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超 《课外阅读》2011,(9):298-299
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是《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新增的一个考点,“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这类题型一般置于第1I卷的第六大题中,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分值为3—6分。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是较高层次的语言运用能力,它综合了语法、修辞、逻辑等多方面的知识,是语文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曹国宾 《新高考》2007,(Z2):15-17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江苏2007年《考试说明》的新增考点。虽然这方面的内容往年高考已有部分涉及,但把它作为一个考点,在《考试说明》中单独而明确地列出来,在江苏是第一次,因此该考点的复习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视。一、考点解说(一)准确。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注意辨析同义词,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轻重合宜。2.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应颠倒…  相似文献   

3.
语言表达得体是指在运用语言时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场合、对象及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有意识地对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做出不同的安排、选择,使语言发挥最佳效果。纵观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语文试题,“语言表达得体”这个考点频频出现,有时单独设题,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工具,而数学语言则是数学教学中用特定含义的词语、符号、式子、图形进行表达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学生学好数学,师生间进行数学知识的交流、情感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准确使用数学语言,使数学语言的表达不仅要文明,和谐,流畅,而且还要求表达准确,简洁,生动,充满感情色彩。因此,要从多方面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述能力。  相似文献   

5.
[考点解说]汉语的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也不完全相同.常见的句式有: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反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常式句和变式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等.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和选择句式,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是人们运用语言的一种必需而有效的方法.所以,变换和选择句式是高考试题中一项常见而重要的内容.本考点主要要求能够准确的辨析句式特点,理解语言材料中各种句式的表达作用,根据语言实际的需要,正确变换和选择句式,以检测考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词语运用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词语进行理解、辨析、选择、品味、运用。词语运用的主要考点有:理解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选择、填写词语;品味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情达意的作用;找出并修改词语运用中的错误;积累常见的雅词、成语并能准确运用。解答词语运用题,要具备比较丰富的词语积累,能辨析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以及词语的深层含义、特殊意义,把握词语在使用范围、语义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的细微差别,理解词语在写人状物、抒情议论中所起的作用,明确词语间的搭配关系,灵活地运用,准确地答题。  相似文献   

7.
【高考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查要求】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扩充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压缩语段主要考查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考点解读】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求考生既具备准确提取语言信息的能力,又具备准确运用语言进行合理表达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8.
一、考点分析 所谓“扩展语句”,要求运用联想、想象、描写等方式,将几个词语或一个比较短的语句合理扩展为一个比较长的语句或语段,使原句内容更全面、更饱满,结构更复杂,表达效果更好。该考点主要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以及联想、想象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在题目设置上既有一定限制,又提供比较宽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几乎每年都会考到。在1999年高考大量削减语言基础知识题的情况下,这一测试点仍然保留着。结合前后的小语境而准确选择和使用近义词是一个很见语言运用能力的考点。解答这类题目时,一是要尽量吃透词义,能区别出近义词在表意和使用上的差异;二是要尽量把握好前后,在语言环境的制约下,选择恰当的词语。  相似文献   

10.
综观近几年中考语题,现代阅读中散阅读是重头戏,约占80%,其考点主要有:1。理解字词的含义及表达作用;2、理解字词的感情色彩和准确运用;3.分析关键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4.分析散的线索及常用表现手法;5.分析散所蕴含的哲理;6。体会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7.分析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笔法和形散神聚、以小见大等特点;8.欣赏中优美精辟的语言;9.联系自身实际表达个性化的感悟和获得的启示;10.与学过的课作比较,找出异同点;11.根据语境作合理的想象.仿写句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徐露明 《考试》2008,(Z2):27-30
【考点指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属于高考《考试大纲》中的"表达应用"范畴,能力层级为D级。语言准确,要求用词能完全表达概念的内涵,切合语境与对象,涉及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的要求。语言鲜明具体指的是遣词造句语意明确,条理清楚,能够把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告诉读者,给人以清晰的印象。它是就表达观点、态度而言的。表达的时候观点要明确,色彩要分明。语言生动是就表达效果来说  相似文献   

12.
语言风格     
考点分析关于该考点的现状及命题趋势在诗歌鉴赏部分,高中语文《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分析文学语言对于表达文章主题、塑造形象的作用和好处,分析语言表达运用的得失,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及语言风格等等。  相似文献   

13.
能够根据语境辩析词语的音义,能正确使用词语 【考点说明】该考点讲的是理解和运用词语。理解要根据语境,就是说要根据词语所在的句子以及上下文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对词语作动态的理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考点对考生的具体要求是: 1.辨析词语中汉字的读音。不少汉字是多音字,(如“行”、“长”、“朝”)但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是唯一的。 2.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词语除了一词多义之外,还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之别,有时还有特定的修辞义,只有通过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解释。 3.选用词语要准确。主要是注意词义的细微差別,如语义的轻重、语气的强弱,准确地传情达意。 4.要准确地把握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 5.要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做到褒贬、庄  相似文献   

14.
【考点说明】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是语法问题也是修辞问题。这一知识点的考查主要有以下题型 :①选择恰当句式与上下文衔接 ;②根据所给句子的句式仿造续写句子 ;③将一种句式变换成另一种句式 ;④辨析不同句式的表意效果或语言差异 (本题型近几年高考没涉及 )。本考点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 :①理解不同句式的特点 ;②学会根据不同语境选用恰当句式 ;③掌握各种不同句式的变换方法。选用 ,是指带着不同目的 ,根据不同对象、场合 ,为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而选用恰当的句式。句式的选择要注意三点 :①表达的内容要准确…  相似文献   

15.
<正>【考点阐释】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有个考点为"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其中的"准确、鲜明、生动"主要考查推敲、锤炼语言的能力。该要求是2008年起新增加的,渗透了新课程标准的命题精神。【知识梳理】一、怎样使语言准确1.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力求符合特定的情境。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情境、场合不同而已。口语、书面语的选用,须留意交流的时间、地点、意图等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6.
赵君 《青海教育》2022,(5):33-34
口语表达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中,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特定的语言进行的交流思想、传播感情、传递信息的言语活动。本文从培养学生良好口语表达与思维品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智能结构等关系进行探析,以明确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所需的素质与智能。  相似文献   

17.
教师恰当的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影响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曦 《宁夏教育》2008,(10):43-44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有声语言外的眼神、表情、手势及身体各个部位的姿态动作,它是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态势,这种特定的身体态势既可以支持、修饰或否定语言行为,又可以部分地替代语言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语言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相似文献   

18.
[考点解读]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进行仿写、扩写、续写等,做到语言准确、连贯、流畅”。仿写、压缩与扩展类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一致等许多方面,而且经常同语意连贯题结合起来考查,因而能够间接地考杏出考生的知识范围及文化修养,反映出考生在理解、表达与运用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语言有感情色彩,词语有褒贬之分。“褒义词”用来表达褒扬之意, “贬义词”则用以表达贬斥之意。然而,语言是鲜活的,是千变万化的,是在人们不断运用与创造中发展的。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往往使语言幽默含蓄,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20.
<正>【考点透视】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近年来对诗歌鉴赏题的考查,主要还是从诗歌的特点这个角度命题,如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诗歌是通过现象来表达感情;诗歌的想象丰富;诗歌的语言精练;诗歌押韵,有节奏感。归纳一下即四个方面:一是诗歌的内容,二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三是诗歌的表现手法,四是诗歌的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