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否正确解读信息和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的关键,"解读"即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来理解"信息,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表征"就是学生审题并对题意深刻理解的过程.学生对信息、问题的正确解读与表征,就是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组织问题情境中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对有关信息进行区分和整理,明确信息是否与问题相关,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逐步形成问题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相当多的高中生在阅读中独立思考能力较弱,阅读能力不强.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疑"入手,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生疑、质疑、解疑,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识别信息、收集信息,还能筛选信息、评价信息,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生疑"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教育"深入推进,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究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对深化"互联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学生信息素养受个体、教师、家庭和学校层面因素影响,但这些研究多是基于横截面数据的横向研究,缺少以时序数据为基础的纵向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分析"互联网+"教学环境内涵及特征,从个体和家庭两个层面构建"互联网+"教学环境下初中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模型,并以513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近两年的跟踪研究。多层线性建模结果表明,"互联网+"教学环境下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家庭互联网接入情况和父亲学历对初中生信息素养水平有正向影响,性别、民族对初中生信息素养发展速率有显著影响,家庭收入对初中生信息素养发展速率有负向影响。学校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服务、重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和发挥家长及家庭环境积极作用等方式,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数学课堂,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互相配合,相辅相成的.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在互动中实现师生和同学的沟通、影响、补充.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发挥教学设计中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服务,要通过巧妙的设计来培养  相似文献   

5.
潘新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5):131-133
反馈是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影响信息再输出的一个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调控特征.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信息双向传递活动,教师输出"教"的信息,学生反馈"学"的信息,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机制.如何有效地利用反馈原理实施有效的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疫情期间,由于"停课不停学"的防疫政策,学生在家进行线上学习,班主任只能运用互联网手段对班级进行"云管理",同时肩负着信息统计、政策传达、德育教育、学习督导的重大使命.班主任工作需要运用"云办公"手段保证师生间信息传递.本文首先论述了疫情时期对班主任工作的影响与改变,其次阐述了如何运用"云办公"手段保证师生间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提供丰富、有益信息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因此,高校应从育人目标出发,加强有害信息的防御,强化学生浏览信息管理,重视学生浏览信息的引导和教育,加强学校信息研发与检索服务功能的指导,抵制和清除有害网络信息"污染".  相似文献   

8.
高中阶段知识更加综合抽象,对学生获取信息、理解并运用信息的能力有了更多的考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启发式"教学成为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常用方法,对学生生物学习水平和生物教学质量两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普及化、网络全面化以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随着国内国际新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各大高校对学生工作的深入研究,逐渐发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现代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针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学生工作中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学生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对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业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做了初步的描绘,提出中职学校"二阶段三课堂"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五边形模型.  相似文献   

11.
正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是数学思维中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数学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对数学信息产生共鸣的"最近发展区"的不同,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数学信息的传递,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这些信息,进行适当地分析处理,从而顺利解决问题.教学中的暗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之间传递知识信息、情感信息为中心内容的活动。"言传身教"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手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通过言语行为对学生传授信息,还要通过体态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体态语在语文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中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一.体态语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每个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素养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通过对全省"一村一"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解目前"一村一"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状况,从加强宣传教育,优化<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和建设良好的学校信息教育环境三个方面来阐述提升"一村一"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 1.近年国家电子政务工作重点的演变,由电子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服务转向基础数据库和资源共享共建. 2.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 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和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具体要求. 4.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三通两平台"的建设要求. 二、建设任务 1.教育基础数据库(三类数据库) 学生数据库: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籍信息、学习经历信息、学生资助信息和毕业就业信息等.国家对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编码.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国家强盛、民族进步的重要动力,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开展,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日益重视,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息与网络"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比较强的课程,利用网络在线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对"信息与网络"在线课程特点与创新创业的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被引入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地探究问题已成为共识.研究性学习倡导的自主、合作、互动的模式有助于改变高中思想政治课沉闷、枯燥的课堂气氛和"你讲我听、你写我抄"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着把一些"权力"下放给学生.比较典型的是由学生围绕一两个专题,收集相关的材料和信息,用所学的政治、经济、哲学等知识去分析解释并建构起正确的认识框架.在这一"放权"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发展的目标.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识字能力的发展制约着学生阅读和习作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及儿童智力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尽快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教育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可见,引导低年级学生尽快、尽早识字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识字的教学策略"与"识字教学原则"。(一)识字教学策略1.识字教学激趣方法应多样(1)以图片、实物引发兴趣,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线 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的结果,教学双方都给对方提供信息,教学活动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课堂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教学双方都为对方提供信息,教师的输出对学生来说就是信息的输入,学生通过感知、理解、归纳、记忆等活动接受、处理、储存、运用信息;学生的反馈作为信息输出对教师和其他同学来说又是信息输入.活动的每一步都是如此:信息的输入--转换--输出,通过反复、多项、多渠道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逐步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市439名农村初三学生中考科目选择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多数学生非常重视中考科目选择,但同时认为选考比较困难,尤其成绩较差学生认为难度更大,最大的困难是缺乏选考指导和信息资源。影响农村学生中考科目选择的外显因素有"学科兴趣与思维特长""外在支持和影响""未来专业和职业"及"任课教师";内隐因素指学生信息获取和计算能力、自我意识能力、选择后的认知协调和责任担当意识较弱。建议加强农村学生选择能力培养,丰富农村学生选考信息资源,加强农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强农村中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自学,就是指学生独立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锻炼品德的一种自觉的学习活动.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是关心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缺乏思考.然而,在现代信息日新月异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在有限的课堂不可能给学生太多的知识,大量信息要靠学生自己去领悟、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