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岑巩素为滇楚锁钥、黔东门户,地理位置显要,为贵州文化先发地之一。其自西汉至北宋间的建置归属大致经历西汉至刘宋的无阳县、萧齐的西平阳县、南梁至南陈的夜郎郡、隋的辰溪县、唐至北宋中期的奖州(业州、舞州)及北宋末期的思州。文章以朝代为脉络,在爬梳岑巩地区的建置沿革基础上,辨讹了西汉至唐初、唐末至北宋时期岑巩地区的建置沿革,纠正了岑巩地在这两个时期的错谬,并辨析了岑巩与思州的历史联系与区别。考其建置沿革,可明晰中央政权与黔东地区的深入互动及黔东地区从“边地”到“内地”的转化与国家大一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平安县的建置沿革多变复杂,历史悠久,是青海省最早建县的地区之一。原名安夷县,后为平戎驿,今为平安县。至今约有二千多年的文字记载的历史。 据郦道元《水经注》云:“水出县东南勒姐溪,北流,经安夷城东,而北入湟水”。勒姐溪原为勒姐羌居地,因得名。 平安县是古代内地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南线重镇之一,亦为赴西藏“唐蕃古道”的  相似文献   

3.
宋代的宜州处于广南西路西北地区,相当于今之广西河池地区大部和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南部之地。宜州是西南诸蕃与中央王朝联系的中间交接点。自西汉王朝在该地区开建制之端,历代均有建制。当赵宋王朝在西北边事紧张、国力极弱之时,宜州成为宋王朝开发、经营西南地区的前沿阵地。此时宜州建制得到空前的发展,弹丸之地有羁縻州十六,县六十三;宋王朝还曾以该地为主体,单设路级行政单位黔南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古文献资料和考古文物材料(印章),从王府官系统和县级基层官系统两个方面阐述了西汉长沙诸侯王国的职官建置情况,以期从一个侧面认识西汉政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陕州因"陕"而名,陕字,本作"陝",意为山阜裹夹,行踪隐蔽。"陝"当是战国中晚期秦人东进,夺取崤函过程中形成的地名概念,其含义不仅包含这一带的地理地形,也包含秦人逾"陝"而东的人文形象。陕州的建置沿革分为4个时期:先秦的部族、方国、封国时期;秦代至北魏的陕县统辖时期;北魏至明清的陕州统辖时期;民国至今的陕县、陕州、陕州区统辖时期。陕州建置沿革变迁中,政治和交通因素一直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太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有着近2500多年的历史。"太原"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但只是作为地区名出现。战国后期,"太原"才成为建置名出现。又因为晋阳是太原郡的郡城和后来太原府的府城,所以晋阳也兼称太原。西汉初期太原郡下辖31县,后来辖境逐渐缩小,县的数量也经历了多次变化,到东汉后期已减至16县。  相似文献   

7.
澳门位于广东省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三角洲的南端,三面环海,大约在北纬22°10’、东经113°35’左右,与珠海市相连。其北距广州145公里,东距香港78公里。极佳的地理位置,使它由一个小岛,逐步发展成连贯中西贸易的国际商埠。本文拟对其地名的由来与建置沿革作一介绍。现今的澳门地区由函仔(也称鸡颈)、陆环(即九澳)两岛与澳门半岛(包括青洲)构成。它原是一个海中的小岛,后因西江上游带来的泥沙冲积成一道南北方向的沙堤,使该岛成为与大陆一径相连的陆连岛。它的面积从最原始的大约2.78平方公里,增长到最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铸造于五代周广顺三年(953年)今仍岿然屹立在沧州市东南20公里旧州镇的沧州铁狮子,虽历经千年沧桑巨变、风雨侵独,然其昂首瞋目、震怒若吼的雄风至今仍使观赏者惊叹不已.这尊傲视八荒的雄狮不仅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造工艺的高度成就和灿烂文化,而且也是古沧州的“铁”的历史见证,早已为世人瞩目、闻名全国.至于《水浒传》里林冲刺配沧州的故事,数百年来广为流传,更是家喻户晓.然而,对于湮没于1481年历史长河之中的历代沧州及沧州古城的变迁,则恐怕鲜为人知了.为此,笔者据正史《地理志》等古今史志文献的记载,并经反复推敲考订,撰写拙文以记之,就正于读者和方家.  相似文献   

9.
黔省西南地区自战国迄于西汉为古夜郎国境.夜郎之得名,《安顺府志》以为其境有夜山、郎山.夜山为南、北盘江之分水山;郎山即老郎山,在郎岱西北盘江畔.今人汪应梁、史继忠先生认为夜郎乃越语“於骆”之音译.系“於骆越”种族称谓.①换言之.夜郎人即“於骆越”.合考二说.各得本末,即以越语呼之为“於越”,以汉字异书之为“夜郎”,再拆而名夜郎人所居之山.则有夜山、郎  相似文献   

10.
兖州兴隆寺、塔建置沿革及名称演变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兖州兴隆寺之名最早见于隋代仁寿二年(602),名为“普乐寺”,是隋文帝诏令第二批在全国建塔安置佛舍利的五十三(一说“五十一”)个州寺之一。该寺院于唐中宗神龙元年(705)二月改名为“中兴寺”。于神龙三年(707)二月复改名为“龙兴寺”,是该寺院沿用时间最长的寺名。自此,该寺与全国八十一州所置“龙兴寺”一道,成为该州地方官府于国忌日举行行道散斋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该寺院在元代初年曾经因兵乱被焚毁。明代初年该寺院重建之时,因政治原因改名为“兴隆寺”。在明代,该寺院仍然是当地寺院和僧侣管理机构“僧纲司”所在的重要寺院。该寺寺塔首度修建于隋代仁寿二年,以安置朝廷颁送的佛舍利。现存之塔基与唐代成通十一年(870)十月所造立之“朱常庆等《陀罗尼经》幢”之间有一定关系,故其基座甚至基座之上的若干层塔身,也可能是唐代甚至更早的遗物。现仍保存在兖州市博物馆的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2)正月龙兴寺残碑中亦提及寺塔,故可以推断,唐至五代时期,该寺院始终存在着寺塔。宋代嘉祜八年(1063)再次建塔。该寺塔于清康熙年间因地震被毁,在对基本保持完好的下部七层稍作修整后,再于其上修建石栏和六层子塔,形成现在所见寺塔之形制。  相似文献   

11.
演绎权之沿革及其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绎权是著作权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财产性权利,是对作品演绎的专有权。演绎权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演绎作品的创作和利用。在19世纪中期以前,作者的著作权控制主要限于对作品的大量复制。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英美法院逐渐赋予作者控制其作品被他人再创作的权利,直至系统地限制他人创作演绎作品的自由。当著作权扩张到演绎权时,对演绎权的保护优先关注的是对作者受合法保护的著作权利益的保障。演绎权的设立是著作权扩张史中重要的里程碑。设立演绎权的正当性可以从激励与接近之间平衡的关系加以认识,一方面,需要通过将著作权保护扩张到演绎权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激励作者创作;另一方面,也需要保障公众对作品接近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逐步形成了教育研究法。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化的迸步,面不断革新  相似文献   

13.
江西,传说九州时为荆扬之域,春秋战国时有“吴头楚尾,粤腹闽庭”之说,秦汉一统天下,始有明确而独立的政区建置,唐代因其建置名江南西道,遂简称为“江西”而沿袭至今.今天的江西,地处北纬24°29′14″至30°04′40″,东径113°34’36”至118°28′58″之间,国土面积166947平方公里,现有6个省辖市,5个地区,73个县,11个县级市,15个县级区.  相似文献   

14.
在这城市的高楼间,能在房前屋后觅得一处绿色就很是不易了,而我的窗前却独拥一棵柳树,于我是怎样一种惬意和满足。 这棵柳树是两年前种下的,那时,寒冬将尽,春还没到,几个园林工人在楼下的水泥地上挖出了一个个大坑,栽下了杯口粗细的一排排柳树,而有一棵恰好就在我的窗前。我先是惊喜,但继而一想,虽说柳树的生命力很强,可这毕竟是在城市的大街上,它能长成大树么?于这坚硬的土地上,于这闹杂的环境中,于这寒冬之时? 记得有一句谚语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那意思是说,春天到没到,看一看河边柳树就知道了,柳树发  相似文献   

15.
早在“二战”以前,英国就出现了文法、技术和现代中学分化三轨制的基础教育体系雏形。国家对三类教育的补助在不断增加,青少年的受教育机会也在扩大。战后,是教育大发展的时期,大量涌人校园的水平各异的学生使得教育体制混乱不堪。英国政府因此在1944年颁布了教育改革法令——《巴特勒法案》,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基础教育的“三位一体制”。其指导思想就是教育面向全体青少年,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一些师范院校已相继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法》课程.对教育研究法的历史及其发展趋势问题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教育研究法模式,探明新的研究方向.(一)教育研究法产生于何时?国内外许多教育研究法教材和专著均来能清楚地加以说明.我认为,教育研究法是伴随着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产生,以及教育实践的逐步深入,教育理论的逐步形成,而产生和发展的.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化的进步,而不断革新和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尽快地扭转教育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使高等教育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认真地研究教育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关系,科学地确立高等教育结构,使之与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发展。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广东在民国期间,争取地方扶持高等教育成效显著,一直处于各省的中上水平。本文在沿革述略的基础上,总结了广东高等教育地方化的若干规律性特点。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教会学校的沿革及其接管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清朝末年,特别是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英、美、法、德、意、比等国的传教士不断涌向中国,他们深入内地,办教堂、建学校,开始了文化侵略。湖北省是帝国主义列强进行文化侵略的据点之一。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武汉开埠以后,“基督教传教士很快办起学校”。早于一八六一年,武汉市便有了“教会义学”(为湖北省最早的教会小学)。同治十年(公元一八七一年)十月,美国圣公会派来中国传教的第一位主教文惠廉(中国姓),立学校于武昌云华林(最初创于武昌横街头)。他们  相似文献   

20.
最天真的警察也知道,取证不能仅仅以人们的证词为依据,尽管他对考证的理论一窍不通。同样,人们也早就知道,不可盲目地轻信所有的史料。人们早已有过这样的经验:发现为数不少的书稿伪造年代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