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论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较系统地阐述了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大学生出现不诚信记录的原因,同时提出面对诚信危机,应弘扬传统诚信美德,重视加强诚信教育,丰富诚信实践,真正培养具有信用资质、诚信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成熟的国际市场的环境是高度信用化的,而一个缺乏信用保障的市场是效率低下且充满风险的。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规则和生命线。大学生将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角,教育大学生要具有诚信的美德,是塑造大学生具有高尚情操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诚信自古是人们推崇的美德。目前,高等学校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考试作弊、拖欠费用、不按时还贷和其他日常行为等方面。这些现象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信用状况有密切关系。大学生的可塑性极大,各高校要加强诚信教育,用法律、道德约束大学生的诚信缺失行为。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大学生诚信就业状况并不十分乐观.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反映.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一整套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道德熏陶.加强诚信宣传和培育诚信美德,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同时建立对大学生就业主体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加大人们的失信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大学生诚信就业状况并不十分乐观。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反映。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信的氛围,用一整套信用机制来约束缺乏诚信的行为。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道德熏陶。加强诚信宣传和培育诚信美德,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同时建立对大学生就业主体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加大人们的失信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讲“民无信不立”。诚信也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中必备的经济伦理理念,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就没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美国经济学家考埃特认为:“良好的信用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德国的马克斯·韦伯认为,它是能给人带来实际好处的美德。然而在当今社会,市场信用缺失现象大量存在,受此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失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如果其诚信发生问题,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势必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有相当影响力的群体,它能对未来中国的信用环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高校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改变大学生的失信行为,让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8.
传统诚信美德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诚信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包含着丰富的诚信理念、诚信规范。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诚信美德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给予大学生诚信教育丰富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形式,增强诚信教育的历史文化厚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令人担忧,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构建大学生信用体系,是当前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调研,在对当代大学生诚信及信用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信用素质的对策和建议:完善校园诚信教育环境,强化信用意识;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大力完善诚信监督机制;建立完备的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校园诚信是达成大学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是大学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同时要致力于教材外诚信教育资源的开发.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该纳入学校制度化的教育体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道德观对学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构建大学生诚信共建机制,在实践中推进大学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诚信危机剖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道德失范现象,本文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深入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诚信教育应加强信用教育、规则教育,并将其转化为大学生自身道德良知的觉醒与道德情感的内化。通过教育者有步骤地实施道德认识、情感、行为三位一体的教育计划,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举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如考试作弊、恶意欠费、背信违约、弄虚作假、虚荣攀比等。针对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和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提出了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诚实守信是个人立身之本。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伪造履历、破坏图书、拖欠助学贷款、考试作弊等缺乏诚信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要通过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充实诚信教育内容,改进诚信教育方法,加强校园文化和道德实践基地建设等措施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4.
价格欺诈行为的泛滥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现象,它在本质上背离了诚实信用原则.遏制价格欺诈行为的根本途径在于恪守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保障机制、道德保障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规范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更高一级的信用经济迈进.  相似文献   

15.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诚信问题非常严重,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悖,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符。因此,必须加强诚信教育,建立信用评判体系和信用档案,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诚信素质。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育考试“零作弊”的实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在各大高校中已然成风,高校需要根据学生作弊的新特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坚持过罚相当的做法并加强对作弊后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以真正实现考试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正规的学历证书考试,考试环节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考生的质量和社会信誉,然而在自学考试过程中,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作弊现象发生。为此本通过对各类作弊现象的分析,找出作弊现象的影响因素,通过影响因素找出了作弊现象的应对策略,希望对成人自考工作以帮助。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博弈论,考生之间的囚徒困境博弈使得考生尤其是绩优生陷入"不作弊即吃亏"的心理怪圈,混合策略的监考博弈与处理作弊行为的动态博弈揭示了影响考生作弊行为及监考教师处理作弊行为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应对考生加强诚信教育,进行诚信激励;应对监考老师进行监考激励,减小其秉公处理作弊行为的机会成本,鼓励其树立良好的职业声誉。  相似文献   

19.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践行“以德治国”方略,必须恪守诚信。当前,我国诚信缺失严重,实践以德治国.必须重铸诚信。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存在着许多作弊现象,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用人单位重学历轻能力、自考考试制度设计不合理、处理考试作弊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及考生缺乏诚信等原因。要解决这些弊端,应纠正用人单位唯学历是从的做法,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加快立法进度,加强道德教育,加大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弊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