确 ?若不正确 ,请写出正确的解答。已知 a为实数 ,化简 - 1a。解 :- 1a=- aa2 =- aa 。(2 0 0 1年北京宣武区中考题 )分析 :由于题中仅告知 a为实数 ,没有明确 a的正负性。为了化简二次根式 ,必须从 - 1a中挖掘出 - 1a>0 ,即 a<0 ,因此 ,上述解答忽视了隐含条件的挖掘而致误。正解 :∵ - 1a有意义 ,∴ - 1a≥ 0 ,即 a<0 …  相似文献   

10.
二次根式化简的题目中 ,某些条件常在题目中隐含着 ,致使某些同学解题时感到困难 .怎样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是解题的一个难点 ,如何突破这个难点 ,正确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呢 ?最根本的是要深刻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代数》第二册是这样定义的 :式子a(a≥ 0 )叫做二次根式 .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 :1.如果己知式子a是二次根式 ,那么被开方数a一定是非负数 ;2 只有当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时 ,式子a才叫做二次根式 .由定义可知二次根式aa ≥ 0 .例 1 化简根式 -a3 =.分折 根据二次根式的概念可知 ,被开方数应该为非…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在学习二次根式乘法时,由于对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对法则理解不透,往往产生误解,本文举例进行分析,以帮助大家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增强解题的准确性.例1化简:((1-x)(x-2)~2)~(2/1)错解:原式=(1-x)~(2/1)·((x-2)~2)~(2/1)=(x-2)(1-x)~(2/1)分析:因已知根式有意义,所以(1-x)(x-2)~2≥0,而(x-2)~2≥0,故有1-x≥0,即z≤1,x-2  相似文献   

12.
二次根式的题型变化多样,往往需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采用一些技巧.现介绍几个常用技巧,供解题时参考.1.发掘隐含条件例1已知y=x-2√ 2-x√ 8,求代数式x yx√-y√-2xyxy√-yx√的值.解由已知得x-2≥0,2-x≥0 得x=2,从而y=8.原式=x yx√-y√-2xyxy√(x√-y√)=x yx√-y√-2xy√x√  相似文献   

13.
一、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a1/2(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注意点:在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分式等代数式,但必须注意,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a≥0是a1/2为二次根式的前提条件,如51/2,x2+11/2,x-11/2(x≥1)等都是二次根式,而-21/2,-x2-11/2等都不是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正咏哥(风趣地):各位朋友大家好!这里是"咏乐汇"。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学界的两位大师"(a~(1/2))~2"与"a~2~(1/2)"(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你们发现没有?二位无论是身高,还是长相、打扮,简直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都是"二次根式"家族的成员。片段一身份确认(?)抢先开了口:我是"二次根式"家族的成员!因为我们二次根式家族的成员都有一个特点:根号帽子"(?)"下的被开方数总是一个非负数。你看我帽子"(?)"下的a~2无论a取何值,始终是一个非负数,所以我((?))当然是二次根式家族的成员。((?))~2接着说:我也是二次根式家族的一员。因为我较调皮,自小家族里的长辈就给我带了一把长命锁(附加条件:a≥0)。其实,某些场合下(如二次根式的计算题)你看到像我"((?))~2"这个模样的式子时,本身就包含着一个隐含的条件(a≥0),在有些场合(如解答类题目)下非得结合我的"长  相似文献   

15.
1.用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非负性进行夹逼例1 已知x是实数,则的值是( ) (A)1-(1/π). (B)1 (1/π). (C)(1/π)-1.(D)无法确定. (第十四届“希望杯”) 解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非负性知, x-π≥0,且π-x≥0, 即 x≥π,且x≤π, 所以 x=π.从而原式=0 0 (π-1)/π=1-(1/π), 故选(A). 2.用两非负数和为零进行夹逼  相似文献   

16.
二次根式中主要难点是正确理解与动用公式 :a2 =| a| =a  ( a≥ 0 )- a  ( a <0 ) ,实际运用时 ,则要牵涉到对字母取值范围的讨论 .为此在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公式中的 a可以是任意实数 ,a2是非负数 ,a2也是非负数 ,它是 a2的算术平方根 .2 .在化简时 ,一定要弄清根号内字母 a是正值 ,0 ,还是负值 .3.动用公式 a2化简二次根式的一般步骤 :( 1)去掉根号及被开方数的指数 ,写成绝对值的形式 ,即 a2 =| a| .( 2 )去掉绝对值的符号 ,如果已知 a的符号 ,则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简 ;如果不知道 a的符号 ,就应分 a≥ 0 ,a <0两种情况分别表示 …  相似文献   

17.
已知一个等式求多个未知数的问题,学生解题时,感到比较困惑,其实这类题目往往无外乎以下几种情形.一、两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互为相反数例1若a,b为实数,且b=a2-1a 11-a2 2,求ab的值.分析仔细观察,已知等式中的两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互为相反数,所以有这两个被开方数相等且等于0.解∵(a2-1)与(1-a2)互为相反数,又∵a2-1≥0,1-a2≥0,∴a2-1=1-a2=0,∴a2=1.又∵a 1≠0,∴a≠-1.∴a=1.∴b=01 0 1 2=1.∴ab=1.二、可以化为几个非负数相加得零的形式下面的两个性质是常用的:若a≥0,则|a|,a2,a均具有非负性.如果|a| a2 a=0,一定有|a|=0,a2=0,a=0.…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二次根式时,部分同学常将(a)2与a2混为一谈,误认为(a)2=a2,其实,二者并不一样,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辨析:1、写法不同:(a)2中平方在根号外;而(a2)中平方在根号内。2、读法不同:(a)2读作a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a2读作a的平方的算术平方根。3、运算顺序不同:(a)2是先求a的算术平方根,然后再求这个算术平方根的平方;而a2先求a的平方,再求a2的算术平方根。4、取值范围不同:在(a)2中,a的取值范围是非负实数,即a≥0;当a<0时,无意义;而在a2中,a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5、结果不同:(a)2=a(a≥0)(a2)=|a|=a(a≥0)-a(a<0)在具体计算时,(a)2(a≥0)…  相似文献   

19.
在二次根式一章中 ,出现的概念和性质 ,若不正确理解 ,就容易出现错误。下面将同学们常出现的错误 ,举例剖析。例 1  2 5的平方根是多少 ?错解 :2 5的平方根是± 5 .剖析 :此题型在中考试题中常常出现 ,同学们把 2 5的平方根误理解为 2 5的平方根 ,忽视了 2 5和 2 5是不同的两个数。正确 :2 5的平方根是± 5 ,即± 2 5 =± 5 .例 2 把m - 1m 中根号外面的m移到根号内 ,并化简。错解 :原式 =m2 × (1m) =-m .剖析 :本例的化简是逆用性质a2 =|a| (a≥ 0 )。同学们化简时误认为m≥ 0。忽视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m <0。因此m不能直接…  相似文献   

20.
在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a~2)~(1/2)=|a|=(a(a≥0) -a(a<0)) 化简二次根式时,关键是确定a的符号,而这一步判断的准确性依赖于对化简条件的不同形式的正确处理。本文就中考试题中化简条件的一些常用变化形式与判断方法作一些介绍。 1.以不等式形式给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