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坚 《物理教师》2003,24(7):13-13
题目 如图1所示,弹簧的一端悬挂一物体,另一端用手固定,则放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 观点1:物体的瞬时加速度为零。 理由:放手的瞬间,弹簧没有收缩,弹簧弹力不发生突变,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物体受力情况与放手前相同,所以物体仍处于平衡态,物体此时的加速度为零。 观点2:物体的瞬时加速度为g。  相似文献   

2.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用一水平恒力F推物体,持续作用ts,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在这段时间内()A.F对物体的冲量为零B.重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C.合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D.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2.将一张纸条平  相似文献   

3.
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斜面的摩擦系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设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α,由运动方程mgsin θ-μmgcos θ=ma可得α=(sin θ-μcos θ)g。上述结果表明,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相似文献   

4.
庄盛文 《中学理科》2004,(11):12-13
一、雷区 1 在位移s内 ,F是恒力才能直接应用公式【例 1】 一物体滑上一光滑的水平面上 ,物体的初动能为 5J ,现用水平恒力F推此物体 ,作用一段时间t1后 ,物体的动能变为 10J,就在该时刻 ,F的方向突然换成相反的方向 ,再经过一段时间t2后 ,物体回到出发点 ,问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为A 5J  B 0J  C 15J  D 2 0J错误解答 :因物体又回到了出发点 ,物体再所求时间内的位移为零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力F对物体做功为零 ,故物体的动能的变化量为零 ,所以物体动能为 5J,答案为A .错因分析 :错因在于没有真正掌握应用公式W=Fscosθ直…  相似文献   

5.
<正>一、重力概念的引入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只是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种表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上或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在研究重力的大小时,往往需要把研究对象的重力集中在重心处,等效为一个质点。基于等效思想,地球的重心等效为地球的球心,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的重心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分布不均匀物体的重心除与物体形状有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和解答一些有关万有引力问题的题目时,常会应用物体的引力势能去处理问题.通常所用的物体引力势能的表达式为Ep=-GrMm,这是指选取离地球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时,物体在地球外部空间的引力势能,其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M为地球质量,m为物体质量,r为物体距地心的距离.当物体在  相似文献   

7.
运动斜面上的物体(如图1),依靠物体和斜面间的相互作用力,使物体相对于斜面静止的现象,在力学中称为物体的自锁现象。那么,运动斜面的加速度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产生自锁现象呢? 物体A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B上。设物体与斜而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斜面B沿水平方向以加速度α作直线运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重力mg,方向坚直向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承力N,方向垂  相似文献   

8.
力学题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解题思路为先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一下总的情况,再以单个物体为研究对象分析物体间的情况.下面根据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同分别应用整体法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9.
正考点1力的概念例1(2013年内江市中考题)如图1所示,用球拍击球时,如果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解析:球拍击球时,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到球拍给的一个力,所以球是受力物体,球拍是施力物体。如果以球拍为研究对象,那么球拍是受力物体,球是施力物体。答案:球拍球  相似文献   

10.
题型一:单个物体具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设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体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即F=mg ma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mg。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相似文献   

11.
1.在位移s内,F是恒力才能直接应用公式W=Fscosθ 例1 一物体滑上光滑的水平面,物体的初动能为5J,现用水平恒力F推物体,作用一段时间t1后,物体的动能变为10J.此时,F的方向突然换成相反的方向,再经过一段时间t2后,物体回到出发点.则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为( ) (A)5J. (B)0J. (C)15J. (D)20J. 错解 因物体又回到出发点,物体的位移为零,所以该过程中力F对物体做功为零,故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为零,所以物体末状态的动能为5J,选(A). 分析 在公式W=Fscosθ中,F必须是恒  相似文献   

12.
涉及到弹簧的连接体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抓住典型问题,以点带面对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原倍的题效果。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一根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让物体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欲使物体在振动中不离开弹簧,其振幅不超过多少?解析物体和弹簧的分离条件是: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为零。临界分离位置应在最高点,物体所受的回复力为mg,由简谐运动知识得mg=kAm,Am=mkg,所以A≤mkg。拓展1上题中若让物体作振幅为A的简谐运动,物体对弹簧的最大压力是物体重力的1.5倍,则物体对…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讨论物体稳定性,着重讨论靠墙物体稳定性,两接触物体间相对稳定性,物体作圆周运动时的稳定性三类问题。目的是为从事生产建设的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生产设备损坏,作出理论性指导,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一、靠墙物体的稳定性 靠墙物体稳定时,即不能平动,也不能转动,故应满足下列方程组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相似文献   

15.
动量是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运用动量守恒定理可以简捷地解答许多物理问题。可应用条件是什么,应用范围是什么,许多学生模糊不清,为此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动量的有关概念和定理。一个物体的质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称为该物体的动量,通常用字母p表示,动量为标量m与矢量v的乘积,所以是矢量:p=mv对于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系统内的物体彼此之间的作用力是内力,系统以外物体作用于本系统中物体的力是外力。当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的动量不变,这是一个物体的动量守恒定理。当物体系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时,该物体系的总…  相似文献   

16.
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问题,是动力学中基本和典型的问题,下面作一些比较全面的分类讨论。设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运动时的速率为v,传送带足够长。一、传送带水平:设物休初始在左端A1.传送带静止物体有初速度向右为v0,如图1,则物体向右作加速度为a=μg的匀减速运动。2.传送带顺时针转动①物体初速度为零;如图2,物体从A点先向右作加速度为a=μg匀加速运动,到某点C,速度达到v,再以速度v作匀速运动至右端B。②物体初速度向右为v0:如图3,如果v0=v,物体从A点一直以v0作匀速运动至右端。如果v0>v物体先从A点以初速度为v0加速…  相似文献   

17.
稳度是把物体翻倒的难度。某物体的稳度大即是翻倒它的难度大。物体稳度的大小是可以用翻倒它时用的功的多少来描述的。 设AG是物体重心G所在的铅垂线。过AG作物体的剖平面垂直于物体的底面一边(距G最近的边)垂足为B。作直线BC||AG使BC=AG。若把物体向AB的方向翻倒,则G要沿着以B为中心以BG之长为半径的园弧(D为园弧与BC的交点)移动。G移动到D后,则物体自动倒下。在这个过程中G升高了一段距离CD。(如图)。所以翻倒此物体所用的功y可用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18.
1.用动量定理例1 将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v0。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物体在运动过程申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运动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A,物体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求物体上升过程所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在“机械能”一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如图 1所示 ,质量相等的三个物体A、B、C用一根柔软轻绳通过两个定滑轮连接 ,定滑轮间距离为L ,当物体下落高度为多大时 ,物体C的速度最大 ?人们一般是这样分析的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图 1时 ,即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最大 .那么物体C何时所受合力为零呢 ?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直在争论 :其一是 (如图 2所示 )∠MCN等于 1 2 0°时MC、NC两绳拉力的合力等于物体C的重力 ;其二是物体C在此处受到的合力根本不是零 ,原因是物体C从O处加速下落 ,物体A、B分别加速上升呈超重状态 ,则MC、NC拉力…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体积,就是它所占空间部分的大小。为了度量物体的体积,就要预先选择一个单位体积作为标准。如图1所示,若以左边物体为体积单位,则右边物体所占的空间部分是其16倍,我们就说该物体的体积数是16,或说它的体积是16体积单位。通常,我们取棱长为单位长度的正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