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岩松 《现代语文》2005,(2):75-75,8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广泛推行,我校今年从高一开始试用新编苏教版语文教材。新的苏教版语文教材按模块编写,更注重人文性,一方血它要求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深入教材,研读文本,另一方面它又要求教师不拘泥于文本,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之间构建起多种多样的对话平台。可以说,“对话”是新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新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
"心灵对话"语文课堂是指在常态的教学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已有认知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中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本文从学生、教师和文本三个方面提出了建构"心灵对话"的语文课堂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必须走出以知识为核心对文本的肢解式剖析,走向语言和生命的对话。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言语的交流,更是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呼应。它包括“语文对话”和“教学对话”两个方面,前者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后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是在师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进行的,从而达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为了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对话,应探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话是教师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品德教学中的心灵对话是教师在与教材、自我进行深度对话后,引领学生与文本、与自我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这种心灵交流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渴望,能唤醒学生对生命的珍惜与欣赏,同时还产生着心灵感动心灵,生命点燃生命,灵魂塑造灵魂,智慧启迪智慧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问对话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理念的引入,对新世纪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对话教学已成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对话,是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搭建起与学生对话的平台,真正做到与学生倾心交流,使课堂上的对话有效、精彩呢?  相似文献   

8.
周文娟 《考试周刊》2014,(61):38-39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性,生本对话是学生与文本之间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焦点,其意义在于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构建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当前的对话教学中,不尊重学生对话权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潜心诵读、精心设计问题、挖掘学生生活体验等方式,为学生搭建与文本深入对话的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辑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对话者之一”,“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由此可见,新课标明确要求和倡导多元对话式阅读教学新策略。那么,什么是多元对话式阅读教学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表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使课堂充满智慧与激情,能让学生得到心灵的自由,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初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都明确地规定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对话的召唤力使当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运用而使它变得轰轰烈烈。但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阅读教学中的“伪对话”,这对我们真正认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一、阅读教学伪对话的表现及其危害所谓“伪对话”是指具有了对话的名义或形式,却不具备对话实质…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把对话理论引进了语文教学领域,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的过程就是倾听的过程,师生倾听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正如王尚文教授所说:“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因而,倾听,可谓是阅读教学的精魂,学会了倾听,可谓是把握了阅读教学的精魂。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倾听。  相似文献   

14.
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确,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对话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因为它不是一堆呆板的、僵死的符号,它由作者赋予生命,使语文学习更加精彩: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语文课堂教学,呼唤生命的“对话”。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构建对话教学的平台,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文本生动形象,使教师激情洋溢,使学生兴趣盎然,使对话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的对话,是平等主体间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是心灵的体验与感悟,是情感的激发与敞亮,也是主体间自主与合作、倾听与诉说的相互交融。对话型语文教学通过师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达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哲学家马丁强调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对话式教学,是师生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对话式教学,是唤醒生命、激扬生命、引导学生去展示生命力量的过程;对话式教学,是两个自主的人之间的会晤,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灵魂深处的激荡.  相似文献   

18.
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和文本的一个对话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这三者的多重对话,让知识在思想火花激烈碰撞的过程中得到传播。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分别从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以及学生、教师、文本的多元对话三个方面详细阐释快乐语文学习的途径,奏响和谐阅读课堂的主旋律。希望本文的观点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实践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大多“热衷”于对“对话教学”的教学运用与理论探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可见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学的“对话性”是很重视的。而所谓语文教学的对话性,或“对话型”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是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师生、生生、生本的交流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现象表现为:对话单一,学生疲惫地跟着老师跑,跟着问题转;对话脱离文本,让文本失去应有的魅力;对话肤浅,让课堂丧失生命的张力。这些对话教学的缺陷,极大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