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泰晤士报》招考记者,该报总编主考。第一道试题是让应考者从楼下踏着台阶一步一步地走上楼来。到了楼上的总编室,总编问:“你从楼下到我的办公室,一共走了多少阶台阶?”应考者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某报举办了一次创刊五周年茶话会,说是“清茶一杯”,但实际上是案头桌上堆放着五颜六色的可供吃喝的玩艺儿。记得半个多世纪以前,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也遇着过五周年庆事,他是怎样做纪念的呢?请看韬奋在《〈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预告》中的介绍:“这是本刊第五卷的末了一  相似文献   

3.
<正>电视节目无人买单的尴尬牵制着电视媒体的发展步伐。当观众能从新媒体、手机端更便捷地得到信息服务,与电视节目的"约会"效应就大为削弱。那么,是观众没有电视需求了?还是我们没有提供适应观众需求的电视节目呢?民生新闻栏目《帮帮团》一直希望在实践中找寻答案。现代信息学的一个重点是信息的有效送达。怎样实现新闻节目对电视观众的有效送达呢?  相似文献   

4.
《思想者》是《中国青年报》唯一的一块思想理论副刊,它肩负着“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的重要使命。在当前报纸副刊整体面临困境之时,怎样办好一块思想理论副刊?如何让理论副刊走向大众,贴近青年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李晓晔 《传媒》2002,(10):14-17
《故事会》是一本小刊物,32开,骑马钉,与当下国内流行的“国际版”大异其趣。它的编辑部也非常小,从创刊到现在,编辑部人员一直维持在10个左右。为什么不改成大开本呢?《故事会》的编辑们笑答:因为我们所做的只是小草的事业,默默生长,却满眼青绿,装点着老百姓的视野。然而,《故事会》又  相似文献   

6.
感觉就是新闻 1990年11月,北京市征兵办的一位同志在电话中向我介绍情况时,其中说到:昌平有些小情节。我忙追问:什么情节?他说有一宋家弟兄四人争着报名参军,我说弟兄四人年龄层次相差很大,怎么一齐报名参军呢?他说弟兄四人同年同岁,是一胎生的。我感觉到这是一条新闻。1989年初,我在江苏无锡采访时,巧遇某部中尉助理员李林书的妻子王健一胎产下四子,在当地引起轰动。我赶去采访了李林书夫妇,也就四胞胎现象访问过有关医学专家,据他们介绍,一胞四胎现象罕见,按《西林定律》计算,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7.
前不入某报举办了一次创刊五周年茶话会,说是“清茶一杯”,但实际上是案头桌上堆放着五颜六色的可供吃喝的玩艺儿。记得半个多世纪以前,邹韬奋先生主编的《生活》周刊也遇着过五周年庆事,他是怎样做纪念的呢?请看韬奋在《<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预告》中的介绍:“这是本刊第五卷的末了一期,下一期便是第六卷第一期——也就是《生活》五周年纪念特刊。常人有所纪念,大概是大家聚拢来大喝大吃一顿,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效忠于自己肚皮的纪念方式是没有什么意思的;有的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春日里,我与《新少年》杂志的总编李英敏同志,面对面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听他讲述着——辽宁《新少年》杂志1987年末的订数不到30万份,几乎跌到了历史最低水平。然而,第二年竟出现了奇迹,《新少年》订阅  相似文献   

9.
李长之在《西晋大诗人左思及其妹左芬》一文中说:"至于左芬的下落,我们更不清楚。可能她是在贾后残害杨皇太后时就已经死了,因为她是接近杨后的……况且贾后又是忌刻狠毒的妇人,很可能左芬也死于此难了。这时是公元292年,距她入宫已二十年,如果我们的推测合理,她大约死在四十岁左右。"李先生的这个推测究竟怎样呢?可以说是不太合理、不太准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三十年代初新发现的《左棻墓志》不利于李先生的推测。李先生此文发表于四十年代末期,当时《左棻墓志》已发现了十几年,李先生的观点与《墓志》所载相距甚远,可能是李先生未注意到《墓志》这一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0.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里记述了一个杉骨峰阻击战中端着刺刀连风带火扑向敌人而英勇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李玉安。时过40年,老作家万没想到,这位“烈士”居然出现在他面前。作家的“误笔”是怎样造成的呢?原来,李玉安扑向敌人后,从敌人的尸堆中找到一支卡宾  相似文献   

11.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女性的危机》(辽人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它是否是一本具有不同凡响的洞察力、无与伦比的书呢?它是否是“自我解放”的小说,“唤起了一代人觉悟”的书呢?以致“西方妇女人人喜爱,竟然达到了人手一册”的地步呢?不!它不是一本货真价实的  相似文献   

12.
《咬文嚼字》创办于1995年1月,32开48面,月刊。这是一份典型的小刊物。在刊物的茫茫林海中,这样的小刊物怎样谋求自身的发展呢?回首十二年的办刊历程,《咬文嚼字》办刊人的体会是: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同样,刊物也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相似文献   

13.
早在2001年的5月,我们的心情就兴奋起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纪念日越来越近了。怎样写这个重大而庄严的报道呢?整整一个月里,我总是在采访间隙中认真思考选题,一时竟不知从何处落笔:我琢磨着,题材重大,也要写得很有人情味。我认为,应当写人,写有血有肉的革命者。那么在众多光辉的革命者中写作切入点在哪里?依据我们《新民晚报》的传统风格与手法,切入点应当小而具体。还要考虑到共产党80年的光荣历程,所以这个具体的切  相似文献   

14.
路遥去了!那么突然的,不给他的读者一点心理准备时间。想到那天听到朋友传告消息时发出地惊叹,那一定是少有地失态——虽然我们都不认识路遥。 何必非认识路遥呢?《人生》不是他的精神履历吗?《惊心动魄的一幕》不是他的气势吗?还有那真诚的《在困难的日子里》,不是他灵魂深处的倾述吗?这,对于读者,更是路遥——因为他是作家。在人的路遥刚刚离去,亲近的朋友们便归拢他的心血果实,排成一册《路遥中篇小说代表作》(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使我们得以重新和他一块儿交谈、一起回味、一道思索……路遥以他不灭的灵魂,再次回到我们中间。  相似文献   

15.
在广州街头,每逢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就会有人想到打电话给“76887”。这个号码是《读者今天来电》专栏的专用电话。这个专栏是怎样办起来的呢? 去年年底的一天,羊城晚报一版的一位编辑,接到读者的一个电话,反映他的住所被脏水浸泡了,长期得不到解决。这位编辑放下电  相似文献   

16.
《图书发行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或本刊)已经走完了十年的路程。下一步怎样走?这是当前广大图书发行工作者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过去的十年,《研究》在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教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协办省店和广大图书发行工作者的支持下,一直健康地发展着。特别是近几年来,刊物越办越好,在国内出版发行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国外也有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汉时期的刘向,是一位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和目录学家。我们已经知道的是,他曾校阅群书,撰成我国最早的目录学专著——《别录》。那么,他在进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编辑思想呢?他的这份重要遗产对于我们今天的编辑工作又具有什么意义呢?《论“辨章学术”——中国古代编辑思想史论之三》专门研讨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这个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普通人——这一点上,他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是一样的——怎样成就为一位伟大而功垂千古的巨人的呢?固然,以前颂扬毛泽东的书籍是多如牛毛的,但多是罩着一层“神”的光彩,人们需要更客观地了解毛泽东,从而更科学地思索当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楚氾 《军事记者》2003,(8):18-19
☆《解放军报》的创办人之一、首任总编辑欧阳文中将,已于2003年初夏的一个上午永远离开了我们,时年92岁。他有着怎样光荣的一生,他为军报的建设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请看楚氾的《他将永载军报史册第一章》。  相似文献   

20.
一常常有人问及:如今的《小说月报》与二三十年代的《小说月报》有无关系?更有人干脆说:《小说月报》是二三十年代创办的刊物,几十年延续下来,真不容易! 每当遇到这样的发问,听到这样的议论,作为《小说月报》的一个负责人,我的心河里就翻卷起阵阵波澜,久久不能平静:人们何以会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发出这样的议论?应该怎样回答,才算圆满、正确,才能令人满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